首页 -> 学习研究 -> 理论研究
字号:
永远的旗帜
[发布日期: 2019-07-29 ]  本文已被浏览过

—读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校旗所感


2019725日,骄阳似火,南京民盟陶行知支部与晓庄社区举办了主题为“行知文化晓庄放光芒”的共建活动,以纪念陶行知先生逝世73周年,彰显行知文化、弘扬行知精神携手共进。作为支部盟员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更为幸运的是我见到了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校旗,一面极具时代意义的旗帜。

这面旗帜由浅蓝底和白色图案构成,左右各五列星星,中间一个等边三角形,三角形上方一颗心,左侧一支笔,右侧一把锄头,三角形中有个小圆圈,里面有个大大的“活”字。咋一看,就明白它体现了先生“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可是那么多星星又是什么意思呢?

校旗是陶行知纪念馆首任馆长汤翠英老师向我们展示的。汤老师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行动讲师团团长,践行行知精神、弘扬行知思想这一平凡而伟大的事业已有几十年,对先生的生平事业及所思所想有着深刻独到的理解。

汤老师说,作为第一个生活教育实践基地的晓庄乡村师范学校,无不体现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先生倡导劳动教育,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劳动高”,所以旗帜中心的等边三角形代表教学做三者合一。三角上面有一颗心放在当中,表示关心农民甘苦之意。左边有一支笔,右边有一把锄头,表示手脑并用。旧时的学校教育是大书呆子教小书呆子,读死书,书读死,读书死,现在要活起来,生活即教育!故旗帜的中心是“活”。圆圈好比太阳放射光芒,表示寻觅光明之意。一百个星星布满全旗,代表一百万个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使中华大地上每个乡村都得到光,合起来形成中华民族伟大的光!

先生真可谓是为实现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先驱!先生创立的行知精神与新时代倡导的教育精神是契合的。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一直占绝大多数,虽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人口占比持续下降,甚至在2015年开始降到50%以下,但据最新统计数据,还是有五亿多农村人口。农民所从事的农业,所安身立命的农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还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困扰乡村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所以中共中央和各级政府一直非常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多年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大多是关于三农问题的。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的高度,着眼于中国乡村的整体发展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实施战略”。高瞻远瞩地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创造性地回答了乡村发展的难题,为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先生在九十多年前就看到了民族振兴在于乡村的振兴,农村教育的振兴!如何振兴乡村?靠人才!尤其是愿意把心奉献给农村,正在关心农民疾苦的人才。人才从哪里来?靠教育!教育不是培养书呆子,而是要让学生手脑并用,“教学做三合一”,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活”起来,学到活思想,活精神,活知识,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爱满天下,星汉灿烂,数百万的人才参与振兴数百万的乡村,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中,何其浩荡,何等荣光!

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校旗,永远熠熠生辉,穿越时空,昭示今天与未来!

陶行知支部  吴淑芳

上一篇 提升党派工作理念 开阔党派工作视野
下一篇 朱玉真老师采访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