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研究 -> 理论研究
字号:
新常态下如何提高民主协商的实效性(王毅)
[发布日期: 2015-01-26 ]  本文已被浏览过

民盟南京市委  王 毅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65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誉与共”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各方面正在形成了10个方面趋势性的新常态。其中一点就是要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方面形成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社会各种力量的协商和协调,切实防止出现党争纷沓、相互倾轧的现象。

一、“遇事多商量”是新常态下对协商民主的有力推进

    在今年9月22日召开的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强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其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简单的十个字,既接地气又朴素实在,反映了新一届中国国家领导人对民主政治协商的准确定位,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作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写入了中共十八大报告,这是首次在中共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协商民主”概念。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也提出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和社会协商等若干重要概念,明确指出“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

    对于协商民主,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一句最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就是要“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民主协商的实践,在各层次的政府管理部门中形式不一,但大多是通过政策咨询会、公众听证会、民主商谈会、公民评议会、居民代表会等形式,听取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对于政府的这些重大事务,政协委员往往都是只听不说,或是少说,有“说了也白说”的消极思想,以附和居多,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的很少。换句话说,有的意见和建议一旦提出来,能真正被采纳或是有可借鉴之处的不多,通常说来,这样的议政会和座谈会等等,流于形式的较多,甚至有“走过场”的嫌疑。如何能够真正做到“有商有量”,如何让政府部门能够听到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在新常态下,提高政治协商的实效性是根本。

二、“遇事出主意”要求政治协商工作更有实效性

    在协商民主的新常态下,执政党提出“遇事多商量”,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必须要摆正位置,积极参与;不说白话,多出主意;加强学习,夯实内功。

    (一)摆正位置,积极参与,认真“备课”。“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是协商民主在实践中的指导思想。但是,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要明确协商民主也是一种参政议政形式,一定要把握协商的“力度”,这样才能和谐互动。在商量前,要针对议事内容进行全面深入了解认真准备,以便在会上能够有话可讲,讲得有的放矢。一方面,要多关注政府部门商量的事情是什么,这样的决策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多走访市民百姓,先听取他们对政府部门即将实施政策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和梳理,以带到会上进行反映。

    (二)不说白话,多出主意,敢讲“箴言”。在参与政府的协商事务时,要说真话,说实话,说出老百姓对这一事件的真实看法。有的政协委员在参加会议时,还有一些固有的不正确的观念,认为政协委员的话是“说了也白说,白说谁还说”,在现如今的新常态下,要摒弃这种不正确的想法,以帮政府出主意,为百姓多着想的思想,来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商量”。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同时,这些议政会的组织者也要做到虚怀若谷,海纳百川,从形式上的“要我协商”,切实转变为“我要协商”,从流于形式和走程序,转变为咨取善道,察纳雅言。

    (三)深入调研,加强学习,夯实“内功”。在新常态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把民主当作摆设的装饰品”,装饰品和艺术品,根本区别在于其是否有丰富的内涵。协商民主的发展,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主党派和政协委员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扩宽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的参政议政水平。没有真知,何谈灼见。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网站、官方微博等各种渠道,及时关注和了解政府工作动态,及时跟进,防止因信息的缺失,导致建议的片面或滞后;另一方面,可以多加关注市民百姓的生活,留意身边事情,做个有心人,多思考,勤动笔。民生无小事,凡是关乎百姓的事情,都是大事,都值得我们关心。对于一些被采纳的建议,后续的实行情况也要及时跟进和了解,不断发现新问题,进行再完善。

三、“说了不白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已成新常态

    随着协商民主的进一步推进,政治协商已经基本做到了“说了不白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为新常态。凡是民主党派或政协委员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政府部门都给予回复,能采纳的及时采纳改进;不适合现阶段实行的,给予明确时间节点,基本上做到了“件件有回复”。

    2013年,我因为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写了一篇关于改进机关作风的建议,反映“老百姓办理户口相关事宜”的波折和难度。这一建议被市领导批示后,市纪委督查办以“督查专报”形式印发至南京市公安局各区分局进行自我对照和整改。之后,市公安局的同志还主动和我联系,并将其对户籍办理手续工作的改进情况和我进行交流。我很自豪,因为我们民主党派说的话,没有白说;我很欣慰,因为我的一条建议,让老百姓办理户口的手续更加便利;我很感动,政府部门能够对一条建议如此重视,立行即改。由此可见,民主政治的发展在政府部门已经是蔚然成风。

    65年前,从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那一刻开始,人民政协进行协商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一种民主形式。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体系建设一直在不断完善中。“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协商民主,已然成为新常态下政治协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携手并肩,共商国是。人民当家做主,一切为了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且必将长期坚持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上一篇 从党派为地方社会服务的视角探索成员挂职的积极意义(龚瑾)
下一篇 民主党派干部如何在政协中发挥优势(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