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研究 -> 理论研究
字号:
对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思考
[发布日期: 2012-12-24 ]  本文已被浏览过

    公共政策是关于公共利益的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具体体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过程,很大程度就是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过程。因此,在社会利益结构多元化的状态下,从参政党的角度,研究优化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对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主要内容

    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一参加,三参与”完整地表达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核心内容是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控。具体来说,主要有:

    1、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政策制定又被称为政策形成或政策规划,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构建政策议程,政策方案规划,政策合法化等几个环节。民主党派的“一参加,三参与”都可以纳入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范畴,尤其是第四点“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更是将这方面加以明确。民主党派是一定社会阶层和社会利益的代表,具有位置超脱、渠道畅通、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等很多优势,往往能起到一种“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民主党派深入实际,关注民生,了解民情,及时地发现问题,如实地反映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政协提案、大会发言、人大议案、社情民意信息、调研报告等来促进决策者对该问题的重视和相关政策议程的建立。

    2、参与公共政策的执行。公共政策制定后,便进入实施或执行阶段。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它将政策所规定的内容变为现实,是为实现政策目标而重新调整行为模式的动态过程。只有通过有效的执行,才能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否则,再好的政策也只是一纸空文,也容易落到“有令不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境地。在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民主党派整体并非直接参与,仅有那些在政府、司法机关中任职的党派成员以国家公务员的身份直接参与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执行。对于民主党派整体而言,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主要是在政策宣传和政治动员以及协调与监控方面,来间接的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执行,配合促进政策的贯彻落实。

    3、参与公共政策的监督。通过对公共政策行之有效的监控,可以确定政策方案规划的是否合理,政策目标与执行方法之间是否存在脱节,预期政策目标与实现政策绩效之间是否存在差距,从而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调整政策目标、改变执行方式、重新配置资源等。由于民主党派地位超脱的独特政治优势,与其他的政策监督不同,民主党派的政策监督更加具有客观性和特殊性。与执政党相比,它可以跳出执政行为之外来更加客观地审视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更容易发现执政党看不到或是忽视的问题,帮助执政党化解矛盾,解决困难。不过与西方式的在野党、反对党的监督不同的是,作为参政党,民主党派虽然也对执政党提出意见、批评和建议,但这始终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目的是帮助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有效性,这种监督是一种咨询性质的,不具备国家权力性质,没有强制力,是一种“柔性监督”。

二、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主要途径

    1、通过政治协商参与公共政策过程

    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协商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确保公共政策科学性、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据统计,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先后就防治“非典”、“两会”召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修改宪法和政协章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包括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问题,召开和委托有关部门召开民主协商会、座谈会及情况通报会近40场。

    2、通过人大、政协参与公共政策过程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是公共政策的核心机关,也是民主党派成员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的重要机构。我国现有大量的民主党派成员当选各级人大代表,他们代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积极履行职责,制定、修改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选举国家和政府领导人,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政府预算情况的报告,提出各种议案和建议案,为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民政协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一个重要平台,越来越成为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主要平台。民主党派可以本党派的名义在各级政协大会上发表意见,提出本党派组织的提案和大会发言。政府的有关部门对民主党派的提案有一套专门的办理程序和答复制度,通过这一制度,促成公共政策出台的成功案例非常多。同时,民主党派还可以通过参加政协的各种专委会的视察活动,知情出力,建言献策,这些意见和建议极易引起中共中央和有关部门的重视,这也是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一条重要渠道。此外,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也是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的一条重要渠道,民主党派可以通过“直通车”等形式,以快捷而有效的方式,通过政协直接反映给党政主要领导同志,促进公共政策的科学有效。

    3、在各级政府及司法机关参与公共政策过程

    民主党派成员以国家公务员身份担任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是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有效形式,也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外,政府及有关部门还可聘请民主党派成员任顾问或参事一职,发挥他们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咨询作用。目前,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共有3.1万人,31个省区市政府中有30个配备了党外副省长(副主席、副市长),近90%的市县两级政府配备了党外副职。这些担任领导职务的民主党派成员对分管的工作有指挥权和决定权,从公共政策的制定到执行,可以直接参与整个过程。

    目前,从国家部委到全国各级政府、司法机关,担任特约监察员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已有1.7 万多名。作为民主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特约人员工作已经成为我国民主党派发挥参政党作用的有效措施,这些特约人员通过视察调研、咨询建议、监督反映和联系沟通等活动,在各级政府及司法机关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对于改变政府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公共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做出了大量的贡献。

三、对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思考

    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下,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其意义尚须给予更为充分、高度的评价,其实际作用,也应该有提升的空间。随着民主意识和政党意识的不断增强,随着我国政党制度的渐趋完善和成熟,民主党派对公共政策参与的广度、深度都得到了较大的拓展,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实际成效。它不仅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也说明了参政党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目前,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这种作用还没有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民主党派的公共政策参与,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要提升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的实际成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突破: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民主党派作为一个政党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去,主要就是为了影响执政党和各级国家机关的决策和政策,自然应当围绕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这两个中心点进行。这既可以提高民主党派参与的有效性,同时也能增强党派自身的政治性。

    2、强化特色,发挥优势。民主党派成员普遍较少,因此必须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特色即是优势。应充分了解本地区本党派成员的专业和行业分布状况,并充分依托自身的人才专业优势和行业优势来选择参与的角度和课题。民主党派的政治经验和其他实际工作经验在总体上也远不及执政党和各有关国家机关。因此,它最主要的方式还是依靠专业、知识的优势获得话语权,形成政策影响力。

    3、创立品牌,形成传统。所谓品牌,是指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利用自身在某一重要领域的人才群体优势,就某一既有前瞻性又有现实性的重大课题做持续的系列研究,从而为各级中共党委和国家机关在相关领域的决策和政策提供持久而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并由此赢得广泛的社会声誉。品牌的形成或许需要时间,但一旦创立,其社会效益以及给党派带来的影响力也是很可观的。

    4、完善机制,整合力量。作为政党,利益整合是基本功能,其议题要广泛地反映民意至少是反映某一群体的诉求,必须要有一个开放的民意输入渠道。当然,并不是每一位成员都具有旺盛的参与热情和良好的参与能力,因此必须通过建立一些激励机制来动员和组织党派内力量的参与。同时,民主党派要真正地起到“智囊团”和“参谋部”的作用,也需要整合多种人才,需要党派内外密切的集体协作。广泛调动党派成员参与政治的过程,也是凝聚人心,提高党派参政能力的过程。

    5、有的放矢,注重实效。政策参与的效果,直接的就是意见建议被有关方面采纳并实施,间接的就是获得媒体广泛关注,引发社会各界对相关问题的重视,从而有助于相关问题的进一步解决。目前,各民主党派对实效的关注比较缺乏,尤其不太注意追踪调查。有时会为提建议而提建议,提出建议后,往往就束之高阁,而不是主动地关注事情的后续发展,包括到相关部门主动了解、积极协商建议意见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因此,要更加重视意见建议的实际效果,不仅要争取“参政参到关键处”,还要争取“议政议出成效来”。

盟市委机关  朱晓江

上一篇 谦谦君子 大家风范
下一篇 民盟基层支部组织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