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基层组织是民盟组织机构中最微小的细胞,是盟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是联系广大盟员的桥梁和纽带,也是盟的活力源泉和民盟发挥出群体作用的基本保证。因此,正确了解民盟基层组织的现状尤其是不足之处,提高他们参政议政的能力,引导基层支部充分发挥作用就成了民盟目前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民盟基层组织的现状: 民盟基层支部的建设和发展目前主要存在两种状况,一般来说,各区综合支部因为与统战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往往能得到政府统战部门的直接支持,故而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是,也有为数不少的基层组织因为人数少,单位分散,行业分散,活动开展得甚为艰难。当前一些学院支部就存在着这种情况,即使是在盟员较多的学校,也是分散在不同的学院系部,加之本身没有行政约束力,导致基层组织功能薄弱。除此之外,基层支部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1、 民盟基层组织的班子成员都是兼职,自身工作繁忙,压力较大,常常对于支部工作是有心无力。政治思想和政治期待脱节,党派工作都需要摸索中前进,对于度的把握不足,缺乏韧性。目前大多盟的基层组织年龄结构的不尽合理,缺乏代表人才,使基层组织的后劲不足、缺少活力,难于发挥作用。 2、基层支部较难体现出党派的作用,组织骨干成员接受各种党派业务的培训机会少,对党派社会责任和盟员思想工作重视不足。导致基层支部影响力小,基层盟员对社会中的热点问题缺乏发展眼光,对党派在各类问题上的影响缺乏信心甚至是怀疑。 3、基层组织活动经费缺乏,形式较为简单,缺乏吸引力。这直接导致基层组织活动流于形式,缺乏计划,或者计划无法贯彻执行。基层盟员无法借助组织发挥参政议政的诉求,也影响了他们对组织活动的积极性。 二:基层支部问题分析 1、新盟员发展十分困难 民盟主要发展对象为教育领域的中高级以上职称的教科研人员。但是近几年支部发展新盟员数量减缓,可发展对象减少。新进教师在经历硕士博士期间,大多已经被发展成为中共党员,可发展对象极少。新人引进的速度不敌老盟员退休的速度。有些支部出现了为了发展而发展的问题,这也导致了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中缺乏民盟优秀代表,影响力缺乏。 2、支部活动开展困难,组织松散: 基层组织活动开展不够正常,制度建设滞后,组织生活会出席率低,常常是基层负责人之间交流的主要话题。原因有很多,比如在职盟员本职业务工作繁忙;退休盟员或年老多病、或回老家居住;甚至极个别盟员组织观念淡薄,长期游离组织之外。基层支部本来人数不足,这样的原因导致偶尔的几次活动也是流于形式。当然原因众多,非三言两语能够解释,相信上层组织也有分析。 3、基层支部活动开展顾虑较多,思想难以开放 基层支部开展活动,顾忌面较多,导致了组织生活内容比较平淡,缺乏吸引力。甚至有个别普通的群众和党的干部认为民盟基层支部不就是每年有几次旅游活动。也导致了基层盟员对基层组织开展参政议政,科技服务,收集和反应社情民意等反应平淡。因此也导致了基层支部向所在党委即使提出的各类意见缺乏代表性,无关疼样,可有可无,降低了自身的品质和影响力。 4、无可回避的一点,基层支部互动的开展与所在基层党委关系重大。 有些中共基层党委负责同志对对统战政策的学习不够,缺少大局观,对盟的基层组织支持不够,帮助不够,甚至对民主党派有这样那样的偏见,严重影响了盟务活动的开展。 5、基层支部参政议政渠道不通,不畅 基层支部盟员参政情况可分为三种表现,一是参政掺水,一是思想偏激,一是从不参政。因此参政议政成了基层负责人的个人工作。基层盟员如果没有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的身份,就会缺乏参政平台,即使递交了社情民意稿件,也没有奖励、激励措施因而影响了普通盟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三、关于基层支部的几点设想 1、增强盟的凝聚力 很多人加入民盟,都是冲着盟的历史上出现过的很多杰出的先贤,他们不仅学术人格皆上品,而且爱国,民主,表现出知识分子的本色。因此应该对新盟员有着持续的多形式的盟的认知教育,紧扣盟员新入盟的热情,通过多种形式对其进行盟的热爱教育。 1)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整理线条清晰的盟的发展史,以视频为载体,可以让新盟员有进一步盟的认识。注重历史,简洁清晰。 2)新盟员入盟,大多因所在支部的老盟员的感召,因此要充分发挥退休盟员的余热,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做一些有益于民盟发展的重要工作。 3)对民盟典型人物和代表的介绍,要突出他们民盟盟员的身份。评选优秀盟员要体现模范的作用,明确优秀的标准,强调品质,要有盟的传统和特色。 4)基层支部中要营造一种尊重、关心、爱护、帮助自己的成员的良好风气,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增强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比如盟员生日短信或者贺卡,盟员成绩的动态展示,盟员之间的互相关心。 5)开展一些对盟员有提高的具体活动,比如尝试开展一些学术研讨会、民主生活会、经验交流会;定期派人到社会主义学院学习、培训,到社会实践中去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研; 2、提高基层支部的参政水平 1)立足于做好本职工作,提升社会的服务职能。强调和突出每个盟员的业务素质、能力、水平,有作为才有说话分量,支部要努力强化盟的学术氛围; 2)在网络爆炸时代,盟务管理部门也要能够抓住网络热点,提出中肯建议,指引参政议政方向,至少要能体现出一定的政党水平。上级盟组织要向基层支部提前发布盟上级参政议政的方向和调研内容,统一收集,及时回复,良性互动。 3)做好本职工作,服务所在地方党委,不能随波逐流,应分清是非,通过正当途径向组织反映。保持好与所在党委及统战部门的良好互动。 4)真正发挥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基层组织要在支部活动发现问题,为单位建言献策。民主监督也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做为基层组织的民主党派成员,要正确树立民主监督的意识,要敢于监督,敢于讲实话,讲真情,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真正成为中共党委和政府的挚友、诤友。 5)组织活动要有时效性,要能够紧贴社会热点,调动基层盟员的参与热情。比如在重大国内国际事件后召开支部会议,效果就会比较明显。 3、组织建设的根本性建议 1) 对基层支部班子的配备和培养,要加强指导和培养。盟的上级组织要加强与盟支部所在单位党政领导的联系。统一战线的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三大法宝”之一,在当代这一政治制度对于中国内部的稳定、统一无疑具有重要的制度保障和支撑作用。各级党组织的基层领导对统一战线工作认识不一,导致了部分基层工作开展困难。要促进基层党委将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作为执政党自身事业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来抓,真正做到在人才选拔、培养,干部配置、相关待遇等方面一事同仁。对基层组织负责人给予工作上和经费上的倾斜。 2)基层支部发展中,不能因为缺人而不注重质量,不能因为缺钱而傍大款。长此以往会破坏组织的严肃性,对企业家的加入采取鼓励并有一定门槛的措施。基层支部发展在一个单位口碑尤其重要,且组织活动经费也未必是关键。重视引进人才的质量,同时对于人数较少的支部,可以充分发挥总支的力量或者发挥临近支部之间的活动交流。 3)对于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上级组织要创造多种形式,多种方式的培养措施。从盟史、盟的光荣传统、多党合作理论、统战理论,基层工作的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具备较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工作能够得心应手。 4)上级盟组织要加强对基层盟务工作的指导和帮助。协调处理好盟的基层组织加强与当地委统战部门和盟员所在单位党委的联系;强化基层支部活动的计划性和制度性;定期走访盟的基层组织工作,参加基层活动制度;创造基层组织间的联系与交流。 总而言之,当前基层组织要想取得发展,一是要靠盟的上级组织顶层设计和有效指导;二是要依靠各级统战部门和所在单位党委;三是要精心制订工作方案、遵循出主意想办法,美人之美成人之美的盟的优良传统;四是要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参政水平。这样,才能建立多个富有凝聚力、充满创造力、拥有活力的支委班子和一批能引领盟员发展的骨干队伍。保持盟的优良传统和优势特点,更好地履行参政党的职能,切实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做出贡献。 相信盟的各级组织对基层支部活动有着很多建议和想法,个人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希望能提供一点参考。 海事学院支部 陈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