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研究 -> 理论研究
字号:
重视政治协商,拓展参政议政新空间
[发布日期: 2012-12-21 ]  本文已被浏览过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政治协商的形式多样,除了通过人民政协这个平台,中共党委、人民政府还可以召开专门的高层协商会、征求意见会和情况通报会等,向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党派团体,就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征求意见和建议。这既是中国式民主的重要体现,也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

    但一直以来,民主党派对政治协商这种参政议政的形式重视不够。相比于提案建议案和社情民意信息,政治协商由于准备时间较短、民主党派属于被动参与方等原因,导致探讨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甚至将它当作走形式走过场。但近年来,随着各种政治协商会议的次数越来越多,这种参政议政的形式正在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亮点和优势。民主党派应更加重视政治协商,充分利用这个形式,拓展参政议政的渠道,加强参政议政的实效。

    政治协商通常以会议的形式,通过中共、政府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面对面商讨,就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问题通报情况、交流意见、收集建议。相比于提案和信息,政治协商具有以下优点:

    1、民主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同时也是我国的政党制度。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在政治运行中的基本职能主要是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中共通过政治协商,向民主党派通报情况、征求意见,是最直观的参政议政形式,并最直接地反映出中共作为执政党,对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在知情权,参政权等方面的尊重,是民主的有力体现。

    2、权威性

    民主党派通过提交提案或者反映信息的方式参政议政,通常都是以民主党派集体或者成员个人的名义,成员个人既可以是党派领导也可以是普通党员(盟员)。而在政治协商的会议中,参与者通常是中共和民主党派的中央或地方的高层领导,如党委书记、政府首脑、党派主委,具有高层性。而探讨的内容,通常也是国家和地方关系国计民生的方针政策或重要问题,且紧迫性较强,具有重大性。参与者的高层性和会议内容的重大性共同构成了政治协商的权威性。

    3、时效性

    政治协商探讨的方针政策或重大问题往往比较急迫,位于党和政府工作计划的前列,因而需要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比较快速地给出意见和建议。因此,给民主党派准备的时间就比较少。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因此,民主党派在政治协商会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情况也能够很快地呈现出来。若意见和建议被采用,则很快显出参政议政效果。

    4、真实性

    通过提案和信息的形式参政议政,虽然有比较长的准备时间,但因为文字表达等因素的局限和各级部门转抄呈送的流程,有时不能或者不方便展现出问题的实质。而在政治协商中,借助于face to face(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和开诚布公的会议氛围,民主党派可以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样,党和政府也可以更加直接地通报情况。

    5、创造性

    政治协商的参与者主要是党和政府、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等,单位较多,交流频繁,因此形成了易于产生头脑风暴的环境。头脑风暴是现代创造学奠基人美国奥斯本提出的提高创造力的训练方法,指一群人围绕一个特定的领域,采用会议形式,使用不批评的规则,通过自由地思考,进入思想的新区域,从而产生很多的新观点和问题解决方法。在政治协商的过程中,各家单位就会议议题各抒己见,不仅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为党和政府提供了崭新的视角,界别不同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也为彼此带来启迪。这样每家单位都能通过其他单位的观点了解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进而形成更加完整的视野,并启发自身的思维或者补足自身的局限,从而创新方式方法,提出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意见和建议。政治协商正符合创新性社会的要求。

    政治协商这些高效、直接的优点,对参与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目前,政治协商存在制度缺漏、信息缺失、反馈缺乏等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政治协商的有效开展:

    1、会议制度化。政治协商的形式有高层协商会、征求意见会、情况通报会等等,每种会议的主题不同,参与的单位也不尽相同。应制定规章制度,对政治协商各种会议的形式和内容给予规定,并对参与者层次、身份以及其他会议要点制定要求,从制度上保证会议召开的顺利、有效和规范。

    2、信息提前化。政治协商主要由党和政府组织召开,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加。这种形式必然存在信息不对称,即会议内容和主题由组织方制定,参与方只能被动等待通知进而准备会议发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不可能消除,但可以尽量降低不对称的程度。除去一些突发事件,会议的内容基本上是党和政府近期的中心工作,且肯定在会议召开前的一段时间内已经准备有相关材料。应形成有效机制,完善文件抄送制度,保证民主党派可以提前接触到文件材料,以保证民主党派在会议召开前不至于措手不及。

    3、准备充分化。对于民主党派等会议参与方,通常不可能很早就知道会议的内容甚至不知道将召开某次会议,但如前文所述,会议的内容通常都有关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这就要求民主党派在平时的参政议政工作中,如调研、反应社情民意信息时,注意积累相关素材,不一定素材就跟此次调研有关,但肯定是围绕党委政府近期中心工作的,进而形成丰富的“资料库”。这样在接到会议通知时,能根据会议主题,从已有的“资料库”中提取素材,并发挥民主党派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进一步搜集民主党派内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最终整合成为代表本党派的观点。今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率先基本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意见》的意见稿征求会。民盟南京市委接到会议通知后,详细研读了该意见稿,发现其中有关职业教育的提法值得商榷。这两年来,民盟南京市委对职业教育进行了多次调研并形成了报告,以集体提案的形式提交了南京市政协;民盟市委主委王汝成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也从我们的调研中提取数据,写出了关于职业教育的个人提案,提交了全国政协。在职业教育方面,我们是有一定积累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发挥民盟教育界人才集中的优势,采访征询了职业学校的教师盟员,获得了最新的信息,最终整合成文,由王汝成主委在征求会上代表盟市委做了发言,得到市委书记、市长的肯定。

    4、反馈成文化。参政议政的最终考量是建议的办理,政协等有关部门对于民主党派的提案或信息都有办理情况的反馈,并形成了严格的考核机制。而通过政治协商收集到的民主党派的建议和意见,则缺少相应的反馈,这加深了政治协商只是走形式的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会议参与方的积极性。应形成反馈和考核机制,将民主党派在政治协商会议中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形成汇总文字存档,并对意见建议的采纳情况进行收集,及时反馈给提出意见建议的单位,形成良性刺激,推动政治协商机制的有效运行,避免有始无终现象的出现。

盟市委机关  江小舟

上一篇 对政协集体提案办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 用制度建设为民主党派在政协参政议政搭桥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