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研究 -> 理论研究
字号:
回归教育本质 守望美好明天
[发布日期: 2012-06-27 ]  本文已被浏览过

——浅谈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

民盟南京市委  南航附中支部 潘晓莹

    我国教育现状:学生既不能得到全面发展,更谈不上个性发展!

    问题的症结可能是出在同一个点上。如果我们能放开教育理念并且改变教育方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接受适合的教育方式方法,他们从中不但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且个性还能得以提升和表现。可目前教育就是单一考试,只看分数比名次划等级,这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必将致使教育走入的是死胡同,恶果终将有一天会爆发。

思考一、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从卢梭到杜威都通过“教育即生长”,这个论断道出了教育的本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硬灌进一个容器,就好像人们不能把视力硬放进瞎子的眼睛里一样。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思想就是灌输知识,学生的头脑就是一个大容器,谁装的越多谁就是好学生,谁就能取得好成绩。就像孩子一生下来就给他注射抗生素,致使其自身的抗生系统发挥不了效用逐渐泯灭一样,现在的功利教育正以它的外在力量把孩子的天性和内在精神扼杀在摇篮之中。

    教育是帮助孩子养成优秀人格,引导孩子发现人生价值,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孩子幸福成长的过程,是博采众长、张扬自己幸福的过程!

    教育只有回归了其本质的时候,我们才能开始谈论学生的发展问题。

思考二、教育的界定问题

    人们一提到教育,脑海里反映的即是“学校”。学校承担了本不应该的责任,然后把重担转嫁给了老师、学生最后是家长。其实人的一生所接受教育最多的来自家长,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终生之师!另外来自社会和学校;而教育的制高点是自我教育。父母和教师的最大魅力就是,帮助孩子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

    教育是项庞大的、系统的、持久的工程。良好的教育体系需要二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思考三、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定义与误解

    全面发展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人的心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从人的心理素质角度概括的全面和谐发展。二是指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统一起来的全面和谐发展。三是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的全面发展。

    古今中外历史上,对全面发展教育所包含的内容的认识不尽相同,但基本上包括德、智、体三部分内容。

    智育是要发展孩子的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孩子具有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

    美育是要培养孩子拥有美好而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并不需要让每一个学生完成相同的目标,而是依照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形成发展上的差异。即个性发展。

    全面发展不是所有学科都要学好,门门考试拿高分!像目前江苏高考考生选修学科4A可以加一分,就是导向性错误!
个性发展并非是学生个体在某学科的差距,像学大的个性教育,目前只是在偷换一个名次概念而已,他们的CEO金鑫的指导思想、出发点,也许并非是现在的一对一学科辅导。

    个性发展也不是我们现行的“素质”教育,误解为唱唱歌、跳跳舞、画画画、学校用大笔资金增设的实验室,而大量时间是空置在那儿。
  
思考四、教育的症结在哪里

    2012年4月9日,启东市汇龙中学高二文科班学生江成博在红旗下,表达自己对现行升学和教育制度的不满,抨击父母强加给自己所谓理想,连一名孩子都意识到的问题,我想我们有什么理由还坚持!

    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的评价体制!孩子考上了北大就是成功、把考试均分提高0.1分作为进步,这就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要想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从中个体的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张扬自己的个性,我认为首先必须理顺教育现状的每个环节。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每个环节都要制定具体遵守的细化的守则,如家长守则、教师守则、学生在家的和在校的守则等。守则不能是笼统的、抽象的语言。

    建议一、教育的评价体制急需调整

    教育必须回归理性,国家必须把握教育航标信息。

    种小麦的农民都懂得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浇水,施多少肥浇多少水也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更不能揠苗助长。特别是在小麦即将成熟的时候,他们减少了施肥,为的是让小麦慢慢的“灌浆”,这样才能丰收。如果施肥过多,小麦长得就会过快,以至于没有充分的时间“灌浆”,结果变成了大头秕子。种庄稼尚且如此,育人更不能急功近利,追求速度,违背了客观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似乎是“醒世恒言”。这条起跑线恰恰是这些天真无邪孩子的“紧箍咒”。他们失去了童年的憧憬,童年的烂漫,童年的幸福。

    目前的教育就是知识层层下放。大学的知识下放高中,以此类推,小学的知识下放到幼儿园,如同“多米诺骨牌”。习题也跟着下放, 美其名“开发学生智力”。在应试教育的大旗下,孩子们背起沉重书包。      有几个孩子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拿奖回来,社会就进行大肆渲染,结果大学一节课就能掌握知识,让小学生学习,他们要花几倍乃至几十倍时间才能掌握。为此上亿学生和老师从此过着非人的生活。事物总向其反面发展。这样的教育恰恰出不了高端科技人才,不了大师,反让学生们厌烦读书和学习。当他们踏进大学时,厌学情绪终于爆发,而此时,恰恰是孩子心理和生理用于学习进取的好年华。

    本人在2007年就做了份调查,调查卷分别在南京市内省重点中学和苏北县中的几个 “火箭”班进行的。其中成长经历答案的比率分别是79%对39.6%,这一项是相差最大的一项,近40%;在其他方面,如学习的目的、智力因素的影响、课外作业、是否厌烦学习、课堂效率、学习方法的思考、对学习的态度,对学习的感受等问题,南京市的孩子的回答与县中孩子的回答相差无几。90%以上的学生均选择对学习产生过厌烦、学习感到吃力,不喜欢做课外作业、课堂效率不高、不喜欢学校学习等,但无论是南京市,还是农村的孩子对学习的目的回答几乎一样。人们一贯认为,县中的学生是有目的有热情的。出呼意料的调查结果却与大学里的一种现象相吻合:一些农村的孩子进入大学宽松式的学习环境、自主式学习方式后,受压制了多年后的他们在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继续学习的动力,因此开始荒废学业,有的沉迷于网络游戏,有的甚至犯罪。
而我们教育现状是“农村包围城市”!打着县中模式,诱导着随波逐流的家长,把送孩子们进“牢房式”学校里才感到放心!

    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要顺应孩子的天。解放孩子的思想,解放孩子的心灵,让他们自由的想象;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尽情的看;解放孩子的耳朵,让他们尽情的听;解放孩子的手,让他们不断动手,锻炼实践能力。
建议二、义务教育阶段主要目的是发展“心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认为教育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发展“心智”。

    一个人的“心智”指的是他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用以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像、假设、推理,而后根据指导其行为。乔治•博瑞(C. George Boeree)博士的定义:心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1)获得知识;2)应用知识;3)抽象推理。博瑞博士认为,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与他的心智直接相关。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研究自身,努力认识自己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能运用精神力量,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就是开启心智。

    我们很多家长和老师会抱怨说,这个孩子没开窍。我们好多家长和老师很羡慕西方的孩子与家长老师对话时,那种自信的表情,和老大人一样的说话口气,这就是我们中国孩子心智发展的迟缓、有的人甚至一生得不到发展!

    我们常常说:人可以不识字,但要识事!

    识事就是懂道理!就是心智!一个人拥有了健全的心智,才能激发人的潜能!而当今社会的教育完全忽略了教育的关键所在。当然心智的开发建立并不是学校独立做到的。这要求社会、学校、家庭的协调统一,统一率越高,孩子心智的完善率就越高!

    现行的所谓的全面发展,还是在文化课上做文章,即每门课都要考试过关,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使得书包越来越沉,以至于拉杆箱式书箱应运而生了。其实,现在的社会中坚力量的50、60后们完全明白,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经历,都是在学习、增长智慧和提高终生学习的兴趣,而非书本上能创造的,痛是一种学习、奔跑是一种成长、与朋友一起玩耍游戏也是一种增长见识和智慧,足够的睡眠也是一种成长,因为足够的睡眠有助长个、增加智慧的,这里面也包括收获心智。

    如果选修学科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试结果就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两个等级,学生的负担可能可以减轻,现状可以扭转!

    建议三、教育的形式结构需调整

    1)为体现教育的平等,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排名,取消学校的等级制度。

    2)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学生放学不允许带课本回家。

    3)社会办学不允许补习学校的科目。只能是兴趣张扬的平台,不准做习题,可以做topic、essay等。

    4)社区活动场所必须定时向学生开放。从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要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学科特长突出”的人才,仅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增加社区帮教的内容。如:建立学生义工档案,每周必须完成小学低年级学生3小时,小学高年级学生6小时,初中生10小时,高中生12小时。可以打扫小区卫生、帮助小区绿化、帮助孤寡老人做些清理之类的家务、陪老人说话等。

    5)鼓励学生课外多读书,可参照世界各国规定每年读书多少本,规定我们的各年级学生的读书数目,家长读书数,教师读书数,以此类推。

    6)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高考的形式一定得改。除汉语外,所有学科作为选修课,考试的形式要调整,像英语雅思、托福一样,一年分二次或几次考试,可以多次参加考试,取最高分。

    7)高考可以以自荐信、9门成绩选3-5门(汉语必选)加各个大学教师团面试,教师面试团临时抽选。

    8)所有考试都在社会机构操作,与学校不挂钩。

    我们实施各项条例,都要有相关法律至少是法规做保障,加上社会良好风气,否则教育改革就是空谈。

    如果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毁掉的是一代人的知识、修养和文化,那么现在很有可能毁掉的是一代人的锐气、动力、和拥有梦想的能力及勇气。我觉得很多问题如果不快一点解决,很有可能会又耽误一代人。

                                      

上一篇 学校特色化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下一篇 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努力开拓总支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