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盟员风采
字号:
朱守茹:人生的认真与执着
[发布日期: 2018-05-09 ]  本文已被浏览过



        南京云锦始于东吴,兴于刘宋,大发展于元,全盛于明清,没落于民国中期。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它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格调高雅。它有元明清三朝700多年为皇室服务的历史,一直是皇家御用物品,用于度身定制皇室龙袍。尤其是明代南京云锦中的妆花织物,将它的丝织工艺达到了最高水平,至今无法超越;且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提花木机织造,这种靠人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仍无法用现代机器来替代。


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是南京云锦发展的最鼎盛时期,当时南京人口在90万左右,因云锦而形成的产业链人员达20万余人,已是南京的“支柱产业”。因此南京有“秣陵之民善织”的美称。


     云锦的意义,更多在于它对南京这座古城的文化影响。明代南京有所谓金陵十八坊,织锦坊便就其中之一。太平南路北段东侧的红花地,是云锦需要的丝线中使用的染料红花的种植园地。还有仙鹤街、锦绣坊、罗帛地、丝市口、黑簪巷、颜料坊,汉府街、大行宫、淮清桥等,这些老地名都会让人联想起当年云锦的繁华。


      1954年6月,南京市文化局文化事业管理处成立了“云锦研究工作组”。一年后为了把老艺人们掌握的关键技艺传承下去,工作组决定招收学徒。1955年5月,南京市文化局、南京市手工业管理局(市二轻局前身)、南京市教育局联合在新街口附近的一所小学设考点招收云锦学徒,年仅18岁的朱守茹考进了工作组,从此,她与南京云锦结下终身的不解之缘。2014年,朱守茹被全国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工作委员会授予“中华传统工艺大师”称号;并获中国传统工艺领军人物奖。1986年,朱守茹加入了民盟南京市委组织。


2017年10月始,作者分三次赴朱守茹家中对朱老师做了口述访谈,八十高龄的朱老师不顾身体的种种不适,仍就南京云锦的历史、传承、技艺、价值体现及自已从学艺初期到成熟、创新阶段等方面做了珍贵的回忆。


成立初期

      南京云锦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是1949年以后国内第一家工艺美术类研究所,由南京市手工业管理局领导,南京市文化局作业务指导,给了15个编制。所址最早设在新街口中山南路和丰富路口一座像火车头似的建筑的三楼,之前它是南京市手工业管理局的一个门市部,名誉所长是陈之佛。1959年搬到太平南路388号一幢三层楼里,所长是陈子彬,成立了设计组、资料组、挑花组。其中设计组组长是朱枫,朱守茹就在这组;资料组组长是徐仲杰;挑花组组长是张福永、吉干臣。


     1965年左右,南京市手工业管理局在南京艺新丝织厂为所里借一幢房子做办公场所,发了“南京云锦研究所”一块牌子,是朱枫带着朱守茹用三轮车把它拖到了南京艺新丝织厂。研究所的核心工作就是根据设计画稿、意匠图,挑好花本后进行织造,试样成功的样品交给南京艺新丝织厂或南京艺光丝织厂,正式投产织造。从此,南京市云锦研究所作为全国唯一的云锦专业研究机构,承担着云锦传承和保护的历史重任。

     陈之佛(1896-1962年)浙江余姚人;是中国赴日学习工艺图案第一人。1931年,35岁的他应徐悲鸿先生邀请来到南京中央大学任教。1954年6月,南京市文化局邀请他担任“云锦研究工作组”名誉组长,局文化事业管理处美术组何燕明兼任云锦研究工作组组长,朱枫、徐仲杰加入了工作组,同时还吸收了当时云锦织造技艺水平最高的张福永、吉干臣两位老艺人(建国后仅有的4位老艺人中的2位),工作组设在南京中兴源丝织厂。开创之初,陈之佛带领的工作组克服了资料奇缺、经费拮据、场地狭小等困难,广泛收集云锦图案,摹绘和复原云锦传统纹样,对云锦资料作整理和初步研究。

早期传承

      云锦研究工作组成立时,其初衷只是在短时期内完成阶段性工作,预计八九个月的抢救工作结束后,各自就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但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展开,工作组发现太小觑工作中碰到的困难了。

     1957年3月,陈之佛教授在江苏省人代表大会上再次呼吁筹建‘云锦研究所’的想法,不久就有了回应。中央手工业管理局决定把建立南京云锦研究所工作列为重点研究项目,并拨出了专款。12月,江苏省政府批准建立了“南京云锦研究所”。1962年1月15日,年仅66岁的陈之佛因突发脑溢血去世。

      张福永(1903年-1961年)师傅去世时58岁,南京人,出身挑花世家,家族六代传承了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中挑花工序,民间称他“张挑花”。他加入工作组后,一边带徒弟,一边参与整理多方收集来的云锦图案资料,并加以注释;同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云锦图案中的创作规律和方法。


     吉干臣(1893-1976年)师傅去世时83岁,南京人,他的家境曾经很殷实,后来败了。由于生活所迫,吉师傅20岁时开始自学挑花工艺,很快无师自通。黑簪巷6号是吉师傅居住一辈子的地方,放有一大一小两台织机,听说40年代初,还有人慕名找到了吉师傅,请他为当时的西藏某活佛织过一件金丝龙袍。

    朱枫(1915年-2009年)老师去世时94岁,浙江湖州市人,因为抢救云锦来到临时组建的云锦研究工作组改变了他的一生,当年与他一起共事的魏紫熙、亚明等在酝酿筹建江苏省国画院,朱枫没有去。他与工作组成员一起通过老艺人、作坊、织造庄等陆续搜集了2400余幅传统云锦图案画稿及部分样品。这些资料将云锦从濒临消亡的边缘拉了回来,在此后的50年里,它们成为了南京云锦研究所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财富。1993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07年9月,所里的领导去看望他时,他的耳朵听力严重衰退,同时因严重的脊椎病,他的头无法正常地抬起,只能倚在沙发上吃饭、看书。这与他多年的伏案工作有关,只能通过纸笔跟人交流了。

     徐仲杰(1924年-2009年)老师去世时85岁,南京人。1954年与朱枫老师一起参与到临时组建的云锦研究工作组。1956年《南京日报》创刊时,他被调去担任摄影记者。1957年他放弃了前景看好的报社记者工作回到了所里。1958年根据江苏省政府的要求,为迎接国庆十周年庆典,他接下撰写云锦史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尤其身处物资匮乏的年代,甚至连最基本的需求如—张白纸、一只笔都很难得到满足。于是他就利用废卷子当草稿纸,也有同事支援的罐头商标纸,裁切加工后,便是记录资料的卡片。一年后《南京云锦史》初稿就这样完成了,得到了沈从文、陈之佛的热心指点和帮助。到正式出版时,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南京云锦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之时。2006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

学艺期间

     1955年5月,朱守茹进工作组后开始当学徒了,除了两位老艺人称师傅外,其余的一律称老师。她的两位师傅是张福永、吉干臣。学艺期间采用传统的师带徒的方式、口传心授的方法进行,没有教材,就是边学、边问、边揣摩。刚开始时,师傅们的话很少,按他们说的做,对了,什么都不说;错了,全是徒弟们的责任,还不知道什么原因。平时师傅们的茶杯摆在桌上,不经他们允许是不能移动位置的。两位师傅遇到一起就吵,朱守茹只有从他们的吵声中揣磨他们的意思,听出门道了,就用笔把它记下来。两位老师傅吵一会又好了,又一起坐到茶馆里喝茶去了。吉师傅想请张师傅去他家挑花,张师傅也很拿势,高兴就去,不高兴就不去;给钱多就去,给钱少就不去。张师傅老南京口音,很清瘦,一说话气直喘,后来知道他有肺病。他平时喜欢吃肉,不吃蔬菜,吃饭时都是朱守茹带他拿饭。


     朱守茹跟张福永师傅学画图案,他画的东西很灵巧,他没有学过写生,但画得很细;图案设计得也很巧妙,挑花也用省事的办法,朱守茹非常佩服他。

      学挑花主要是跟吉干臣师傅学的,他长得胖胖的,用自已独特的填格子方法挑花,比较实用。


    两位师傅首先都要求朱守茹临摹明代、清代纹样的稿子,于是她就把朱枫老师他们当年从老艺人那搜集的云锦图案画稿全部临摹了一遍,还画彩色稿,有二色配的,有三色配的,同时填意匠、挑花、洗丝线等。通过这些工作,朱守茹自已的设计图案、写生能力、动手能力提高了。1958年,所里派朱守茹去南艺进修学习,南艺的老师指导她,不能只会临摹传统图案,也要学设计现代图案,并且要会总结和升华。1961年,朱守茹从南艺回所后就主要从事设计工作了。


成熟时期

      过去云锦图案中牡丹的纹饰都有固定的模式,一直没有变化,为了寻求突破,1972年,在朱枫老师的指导带领下,朱守茹所在的设计组两次赴山东荷泽画牡丹写生。在田间写生时,设计组成员都是在土上找个砖头垫在屁股下画,顿顿吃黑窝头,难得有顿白米饭吃。写生时间从3月份至5月份,整整两个月的时间,从画牡丹的花骨朵开始,到盛开最后到败落的全过程。朱守茹的写生能力提高的很快,写生画稿也编成《牡丹资料写生谱》书籍,当时在南京杨公井古籍书店很畅销。后来,公司派朱守茹去制花厂指导艺人做绢花,朱守茹用羽毛做的牡丹绢花,生动,有灵气,作品还代表工艺美术公司去参加了广交会。体验生活也为后来的南京云锦设计带来了新的拓展。


      那时的朱守茹白天要忙工作,晚上回家还要做家务、照看孩子。孩子晚上9点睡觉后,朱守茹才开始设计画稿,经常画到夜里2点左右。她的工笔画能力,都是在那时打下的基础。

     朱守茹因对云锦织物的组织结构较了解,因此她设计出来的图案、意匠稿不繁琐,画出来就能织出来。


     朱守茹回忆职场生涯中最难的是文物复制。1978年北京明十三陵定陵博物馆委托所里研究复制明万历皇帝的《孔雀羽织金妆花柿芾过肩龙直袖膝栏四合如意云纹纱袍》。这项任务落到了所里朱枫、徐仲杰、王道惠、朱守茹等人组建的复制团队身上,几百年前的工艺没有一点文字资料可以借鉴。


     1979年朱守茹被派往定陵。看过定陵现场后,工作人员把袍料拿出来,朱守茹就在定陵办公室的一张普通的办公桌上面,把袍料铺在上面,用玻璃纸蒙在上面临摹龙袍纹样,再绘出彩色纹样。整整一个季度,人就这么坐着,头低着,画了很多种纹样;由于玻璃纸会遮光,不易看清,眼睛都看肿了,视力下降得很快。为了准确地把握明代织物的特点,朱守茹还要去故宫对色彩、对纹样、收集锦片,做了几大本色彩标绘,并将成品缩小了10倍,绘制了示意图。沈从文1949年后一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他曾带他的学生到定陵办公室审看过朱守茹画的龙袍彩色纹样并给予了认可。


    回到所里后,朱守茹把玻璃纸的纹样图案再晒图,便于保存。后面的工序如意匠稿、挑花、织造等要根据朱守茹的复制稿完成后才能进行。


   1984年,历时五年复制团队完成了复制任务,这件袍料五丈三尺长,二尺一寸宽,孔雀羽线闪着七彩光泽,当人变换位置观看,颜色会变成蓝、绿、黑等不同色彩。这就是因为在加工孔雀羽线时,羽毛上的翠绒经过搓捻,呈螺旋状,形成立体的金翠交映的立绒,处在不同的光线角度,就会有不同的吸收和反射光线的效果,产生出色彩变化现象。另外,由于羽绒呈立绒状,在薄薄的纱底上高高突出,还有一种浮雕般突起的效果。龙袍前襟、后背纹饰是柿蒂形,有两条过肩楷盘绕,衣领有两条精致的小龙,双袖两升龙对映,漆栏10条行龙戏珠,总共有姿态色彩各不相同的17条龙纹,五丈多长的袍料,大约有18000根经线和12万根上下的纬线组合,金彩衔接,拼接后天衣无缝。


     1985年3月17日至9月16日,所里带着《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参加了日本筑波世博会。同年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高奖珍品奖。

创新阶段

     上世纪八十年代刚改革开放不久,所里要求用云锦工艺生产包、枕头、拖鞋、办公用品、镜框画等一批实用品与市场接轨。朱守茹抓住了南京云锦装饰性强、色彩绚丽、豪华高贵的特点,主张将匹料变成小巧的供欣赏的工艺品,在经济上容易被更多的普通老百姓所接受,这也是让云锦走向大众的途径。在图案设计中朱守茹还特别关注老百姓的审美需求,大量地运用象征纯洁的“莲花”、象征常春的“月季”、象征富贵的“牡丹”等图案。其中她设计的“万象更新”“国色天香”“敦煌伎乐”等在当时创下了很好的销售业绩。


    南京和日本名古屋刚建立了友好城市不久,所里要求把云锦新品打进日本市场。当时日本西阵织很发达,朱守茹看了许多日本西阵织的图案,发现它们大多借鉴了中国的文化元素如剪纸、刺绣、敦煌壁画等。于是她想到日本的文化是从中国唐朝传入的,日本人的审美情趣应该与中国人相仿,中国传统图案如花、云、白孔雀、铜镜等肯定深受欢迎。最后决定设计以白孔雀为主,各种铜镜作暗花图案,用一枝茶花巧妙的插在孔雀与铜镜之间,白孔雀用银线包边,花用金线包边,整个画面看上去纹样统一,色彩典雅。这件云锦新品果然在日本很好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刚改革开放不久,所里要求用云锦工艺生产包、枕头、拖鞋、办公用品、镜框画等一批实用品与市场接轨。朱守茹抓住了南京云锦装饰性强、色彩绚丽、豪华高贵的特点,主张将匹料变成小巧的供欣赏的工艺品,在经济上容易被更多的普通老百姓所接受,这也是让云锦走向大众的途径。在图案设计中朱守茹还特别关注老百姓的审美需求,大量地运用象征纯洁的“莲花”、象征常春的“月季”、象征富贵的“牡丹”等图案。其中她设计的“万象更新”“国色天香”“敦煌伎乐”等在当时创下了很好的销售业绩。


    南京和日本名古屋刚建立了友好城市不久,所里要求把云锦新品打进日本市场。当时日本西阵织很发达,朱守茹看了许多日本西阵织的图案,发现它们大多借鉴了中国的文化元素如剪纸、刺绣、敦煌壁画等。于是她想到日本的文化是从中国唐朝传入的,日本人的审美情趣应该与中国人相仿,中国传统图案如花、云、白孔雀、铜镜等肯定深受欢迎。最后决定设计以白孔雀为主,各种铜镜作暗花图案,用一枝茶花巧妙的插在孔雀与铜镜之间,白孔雀用银线包边,花用金线包边,整个画面看上去纹样统一,色彩典雅。这件云锦新品果然在日本很好销。

     1992年,朱守茹退休了,但她并没有停止南京云锦的传承与创新的步伐,继续留用在所里带徒弟,并成为全国工艺美术协会终身奖获得者、全国中华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现在,70岁高龄的朱老师,身患癌症,依然继续坚持专注“红楼”研究,历时三年,作品《红楼梦云锦百米长卷》问世,目前在瑞典展览,举世轰动。如今,她带的徒弟都已成为南京云锦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了。

     2000年作品《麻姑献寿》获第一届中国国际传统工艺技术博览会金奖;2002年作品《孔雀铜镜》获中国华东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

     在采访结束时,朱守茹欣慰地对我说:“对云锦,我尽力了”!南京云锦正因为有像朱守茹这样对云锦有着深厚感情、不离不弃的传承,承担起了这份责任、肩负起了这份使命,才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绚丽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民族精神并未在世界观念大融合、多元化的大潮中消逝。2009年9月《南京云锦织造技艺》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云锦成为南京城市文化名片的定位也越加清晰,南京云锦作为人类宝贵文化的结晶,在亘古变迁的历史进程中保留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并为经济腾飞、社会发展、国际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潜力。

文化总支  万宝宁


上一篇 陆俊荣获2018年“南京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下一篇 丹青绘诗意 丹心为学生-----记金陵科技学院支部盟员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