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盟员风采
字号:
学养深处意气平
[发布日期: 2007-04-28 ]  本文已被浏览过

----书法家陈金纯的艺术之路

        提起南京的书法家,人们便会想到林散之、陈大羽等书法名家,陈金纯并不为人们熟知,虽然他在书法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他的书法、篆刻作品数十次在省市级展览中获得一等奖,《大江东去》、《岳阳楼记》等多幅作品被中南海和全国数家美术馆收藏,十余次入选中国书法协会中青年书法展、全国书法展,曾荣获全国第四届“中青展”最高奖、第六届“全国展”最高奖。对于这些足以和某些耳熟能详的书法家比肩的荣誉,陈金纯并不看中,他淡泊明志,书为心画,正如书法前辈黄?教授所言:“文似看山不喜平”,金纯书亦如是。以气势胜,但不是悬崖峭壁,也不似天风海涛。读其书法,能想到林中好风,松涛阵阵,亦会想到丘陵起伏,逶迤绵延。一似他的为人,外貌老成,言语缄默,而内心激荡着才情的波澜……

兴趣是最好老师

        陈金纯的父亲酷爱书法艺术,一手颜字写得中规入矩。大伯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大学生,写得一手钱南园似的颜楷,每逢春节,全村家家户户门上的对联全是其所书。陈金纯那时还是个孩子,受长辈影响,耳濡目染,也爱上了书法。那时没有字帖买,见儿子有这个兴趣,父亲很支持,就自己写了本字帖供儿子临摹,他传给儿子的秘诀是:写颜楷得下八年死功夫。陈金纯谨遵父训,勤学苦练书法技艺。

        1972年,陈金纯下放到农村,此时他的书法已经有了一些功底,生产队办展览,搞专栏,他是积极分子,骨干力量,有时候忙起来,要从早写到晚,非常辛苦,可是陈金纯却乐此不疲,他把这事当成练字的好机会。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金纯得到了一本梦寐以求的《颜真卿字帖》。这本字帖太珍贵了,他如获至宝,一页页翻看字帖,激动不已,仿佛是一只青蛙从井底跳了出来,外面的天空豁然开朗,他找到艺术之路的入口。此后,陈金纯师从颜鲁公,只要空闲下来,他就会临帖不缀,非常痴迷,甚至废寝忘食。拜颜鲁公这样的大家为师,农村的生活不再枯燥,再苦再累,只要静下心来,翻开字帖,摊开纸张,提起毛笔,所有的烦恼忧愁便会烟消云散。陈金纯徜佯在颜鲁公营造的艺术氛围里流连忘返,如痴如醉。农村下放的那段日子,陈金纯书法技艺大进,有了质的飞跃,这为他今后从事的艺术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77年,陈金纯从武汉河运学校毕业,来到南京长江航运公司的一条拖轮上做轮机员。船员长年生活在船上,远离喧嚣的尘世,没有俗事烦扰,清静的船舱是最好的书房。工作之余,陈金纯临遍了《多宝塔》、《勤礼碑》、《麻姑仙坛》、《东方画象赞》、《放生池碑》等颜体楷书,又转益多师,费尽千辛万苦找来了王羲之、米芾、王铎、黄道周、张瑞图等名家的字帖研习,揣摩,书法技艺日益精进。

病魔击不倒强者

        1980年,陈金纯大病一场,严重的肝病让他住了一年的医院,当时,他才24岁,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时候。医生叹着气做出结论,断定他最多只能活10年,并且不能劳累。陈金纯黯然离开工作了三年的拖轮,病休回到湖北老家。虽然重病在身,陈金纯却没有放弃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每天喝完一大碗苦涩难咽的中药汤剂,他就会“犒劳”自己一下,那就是临帖,书法大家们给了他无穷的力量,艺术的魅力让他暂时忘记了病痛,鼓起了他生活的勇气。

        陈金纯临摹了大量的书法作品,他渴望得到老师的指教。当他听说沙市开了个书法讲习班,兴奋不已,赶忙跑去报名。当时,他大病初愈,尚处恢复期,每天上学要骑近一个钟头的自行车,家人心疼他,劝他不要去,可是陈金纯不听,他忍着病痛,咬牙坚持到最后,一堂课都没耽搁,老师认为他是个有出息的学生。

        回到南京后,陈金纯继续拜师学艺,先后参加过武中奇、尉天池等多位书法名家举办的讲习班。有一次,陈金纯去看书法展览,陈慎之先生工整的小楷令他敬佩不已。回去后,他到处托人打听陈慎之的情况,好不容易搞到了地址。陈金纯书写了一封信,希望当面向陈慎之求教。陈慎之很快回了信,并爽快地约见了陈金纯。陈慎之看了陈金纯的书法作品,认为他是个可造之材,并邀请他参加自己的书法讲习班。瓦翁先生的小楷写得出神入化,妙趣横生,令陈金纯仰慕不已,他专程赴苏州向先生求教。耄耋之年的瓦翁先生热情接待了陈金纯,并不吝赐教,谈魏晋风流、唐人法度、宋人韵致,两人一见如故。

        1989年,长航集团搞书法展览,陈金纯送出两副参展作品。结果出乎意料,初出茅庐的陈金纯战胜了众多书法高手,荣获一、二等奖。随后,这两副获奖作品又被送去参加湖北省“楚天杯”书法大赛,结果再次出乎意料,又是荣获一、二等奖,并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这些荣誉是对陈金纯书法技艺的肯定,他鼓足了信心,决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991年冬天,陈金纯辗转找到南京艺术学院的博士生导师黄?教授。看了他带去的书法作品,一向治学严谨的黄教授禁不住面露喜色,当场决定收下陈金纯这个学生,说:“你夏天就来入学吧。”得到知名教授的肯定,并被收为弟子本是件天大的喜事,可是好学上进的陈金纯却不满足,他说:“我现在就想入学。”

        就这样,爱才心切的黄?教授亲自出面找系主任特批,破例在冬季就把陈金纯召入南艺美术系学习。在艺术殿堂里,陈金纯如饥似渴地学习了《中国书法史》、《中国古典美学》等理论知识,并得到了黄?教授的悉心指导。黄教授强调笔法,强调临摹中逼似古人的学习理念,对陈金纯书法之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他重新认识了颜鲁公的书法。此后,陈金纯全身心投入对颜体书法的钻研之中,在颜楷向颜行的过渡、颜体行草书的笔法、颜体行草书节奏感等问题上多有心得,这些领悟让他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平平淡淡才是真

        在南艺学习期间,陈金纯的书法技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品频频获奖。《纪念刘和珍君》入选全国第三届中青书法展,《江淮抗洪记略》荣获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展最高奖,《钟刘记事》、《船过三峡》荣获第六届全国书法展的最高奖。陈金纯的书法得到众多名家的肯定和赞扬。1994年,陈金纯把准备出版的作品集送到书法大家陈大羽的案头,请他审阅。陈老当时已经80高龄,可是他还是认真看了一个多小时,赞赏的同时详细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挥毫题下书名。告别时,陈老又写下“锲而不舍”四个大字赠予陈金纯,以示勉励。后来,南京电视台拍了一部陈金纯的专题片,请陈老做个评价,陈老欣然应允,他说:“金纯刚过不惑之年,字已经写得这样好,加上勤奋努力,而又善于学习,在未来的岁月里写出更好的作品来,获得更大的成就,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陈金纯熟读《古文观止》,有着较为深厚的古文功底,他在创作时,喜欢自撰诗词。《船过三峡》写得入情入理,凄婉哀怨,相思之苦,无法释怀,让人扼腕;《祭母文》写得情真意切,失亲之痛,肝肠寸断,溢于言表,令人神伤,南京大学吴白?教授生前非常欣赏他的诗文。

        艺术创作是件辛苦的事,多年来,肝病像个挥之不去的恶魔始终困扰着陈金纯,让他不得安宁。陈金纯长期抱病坚持书法创作,早已活过了当初医生估算的10年大限,他心里清楚,该来的还会来,病魔是不会轻易放过他的,他要和时间赛跑,在有限的生命里,书写绚丽的篇章。2003年,陈金纯又一次倒下了,这次他的病情异常严重,他昏迷了三天三夜。太太信佛,在他的床头高诵佛号。奇迹发生了,陈金纯在生死关头,冥冥中感觉天降瑞象。手术非常成功,他苏醒过来。太太庆幸地说,你平时行善,不做亏心事,佛主保佑你呢。

        经历了生死的考验,陈金纯有了更深的感悟:名利都是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舍弃了就能收获内心的安宁。浮躁是艺术创作的大忌,书法不是写字,而是写人的性情,写人的感悟。一代书圣王羲之正是因为超脱了,练达了,才能创作出《兰亭序》这一彪炳千古的杰作。

        朋友们觉得陈金纯的书法作品更加淳朴,老练了,有人评价:金纯以颜鲁公、王觉斯笔意所书作品更是真气弥漫,线条凝练,小楷则清秀隽永,直入晋人堂奥。

        陈金纯常说一句话:想干一件事,就能干成。他的导师黄?教授曾做出这样的结论:我笃信其艺术之路定有大成,因为具有长江襟抱者,必有冲向东海之未来。

民盟文化总支  谢峰

上一篇 以药品创新跳出市场红海
下一篇 盟员宗庆华研究成果获“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