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盟员风采
字号:
秦淮民盟的领头人
[发布日期: 2005-10-28 ]  本文已被浏览过

记原秦淮区政协副主席、民盟总支主委吴梦蛟同志

        教书育人屡结累累硕果,参政议政常现真知灼见,他就是从事教育工作已近40个春秋、为秦淮统战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的原秦淮区政协副主席、民盟总支主委吴梦蛟同志。

        吴梦蛟同志是秦淮民盟旗帜性的人物,他的政治敏感性、严谨的作风在盟员中有口皆碑,在同行中亦具有相当的影响。

        1983年开始,吴梦蛟同志担任秦淮区政协委员,1990年被选为区人大常委会委员,1993年任区政协副主席。在任期间,他时刻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依法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参政议政。他经常做大量的调研工作,从确定选题、落实人员、制定计划到走访调研、开座谈会、出调查报告,事必躬亲,努力把工作做实、做细。

        税收征管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搞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吴梦蛟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近年来,他组织了部分盟员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多方收集资料,认真撰写了《关于做好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几点意见》的提案。提案内容翔实,建议具体,可操作性强,受到了税务部门的重视,他们专门派人就进一步搞好这项工作与吴梦蛟同志交换了具体意见,促进了秦淮的税收征管工作的开展。

        作为一名资深的老教师,他经常能注意到一些被人所忽视的问题。例如当大家在关心一些学校争创省市重点校时,他却提出调研部分生源较差的学校改如何管理的问题;当大家都注意到“流生”问题时,他却独具慧眼发现“流师”现象,并写了《“流师”原因的探讨及其对策》的提案。

        类似这样的事情举不胜举,在担任政协副主席后,他更是亲历亲为,借助民盟成员中的各方面人才,组成智囊团,共同为秦淮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在他的带领下,秦淮一百多位民盟成员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其中有6任被选为市、区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14名教师被评为市、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在今年的教师节上受到表彰。

        对于秦淮民盟的组织建设工作,吴梦蛟同志同样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多次强调,不加强组织建设,怎么能做到“互相监督”,不提高综合素质,怎么能做到“有为有位”。秦淮总支共有六个支部一百多位盟员,绝大多数是在学校工作,由于分散在各个学校、各个年级、各个部门,客观上很容易使各基层支部成为“松散型”的组织,表现在组织上、思想上、工作上、情感上都有一个“散”字,解决的办法就是以建立健全组织生活为突破口。吴梦蛟同志就要求基层支部坚持一个月至少过一次组织生活的意见,并时常下基层与盟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谈心。多年来,总支始终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中共中央历次会议的文件放在思想建设的重要位置,同时还结合国内外的大事来学习,以保持清醒头脑,并要求盟员同志了解区情、校情和民情,真正做到知情出力,学会从大局、从长远、从深处看问题、想问题、分析问题,提高了盟员同志参政议政的能力。他常常教育盟员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摆正位置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继承和发扬民盟老一辈领导人与共产党人同心同德、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优良传统,倡导盟员响应费孝通主席“做好事做实事”的号召,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不动摇。

        1994年,吴梦蛟同志时任南京市第四十六中学校长。这在当时是全市惟一的由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基层的正职领导。在校期间,他提出了“振奋精神,规范管理,狠抓中心,提高质量”十六字治校方针,要求教师为人师表,以德育人,号召学生“塑造文明形象,争做学习强者”。天道酬勤,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重大实效,学生的文明程度得到了提高,多次为全区、全市召开德育现场会,并荣获中央教科所颁发的“中学分年级德育整体改革先进学校”的称号。学校教学质量也大幅度提高,1994年全校的毕业合格率仅为74.75%,近年来逐步提高,1999年,也就是短短5年内达到了92.15%,提高了17.4%。这凝聚了吴梦蛟同志多少心血和精力啊!

        作为民主党派的领导干部,吴梦蛟同志在思想上、作风上是过硬的。他坚持原则、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努力工作、颇有建树。由于年龄问题,现已退休,但他对总支工作热情不减,仍然默默做着贡献,近几年总支在区政协大会上所作的专题调研报告发言,均由吴梦蛟同志最后进行统稿,对其中相当部分内容在此进行核实,反复进行推敲,重新进行撰写,使总支的发言尽善尽美,在政协大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树立了民盟的良好形象。

        吴梦蛟同志就是这样一位出色的秦淮民盟“领头人”,在这样优秀榜样的带动影响下,我们总支更要发扬民盟组织的光荣传统,努力发挥民盟参政党的积极作用,为祖国、为人民、为南京的政治文明、改革发展、经济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民盟秦淮总支 吴其昌

上一篇 我的盟员母亲
下一篇 我眼中的鲍昭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