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盟员风采
字号:
在石头上雕刻人生
[发布日期: 2005-06-06 ]  本文已被浏览过

──记民盟盟员、篆刻家苏金海 

  认识苏金海,缘于他的印作。九十年代初,《南京民盟》复刊时,为使小报生动活泼,我们准备登些书画作品,但由于当时的印刷技术和经费问题,能带点色彩的只有印章,于是我向他讨稿,并抱歉没有稿费。他马上寄来厚厚的一叠,随我选用。那一枚枚印作,方寸之间透露着古朴、儒雅、率真、自然,从而让我看到了一个朴实、真诚、执著、含蓄,对组织又一往情深的人。

  一、在文化荒芜的年代,他选择了操刀治印作为业余爱好。
       
        1952年出生的苏金海“文革”时期正值风华正茂。1970年在南京四中高中毕业后,作为学生干部的他被留校任教。那时,文化遭蹂躏,传统被破除,“交白卷”成为英雄,知识分子是“臭老九”,整个社会处在对知识和文化疯狂地蔑视状态。但出身城市平民的苏金海从小在父辈那儿得到的教诲却是没有文化导致赤贫,这让他对文化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敬重,他身不由己地渴望和追求知识。利用在校的机会,他想方设法找来文学名著、名家传记,悄悄地阅读,从中增长了知识,受到滋润。他将自己的兴趣发扬光大,画画、写字、谱曲、拉琴,业余时间忙得不亦乐乎。一次偶尔的机会,为了参加书法展览,他必须在自己的作品上盖印章。这样,他第一次拿起了刀和石。他不懂篆刻的章法格式,但当他屏住呼吸,让刀子随心所欲地在石头上游动,终于刻出了“苏金海”三个篆字的时候,他激动无比。从依葫芦画瓢,到自己设计布局,让每个字都浸入感情,小小的一方天地令他越来越着迷,从此舍弃了其他爱好,潜心于操刀治印。

  那是文化荒芜的年代。强烈的学印欲望与碑贴、印谱等金石文字资料的极度匮乏,篆刻艺术领域的冷寂显得那么不合拍。苏金海在茫茫的沙漠里寻寻觅觅,他终于找到了他的小学老师,印学家徐畅先生。他到老师狭小的寓所请教,如饥似渴地借来古今印谱阅读,从《谈月色印本》到《汉印文字征》和《金文编》,他不仅潜心临习,还用毛笔将《汉印文字征》完整地抄摹下来。刻苦地临摹,让他熟悉了篆字字型,训练了篆写能力。

  当那个年代的同龄人在阶级斗争中抛掷时光浪费生命时,他在碑帖的海洋里徜徉,和古代贤人交谈,和志同道合者对话,如痴如醉。1978年恢复高考时,无数精英都在复习赶考,他却仍然沉醉在自己的篆刻世界。他认为没必要花费时间学习与己无关的东西。他要集中精力,一心一意搞篆刻。很少有人像他那样顽固,甚至到了执迷不悟的地步。在以后的岁月里,他的这种独特思维使他从不为外在的任何东西所诱惑,不随波逐流,靠自学成才。他走的是一条旧式文人成长的道路,并且充满自信,径自按照自己的方式面对世界。

  为此他付出了代价。在篆刻界,他属于业余的。而身为教师,在评职称要文凭、学历的今天,他一无所有。职称低、工资低,他无奈,但从不后悔。他已经把篆刻这个业余爱好当作了终身的事业。苏金海有一个笔名“斯芜”,实际上是“四无”的谐音,即无靠山、无名师、无文凭、无专职。他说,自己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加倍努力,凭实力跻身篆刻界。

  在逆境中发愤,意味着要花费更大的气力,才能获得成功。他在卧室兼书房里书对联:“每怀古人自知不足,既生斯世岂能无为”,用来勉励己。

                                                     
  他向报刊投稿,尽管大都是石沉大海,但他没有退却。1979年处女作“欢呼中美建交”、“加速实现四化” 在《南京报》发表;1981年,当时全国唯一的书法刊物《书法》杂志,发表了他的“吾日三省吾身”。 他一点一点地受到鼓舞,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跋涉。
                 
  二、通过篆刻他汲取文史知识,丰富了自己的内涵。
      
        篆刻艺术需要古文字功底。要想提高篆刻创作水平,必须研究古文字学,这是被明清以来许多成功的著名印家所证明的一条真理。苏金海在学印的实践中,深感学习的重要性。1978年前后,他先后给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著名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和北京大学裘锡圭写信求教,同时拜访南京地区擅长甲骨、金文的前辈如南京大学的吴白   、洪家义,省文史研究馆的秦士蔚、王一羽等先生。

  这些老先生有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品,十年浩劫后碰到这样好学的晚辈,都很高兴,不仅向他毫无保留地传授文字和文物鉴赏知识,而且用自身严谨的治学态度,豁达的人生观念,影响和教会了他如何做人,钻研学问,淡泊名利。从他们身上,苏金海汲取了知识,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于是,那些在外人看来艰涩的古文字和枯燥的考证,却让他感到其乐融融。图书馆和书店是他常呆的地方。他到图书馆翻阅有关学术刊物,抄录备查;逛书店买书、翻书,关注古文字研究的最新成果。他还缩衣节食,从甲古、金文、汉碑到古玺、汉印,收藏碑帖、印谱400余种。刻苦的学习为苏金海打下了深厚的文字功底,提高了对各种古文字风格特点的辨识以及运用的能力。 

  古人云“印虽小技,须是静坐读书。”研究古文字之余,苏金海把大量的时间放在阅读古代文学上。他熟咏先秦典籍,背诵唐宋诗文,从中吸取营养。他读书,笔是不离手的,遇到让自己怦然心动的语句,就马上抄下来,作为印章的题材。他说,能让自己感动的才能让别人感动。久而久之,慢慢积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他身上起到潜移默化作用,丰厚的文化修养成为他的内涵,他变得厚重了。  

  艺术是人生品德的升华,艺术是创作者内质的显现。苏金海深受古人道德规范的熏陶,悠游自得地徜徉在艺海之中,不拘形式。他的印作言辞优美、寓意深刻,在方寸之间赋予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巧者善度”、“得人则安”、“食鱼无反”、 “宁下毋高”、“年年岁岁一床书”、“义者在朝而义士至,仁者在位而仁人来”等等,这些侧重于人生哲理、处世哲学的内容,能引导读者通过表面文字去作理智的思考,提高修养,给读者以启迪和教育作用。他说,他的印作就是自己的座右铭,而且是独特的,是别人没刻过的。他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揉进篆刻创作之中,使他的印作规矩中寓严谨,儒雅间见古朴。

  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苏金海都能以平和的心态与艺术拥抱,这和他有着深厚的文学和艺术积累有密切联系,他最终达到了厚积薄发的程度。

  三、水到渠成  ,他成为全国著名的篆刻家。
       
  坚韧的毅力、恒心,执着的追求,加上善于思考,使他在篆刻领域崭露头角。被称为是业余中的专业,年轻的老前辈。

  从80年代始,苏金海的作品便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并陆续在国内外获奖,83年“全国首届篆刻评比”获一等奖;86年获“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奖……。目前,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江苏省甲骨文学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

  创作之余,他热心于书法、篆刻的普及教育,积极进行理论探讨,发表多篇印学论文,曾在南京周末报上撰写《篆刻博览》系列文章,在全国报纸副刊作品评选中荣获好专栏奖。出版了《中国历代印风系列.齐白石丁二仲经亨颐简经纶来楚生卷》、《中国书法大典.篆书》(光盘)等。他的爱好得到学校的支持,从教语文、历史、美术,到改上写字课,使他能将自己的爱好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现在,他还是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研究生课程班特聘篆刻指导老师。

  他的篆刻从汉印起步,而重点放在甲骨文、金文上。为了丰富印章的表现力,他还以小篆和金文为重点学习书法,并且始终不废临池,篆刻和书法齐头并进,相得益彰。目前,他的甲骨文篆刻和金文篆刻都处在全国领先水平。他凭自身的努力,从业余跻身于专业领域。

 苏金海搞篆刻对石头没有特别的要求,他曾经在劣质砖块上、甚至磨刀石上刻过,手上起了泡。但无论什么样的石头他都能驾驭,正如他能把握自己不很完美的命运,用刀与石作为媒介,雕刻出了美丽的人生。

魏淑玲

 

 

上一篇 不用讲稿的老师
下一篇 一个平民学者的城墙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