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政议政 -> 调研报告
字号:
2011年市政协大会发言材料:整合全市中小学文化资源,构建“青奥会”交流平台
[发布日期: 2012-04-16 ]  本文已被浏览过

    青奥会是一项专为年龄在14岁至18岁年轻人设立的体育赛事,除了竞赛,更加注重在运动会期间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让运动员在竞技场外分享世界各地的文化。2014年在南京举办的青奥会,不仅让南京有了一次展示自己深厚文化底蕴的机会,而且可以让南京的青年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青奥会的文化交流,增进与世界各国青年的交往和友谊。考虑到参加青奥会的运动员是相当于我国初中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阶段的学生,我们认为,整合全市中小学文化资源,以学生参与为主体开展活动,构建“青奥会”交流平台非常重要。

一、全市中小学文化资源现状

    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具有充足的学校文化资源,有条件让更多的学生以多种方式参与青奥会的文化交流。

    1、以特色品牌名校为主体的中小学生艺术团具有较强的表演实力和对外交流经验。近十年来,南京市推进素质教育,各中小学在全面开辟艺术教育第二课堂、强调普及的基础上,以市级组建命名、区级承办、学校负责的模式,陆续创建了以特色品牌名校为主体的中小学生艺术团,目前已拥有26个大型艺术团队,主要有:南京一中交响乐团;四中、六中管乐团;九中民乐团;九中、幼儿高等师范学校歌舞团;中华中学舞蹈团;宁海中学、六中等绘画特色学校;南师大学附中、九中合唱团,以及蜚声海内外的南京小红花艺术团。这些艺术团队有较强的表演实力,在参与国际间重大青少年音乐节比赛的过程中,为中国南京赢得各项荣誉,与国内外众多著名院校建立了互访交流,也积累了较多的交流经验。

    2、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全国名列前茅。南京的职业学校设有各类中华文化特色的专业,如秦淮职校的中华美食,建邺职校的古籍装帧,也有现代的电脑美术与动漫,以及旅游与酒店管理等等,他们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弘扬特长和展示才能。

    3、课外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双闸小学的铜鼓队,秦淮一中心小学和成贤街小学的少儿京剧,宇花小学的相声、快板等等,有一批绘声绘色的小演员。

    4、拥有众多的专业团体。作为省会城市,南京拥有江苏省戏校,南京市杂技团等专业剧团,其学员有很多是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他们的表演无疑是高水平的。

    5、社会上针对少年儿童的各类艺术培训班红红火火。美术、书法、器乐、舞蹈、合唱、武术等等,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6、南京的乡土文化如江宁方山大鼓,江浦的手狮表演,六合的高跷,都有可能成为交流的载体。

    青奥会是青少年的体育盛会,也是一次青少年世界文化艺术盛会,既能展示新世纪南京市青少年的艺术风采,让世界的青年们零距离认识有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国南京,具有热情、博爱、个性、快乐精神风貌的南京青年,也使南京青少年在竞赛交流、展示交流、互动交流中,得到享受和提高。

二、整合现有资源,为文化交流做精心准备

    文化交流不可能突击完成,从现在起就要提上议事日程,未雨绸缪,从政策制定、组织落实、经费投入、品牌确立、活动策划和提供国内外学习交流展示平台等方面,做出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努力,力争青奥会取得多元成果。为此,我们建议:

    1、筹划举办“2014中国•南京国际青少年艺术节”

    举办“2014中国•南京国际青少年艺术节”,主要是给南京的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与青春活力的舞台,可由如下内容构成:

    青春乐章——南京市中小学生交响乐团、民乐团、管乐团、弦乐团有9个,多数团队在国内国际间的展演比赛中获得过大奖。在赛会期间举办音乐节,以一中、四中、六中为主体整合现有南京高中艺术团,展示西洋音乐演出水平。以九中等学校为民乐班底,展示中国民乐的魅力。

    金陵歌舞——南京中小学生正式命名的合唱团、歌舞团10个,有丰富的国际交流经验,以中华中学、九中为重点,联合部分少年宫、舞蹈团,展示中华韵味舞蹈,邀请国际间的部分青少年同台联袂演出。

    铿锵戏台——折子戏表演,把几年来京剧进校园的基础训练整合,呈现京剧国粹价值;以省戏校为基础,将越剧和昆剧等戏剧表演为主,展示中华民族戏剧的独特魅力。

    民俗缀英——秦淮职校的烹饪,莫愁职校的古籍修复、花灯、编结、剪纸,具有浓郁的中国民间艺术特色,容易参与互动;江宁的方山大鼓,浦口的手狮表演等,又是将艺术与体育有机结合的独特文化类型,能够与外国朋友互动交流。

    翰墨风彩——书画艺术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深受外国朋友的喜爱。我市能够挥毫泼墨的少年儿童不在少数,还有宁海中学、六中等绘画特色学校。组织现场表演交流会,展现中国书画的无穷魅力,通过互动,将现场创作的作品赠送给国外青年,体现以书画会友的中国传统文化。

    目前,要对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团进行整体规划和扶持。成立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团专家指导小组,引入高校和艺术团体的智力资源,指导和监督各艺术团的活动,确保学生艺术团的水平不断提高;建立文化交流活动的保障基金,确保艺术团各类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并不断提高交流的层次和水平;给予入学考试等政策支持,保障新团队的及时组建与训练。

    2、设计开发符合青少年特点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南京市现有国家等级旅游景区47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7个,著名风景名胜点60多处,从中选择一些青少年感兴趣的景点,如汤山古猿人洞探险游、神秘的中国皇帝陵墓——明孝陵游、古代城墙游、中西文化合璧的民国建筑游、非遗文化展示与云锦织造游等等。在这些重点的旅游景点,安排具有民族特色的青少年武术表演、铜鼓大鼓表演、踩高跷、舞龙狮等等,并加入新奇刺激的游戏互动环节,增加趣味性,增添欢快的气氛,使之更具有吸引力,让中外青年相互融合。

    建议让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的学生提早介入,熟悉景点的历史典故,准备好陪同参观并讲解服务。同时,发动全市的青少年为青奥会的旅游产品出点子,借助职业学校学生的特长,开发青少年喜爱的特色旅游纪念品。

    3、在青年学生中培养志愿者,并对他们进行南京历史文化知识培训

    205个成员国的运动员参加青奥会,而且家长可以随行,这就需要众多的志愿者提供语言翻译、信息咨询,出行引导等等服务。据调研,我市很多中小学生都希望成为志愿者,建议充分利用南京的教育资源,在青年学生中有意识地培养志愿者,提前对他们进行南京历史文化知识的培训。

    青奥会的志愿者最好是会一门外语,能和外国人交流。对于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南京来说,青少年的英语对话水平已不容置疑,重要的是南京拥有南京外国语学校、育英外国语学校等设有小语种班的学校,社会上的小语种培训中心水平也很高,这一部分资源是非常难得的,要充分利用,事先要做好向世界各地青年介绍家乡南京的准备。

    4、从交流、互动、参与的视角做好准备工作

    互动交流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惯例。优化设计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强调互动体验,针对青少年的特点,会前要把交流的内容以动画等年轻人喜爱的形式通过网站等媒体发布,广泛地宣传;会中所有的艺术展示不仅要求美轮美奂,更要有可以交流、解释的话语、图示,便于模仿和学习,特别是在其中要有体验的乐趣,要求做到通俗、形象、便于记忆,需要图文并茂,介绍通俗;还要准备作为礼品交流的民族乐器、服装、行头、仿真古籍、瓷器等,只有从交流、互动、参与的视角准备文化交流才能体现文化传播价值。

    青奥会是一项集体育赛事、文化和教育于一体的全新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是“世界的盛会,青年的节日”,要激励南京的中小学生积极对接、备战青奥会。


上一篇 2011年市政协大会发言材料:加快推进技工教育发展 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
下一篇 2011年市政协大会发言材料:富民优先,南京市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