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政议政 -> 参政动态
字号:
关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熙宅第传统民居修缮设计津逮楼及花园部分修缮整治方案》中花园部分的几点修正意见
[发布日期: 2007-04-18 ]  本文已被浏览过

周建国

        甘氏宅第花园位于整座宅第的东部,园内旧有桐阴小筑、津逮楼、卅六宋砖室等建筑和梧桐、水池、小桥、假山等。《甘熙宅第传统民居修缮设计津逮楼及花园部分修缮整治方案》(设计单位: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时间:2007年3月)的花园部分,存在与历史文献记载不符及重要建筑物等遗漏若干处。

        1.津逮楼是参照宁波天一阁设计的,建筑为二层五开间(五楹),《方案》误作三开间(三楹)。

        2.津逮楼的位置,应当位于甘氏整座宅院的东南角。而《方案》中津逮楼的位置挪至花园的中部。

        3.津逮楼题匾,为清代道光年间钟山书院山长程恩泽(字春海)题写。《方案》未提及。建议搜集程恩泽留存的真迹,集出“津逮楼”三字。

        4.桐阴小筑,为甘福早年的藏书处,建于津逮楼之前,在梧桐树下,水池之畔。桐阴小筑周围环境清幽,为三开间。桐阴小筑也是甘氏宅第中一所著名的建筑,绘有《桐阴小筑图》,当时的著名文人如姚鼐、吴鼒、孙星衍、伍长华等都为此图题诗。《方案》中无桐阴小筑,建议增补。

        5.梧桐树。桐阴小筑因花园中的梧桐树而得名。据马沅《桐阴小筑记》记载:“地无他树,但种高梧,庭有余清,常垂新阴。”著名文人姚鼐、孙星衍等在给《桐阴小筑图》的题诗中,都有关于甘家花园梧桐树的描述和赞美。姚鼐题诗云:“室可催成种树难,疏桐差易出檐端。不须早计思爱伐,只爱清阴覆座寒。”孙星衍题诗云:“炎曦满地红,桐影接天碧。”“书卷三千富,桐阴百尺高。” 梧桐树,今已不存,建议移栽一棵百年老梧桐树。

        6.池上有小桥。伍长华《甘梦六〈桐阴小筑图〉》题诗云:“流水小桥三径曲,碧梧修竹一窗凉。”池上小桥为《方案》中所无,建议增补。

        7.卅六宋砖室,数楹,位于津逮楼侧,由甘煦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白下琐言》记载:“耆壬伯兄昔乙酉年冬摄宝应教谕事,于县之城北宁国寺瓦砾中得残砖三十六枚,皆南宋物也。装潢长卷,并绘三十六砖归装图,作五古纪之,一时名流题咏甚夥。既而司铎太平,图卷为训导曹君鸣銮携之归歙,遽毁于火,洵一大憾事。兄复以榻本装册,从善绘者补图以征诗,数载以来,又复琳瑯满纸矣。其三十六砖中文字古雅,精神完具者有十四砖焉。(略)乙未六月于津逮楼侧增筑书舍数楹,兄将各砖嵌诸壁间,颜其屋曰卅六宋砖之室。落成日,予因详考而识之于篇。”(卷七)卅六宋砖室,为《方案》中所无,建议增补。

        上述建议,均以文献记载为依据。作为一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修复方案的制定更应慎之又慎。本人因撰写《南京私家藏书志》,历时十余年,翻阅大量文献典籍,书中详记甘家藏书,特从中摘引数则,对《方案》花园部分提出若干修正、增补建议,目的是为了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真实(《南捕厅街区历史风貌保护与更新详细规划》中也指出:“历史上甘熙故居的后花园可加重修,总体上应确保历史的‘原汁原味’,风貌的完整统一。”),使修复的景物与历史文献的记载相吻合,与著名的诗文相照应,将会给游观者带来无限兴味。

 

上一篇 民盟市委副主委张吉华带队对我市老旧小区管理现状进行调研
下一篇 张吉华副主委全市政协提案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