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政议政 -> 参政动态
字号:
“十一五”需要关注的基础教育十大矛盾
[发布日期: 2005-11-04 ]  本文已被浏览过

        “十五”行将过去,“十一五”即将来临。在未来的五年中,基础教育将面临着诸多矛盾。归纳起来大概有如下十点,希望能在“十一五”期间找到破解之道。

        1、教育发展与政府投入之间的矛盾。
        政府投入不足,制约了教育的持续发展。经费使用不甚合理,阻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贫困地区和广大农村教育的滞后,影响了教育的全面发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容易引发社会不公,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处理好这个矛盾,是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2、群众的紧迫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
        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老百姓希望子女上好的学校,这将成为未来几年一个相当突出的矛盾,如找不到破解之道,将会使择校风愈演愈烈,这也是助长教育乱收费和导致教育腐败的重要诱因,需认真对待。

        3、教育结构失衡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
        职业技术类教育的萎缩,造成熟练技术工人严重缺乏,它会影响国家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造成人力资源配置的偏颇。合理调整教育结构,使各类人才培养配比得当是“十一五”期间的一个重要工作。

        4、教育成本上升与“一费制”收费之间的矛盾。
        要科学地核算各类学校学生的培养成本,使“一费制”的收费标准更趋合理。既不能将教育成本上升的负担转嫁给学生,也不能让学校大量的负债欠帐。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全额免费,让老百姓都能分享政策开放带来的实惠。

        5、学校德育与社会冲击之间的矛盾。
        现在学校德育远远不敌社会冲击,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它不仅影响一代人,而且会波及几代甚至更远。为什么我们的德育工作这样苍白无力,这一点确实令人深思。

        6、推进素质教育与追求考试分数之间的矛盾。
        很多人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矛盾,总想找出两者之间的契合点。但现实中两者经常发生冲突,各方对此也一直闪烁其辞,不愿正面面对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迟早要解决,现在该是正视这个矛盾的时候了。

         7、勤俭持教与追求奢华之间的矛盾。
        “政府投入不足”是教育界经常使用的一个话语,但看一看不少学校那豪华的硬件设施与实际利用率之间的关系,便使人想到:如果我们对这一切再精打细算一下,去掉一些浮华,追求一点实在,有限的资金可能会发挥更大的效率。我们在此大声呼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优良传统不能丢!

        8、教育形象与社会认同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教育有过辉煌,也遇到过挫折,它走了一条不平坦的路。从八十年代全民支持教育到今天社会上对教育的种种褒贬和微词,说明教育需要深化改革,教育需要重塑形象,它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同才能继续发展。

        9、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与师资队伍后继乏人之间的矛盾。
        时代对教育的理念、品质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从教人员的原始素质却在不断下降,尤其是没有大批高素质的新人进入教师队伍,这是我们最大的担忧。政府必须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从源头上为教师队伍后继有人做出保障。

        10、新课程改革与教师适应能力之间的矛盾。
        江苏省从今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已全面进入了高中课程改革,师生们接触的是全新的课程结构和教材,尝试的是与以往不同的学习和教学模式。这其中,教师的适应能力将是决定这次课改起步是否顺利的关键。从目前情况来看,困难多多,不可轻视,真正要摆平这对矛盾,估计还要走很长一段路。

        我们期待着,“十一五”期间,上述矛盾能得到各方重视,合理解决,促进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民盟南京市委 李成群

上一篇 学习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体会
下一篇 学习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