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是一个高温年,逾四十度,已成了家常便饭。盛夏,日日酷暑,养成了我“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惰性,只要有一线可能,就几乎不会和室外有正面接触,甚至于连厨房都懒得进,于是,外卖几乎就成了我并不情愿却不得不的选择。 好象不知从何时开始,发现自己漠俗了许多,以至于每次刷到抖音里快递小哥的英雄事迹,从最初的感动、激动,到习以为常,再到感觉这是策划出来的“人设”,于是,就渐渐无视地、习惯性地蓦然划过…… 尽管如此,自己的习惯还是如常地存在,那就是,盛夏家里向来都习惯性地备着冰水,或是柠檬水,外加一次性水杯,只要门铃一响,先是接满一杯,然后端到门口,开门,一手接过外卖,一手递水出去,跟外卖小哥随便打个招呼,等他们离去,便心安理得地掩门而噬,仿佛,就算是在心理上和他们的付出扯平了。 当然,这其中,不同的快递小哥,习惯是不同的:有的会接过水,头也不回地下楼去喝;有的,则会当着你的面一饮而尽;还有的,会连声道谢;也有的,会乜着眼睛,打量着杯子里的水为何还漂着小半块柠檬,不尽相同……不管哪种情况,我都会一直等到他们的影子在楼道里消失,我才会悄然掩门,不让他们听到那“呯”一声的铁门冷漠…… 由于经常点外卖,对江宁的快递小哥也逐渐见识了不少,他们年龄差距很大,男女都有,见过最小的象初中生,也见过50多岁的老者,还有比较少见的女性,有的被晒得黝黑,甚至难以分出男女,索性,就统称为“快递小哥”。由于年龄的缘故,我从不以“小哥”称呼他们,而统一称他们“师傅”。 8月20日,星期六,虽然已立秋了半个月,但,“火炉南京”的酷暑依然酣战正欢,天气预报的下雨,永远都只是预报,和实际情况没啥关系,人类的造作已经把地球弄得高烧不退,地表温度已经高达68度,室内,打着空调都不甚凉快,中午,借口卸下了一切社交,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做挺尸状,去趟卫生间,短短几分钟,身上都是湿漉漉的,只要没有空调,一切的一切,都是汗水的俘虏。大中午的,我惯常动了动手指,虽然知道并不健康,但依然还是在手机上点了份外卖,懒惰,有时和炎热是孪生姊妹,咱一俗人,不得不臣服。 20分钟过去,商家已接单,但无人派送,估计是太热了,快递小哥集体罢工了吧,我想,心里开始有些不耐烦。1小时后,加急催单,终于有骑手接单了,剩下的,就是在家安心等候这份牙祭了。 “叮咚”,半小时后,门铃响了,我赶紧去冰箱里取冰水,一只手递出门外,却并未见到快递小哥。俄尔,门后探出一只手来,缠着一份外卖,除了一份外卖和带着手套的手,什么也看不到。我把头探出门去,一个皮肤黝黑的快递小哥,大概40多岁,面无表情,紧紧贴着我家防盗门后,见我取下快递,并没有接过我手里的冰水,而是连忙一瘸一拐地向楼下冲去, 我停止了招呼,因为,我看到了他吃力的动作,显然,这是一位残疾人,而且,两腿的肌肉是明显不对称的,左腿的粗细是右腿的两倍…… “师傅,你,你,你慢点……”,我追出门去,一向口齿凿凿的我竟一时语塞,不知该说些啥好,呆呆地站在门口,快递小哥还在呼哧呼哧地蹒跚着下楼,右腿一甩一甩地,头也不回,并没有理我。 端着冰水,木然的我,看着他一层一层地下行,他的身上,已经没有一寸是干的,甚至不能用湿漉漉来形容。 我开始怀疑自己,为什么要点这份外卖? “师傅……”我又喊了一声。他依然头也没回,楼道里,只能听到他清晰的喘息声,声声入耳…… 端着这杯没有送出去的水,我呆呆地返回房间,慢慢地,独自冰饮,竟喝出了五味杂陈…… 这份不菲的外卖,我没有大快朵颐,而是让它静置了一个小时,才被慢慢吃掉。 下午,在评价页面,我打了赏,却不知该用怎样的语言给这位残疾的中年“小哥”表达尊重和感谢之言,最后,我还是呆呆地留下了楼道里说过的那五个字,“师傅,你慢点……”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人,因为“经历”的多,不得不选择了冷漠;而有的人,因为“经受”的多,不得不变得冷漠…… 生活不易,酷暑难当,愿天下的快递小哥,都能在酷暑中,得获清凉。 江宁综合支部 郭辉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