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竹韵
[发布日期: 2017-07-03 ]  本文已被浏览过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是东坡先生爱竹的名句,文人雅士欣赏竹子修长挺拔有节,喻义高风亮节。我们普通人也喜欢竹子,喜欢她婀娜婆娑、扶疏摇曳的美丽风姿,更喜欢她的平凡、朴实、实用。

    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里,竹子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除了用竹子直接搭桥建房、编织成各种生活用具,还将竹子劈成长长的竹片放在火上边烘烤边拧成竹条,使其变得更结实更具韧性。这种竹条编成的揽绳经久耐用,常常用作拖拽舟船的纤绳。我曾参观过桥梁博物馆,有实物介绍远古时期,古人就是用竹条、藤条、棕绳来连接木板,造桥供人们通行,当时很惊叹古人的智慧。其实倒推几十年前,生活中处处都有竹子制品的身影,人类将竹子运用到了极致。

我对竹子的最早印象是四岁时懵懵懂懂跟母亲辗转离开故土,一路乘慢吞吞火车、转汽车、坐马车、住小店都全然没了印象,最后倒深深记住了坐在竹编的箩筐里,被挑夫用竹扁担送到了父亲当时工作的县委机关大院的场景。长大些,在幽静的中学校园里,观着湘南地区特有的、来自九嶷山中的“湘妃竹”,吟着毛泽东诗词“斑竹一枝千滴泪”,回味老师讲的娥皇女英凄美的神话故事,我心底升腾起对竹的一种敬畏……。

    很快少小离家十七年过去了,大学期间的一个暑假,我独自一人回老家看望外婆。在家乡住了半个多月,外婆家对面不远的山坳就是名叫马家冲的祖屋,依山傍水住着四户马姓本家亲戚。祖屋的后陇山不高,但长着遮天蔽日的古树及绿得像翡翠似的一大片楠竹林,一条山泉小溪依山旁穿村而过。山风吹过,竹林中哗哗的林涛声,伴随着淙淙流淌的水响,好似一曲合成的天籁之音,让人心潮澎湃。至今还记得老家柴火灶焖出来的饭特别香,大概因为烧的竹枝树杈松叶 ;烧饭后往灶灰里扔几个红薯及“脚板薯”,香甜软糯的烤薯就成了乡里孩子们最好的点心;我还真看到蹒跚学步的小孩将竹枝当马骑,绕屋前院后嘻戏耍玩;稍大点的孩子在竹节中间钻一个小洞,配上个能推拉的棉布缠成的活塞,一节竹筒就制成了一个射水器,丝毫不比现在孩子们玩的塑料射水枪逊色;连老人不离手的烟斗,也是用老竹根做成。竹子生长快,砍伐淘汰些过密的竹子,并不影响“封山育林”。晒干了的竹子中有不少的油脂,在灶膛里烧起来“噼啪噼啪”作响,火特别旺,因而成了最受村妇们欢迎的薪柴。暑假时节,正是乡下“双抢”农忙日子,我帮着远房二伯母进到林子里拾柴火,她告诉我:竹林里冬天可采挖到黄嫩的冬笋,春季里屏住呼吸、静下神能听到春笋拔节的声音。而不管冬笋还是春笋都是受人欢迎的食材,竹笋制成的笋干在我们湖南老家被尊称为“玉兰片”,是馈赠亲友的上乘礼品。

大学毕业,我去了岭南地区群山峻岭中的“七一八矿”子弟学校,周围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和楠竹林。我身处大山与大自然有更密切的接触,对竹子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春天来了,满山的鲜花固然很美,但山民们要解决的是怎样吃饱肚子。种包谷的收成是远不够糊口的,一年四季的生计都主要依靠楠竹和木材。经常选择砍伐一些竹子和树木,顺山坡滑下,在山脚扎成竹排和木排,随江河水逐流贩运到各地。冬季砍伐的竹材质量最好,含木质素最高,不生虫;山外市面上被虫蛀的竹制品定是春或夏两季里砍伐的竹子,这时砍伐的竹子里含水及营养成分高,易生虫。冬笋和春笋都是竹子的地下根和竹鞭萌发的嫩芽,竹笋的直径长有多大,竹子的直径就长有多大。俗话“笋子不留哪来竹?”因此山民很看重笋子,轻易不让人挖掉竹笋,怕影响竹子的生长。

    山里人偶尔会在春夏雨季里,顶着濛濛细雨,打着松油火把,夜半三更到竹林里,追寻寂静中的蛙鸣声,捕捉当地人认为有滋补功能的“竹蛙”和“树蛙”。有一些“智者”则运用了“巧技”捕蛙。据说,这些林中的蛙类,遇到它的天敌,就会一股脑儿扑上去四肢紧紧箍住勒紧不放,让蛇类窒息而亡。人们就将拇指粗的竹子或木棍裁成一截一截,模仿蛇类涂上黑白相间的颜色,傍晚扔进林子里,睡一觉醒来,到林子里就能轻而易举地捕捉到许多“竹蛙”和“树蛙”。

    拾回记忆,丝丝乡愁,俱往矣,唯有对竹子的一番情感不能拂去。去年我们老两口搬来儿子居住的地方,该小区借竹林七贤而取名汇贤居,故而院内到处都种有一簇簇葱翠竹子,绿化得特别美。我们自然高兴得很:居住都市除日日食荤、还时时能观赏雅物居而有竹。每天晚饭后,我们都会绕着小树林和竹丛散步,清风送来竹子摇曳的沙沙声,入夜后常有阵阵蛙鸣伴我们入眠,虽谈不上是什么天籁之音,但身在竹韵虫鸣的一派生态和谐的环境之中,岂不乐哉。



人民中学支部 马惊涛


上一篇 风中的芦苇
下一篇 诗人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