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征文:现在的先生(吴淑芳)
[发布日期: 2015-12-02 ]  本文已被浏览过

——我与民盟的故事

   在民盟的发展史上,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大师、大家、学者,他们的操守、学识、儒雅从容的气度,被人们誉为从前的先生。从前的先生为民主奔走呼号,为民族呕心沥血,他们舍我其谁的精神,叹为观止的著述,高山仰止的人格魅力,吸引一批批优秀知识分子加入民盟,成为现在的先生。从前的先生如灿烂星汉,闪烁在历史天空,现在的先生仍然战斗在各自岗位上,勤勉敬业,默默无闻,以竭其所能的光和热,激励影响着身边的人。

   我有幸成为民盟一员,源自同门叔爷爷家的影响。童蒙时就知道隔壁二爷爷(川大毕业)二婆婆(小学教师)是“右派”,文革中被抄过家。但是他们家仍然有很多好看的书,吸引我们一帮小学生不由自主的往他家跑。有时借口去帮大人问问时间(院子里只有他们家有钟),有时去求会拉二胡的大孃小孃教唱歌,或者去逗叔父家蹒跚学步的小弟弟玩。很多晚上,走进他们家看到的是,年迈的二爷爷坐在火炉边,带着眼镜抱着一本厚厚的外国书在看;大孃小孃在餐桌上写作业,叔父在书房里看书,二婆婆在教小弟弟咿咿呀呀背唐诗宋词。我冒冒失失的脚步顿时变轻,被那种宁静的氛围感染、震慑。听父母讲二爷爷二婆婆遭难遣送回家时,叔父正在上初二,大孃刚上初一,小孃才五年级,全部不准再上学,于是满肚子学问的叔爷爷挑起教育几个小孩的重担。文革结束后,没有上过初中的小孃参加高考,上了中专,毕业后成为县畜牧局的技术干部;大孃和叔父因为超龄,后来考上电大,大孃成为小学教师,叔父则成为县中有名的高中语文教师。回想起那时候,他们家也经常有客人光顾,比如我的小学班主任,初中的政治教师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二爷爷二婆婆平反了,他们家客人更多,来者大多斯文有礼,他们谈诗论赋,浅吟低唱,真有点“往来无白丁”的味道。小弟弟从小喜欢我,我抱着他混迹大人堆里,不太听得懂他们谈论的东西,但羡慕他们知道那么多东西,希望能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我上高中后,才知道叔父、大孃和小孃都是民盟盟员,于是民盟这个组织深深烙刻在我脑海里。我大学毕业回县中教书,跟叔父成为同事。我们曾经搭档教一届,还有我师姐,我初中政治老师的女儿,也是我的实习老师,她早已加入民盟。在我退出共产主义青年团以后,师姐介绍我加入了民盟。师姐也姓吴,长得漂亮,性格直爽,课上得特棒,很受学生喜爱。孩子们亲切地叫我们仨:老吴老师、大吴老师、小吴老师。我和叔父、小孃都是县政协委员,他们教我如何调研,写提案。在教学中讲到多党合作制,我就会跟学生介绍民盟,学校里的教师盟员,以及作为参政党如何参政议政。学生听了肃然起敬,有的表示以后也要加入民盟。

   调到南京行知实验中学后,我参加进修活动几乎一次不落,听了不少优秀同行上课、评课和讲座,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趣味横生,令人欣赏。民盟活动时发现不少是一个阵营的同志:南京市历史教研中心组成员宁海中学杜鹃老师、南外的李炜老师、被誉为历史教学语言最美的航高陈静老师、航高历史教研组长唐剑涛老师等等。在我们学校,民盟人数是民主党派中最多的,支部里的老师以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同事树立起盟员的良好形象。赵萍担任政治教研组长多年,是高考和小高考的把关教师;臧春涛教的化学呱呱叫,哪怕是平行班成绩也逼近甚至超过强化班。只要有她带小高考,学生就不用担心过不了,只需考虑得A率,而且她还是学校唯一的省级化学竞赛高级教练员,所带参赛学生获得各级奖项,她担任班主任的2015级2班不仅小高考、高考创下辉煌,她本人也被评为2015年南京市教育先进个人;施红慧的美术课是学生最喜爱的课,他们学会如何发现美欣赏美;乔军华和朱勤“临危受命”,在先前的班主任因故不能继续任职的情况下勇挑重担,替学校分忧,搞好教学工作之余一心扑在班级管理上……支部盟员产生的“正能量”、吸引力,使多位年轻的教育教学骨干表达了想加入盟组织的愿望……

   从前的先生已屹立成雕像,隐退成最美的传说;现在的先生正活跃前台,演绎当下的精彩。民盟的历史、精神就这样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行知中学  吴淑芳

上一篇 活动有感
下一篇 退休不能全“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