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民盟南京地方组织成立70周年 1946年5月,民盟南京地方组织成立。70年来,中华大地沧桑巨变,民盟南京地方组织始终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回望如歌岁月,重温民盟南京组织光辉足迹,深有感触。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1941年,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忧怀天下的爱国知识分子走到一起,成立了民盟。自此,这一神圣的组织凝聚了大批的爱国民主志士,其中不少是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著名人物。有布衣清史张澜、法律界名士沈钧儒,有现代诗人闻一多、围棋国手聂卫平,有数学泰斗华罗庚、人类社会学权威潘光旦,有哲学家季羡林、美术大师刘海粟等等。南京作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更是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国精英。任历史沧桑巨变,民盟人始终秉承科学与民主,心怀赤诚,将知识和智慧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关注百姓民生。70年历史长河,不乏风雷激荡。最让我动容的是,在国民政府统治最黑暗的解放战争时期,民盟人依然不畏迫害,坚持追求民主自由。彼时,民盟南京地方组织转入地下,继续揭露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假民主、真独裁的阴谋,还组建了现实社、社会科学研究会、新民通讯社等外围团体,向所联系的群众作宣传。老一辈民盟人抛热血,献青春,义无反顾,前赴后继的爱国热情,值得我们铭记。犹记少年时,每每读到有关民盟的文章,总让我心潮澎湃,正是那是,我对民盟产生了无限的敬仰和向往。 思今朝,旖旎风光秀。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迈进的新时期,社会和谐,民生幸福,民主参政议政制度更是日益完善。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铭记着民盟光荣的历史传统,也牢记自己在新时期担负的责任和使命。多年来,民盟南京地方组织坚持“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的工作方针,每年组织盟内专家,就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力求“建务实可行之言,谋科学发展之策”,帮助党和政府全面掌握实际情况,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相对于我们70岁的民盟南京地方组织来说,我是晚生小辈。民盟历经的峥嵘岁月让我敬仰,有幸加入民盟让我自豪,身边的盟人盟事更让我感受到质朴的爱国情义。盟友们来自不同的领域,尤以教育、文化界居多,汇聚了著名的专家学者、民盟前辈。在考察、座谈、提案中,大家心系国之大计、众之民生,不说官话套话,不做官样文章,一心只为国家发展、社会和谐献计献策。民盟是我们参政议政,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一己之力的广阔舞台。盟员们则不求私利,互相关爱,细心维护、热爱着这个舞台。除了盟内事务,盟员们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为贫困地区捐款助学,为薄弱学校送教,为监狱服刑人员送法、送医、送文化,处处有民盟人的身影。我们始终铭记,身为民盟盟员,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民盟共荣辱。 盼明日,华章岁月悠。重温民盟南京地方组织光辉足迹,我深深地感受到,民盟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政党,民盟南京地方组织70年的发展历史也是一部爱国主义奋斗史,浸润着无数志士的汗水和不断奋进的足迹。2015年5月18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明了新形势下多党合作制度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具体要求,开启了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岁月如歌,民盟人必将铭记昨天、执守今天,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奋发图强,努力进取,以赤诚之心展望美好的明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建邺综合一支部 杨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