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有片为证 以史为鉴
[发布日期: 2015-08-06 ]  本文已被浏览过

——从日本“军邮”明信片看侵华日军的累累罪行

南航附中  方锐炘


关键词:

明信片    证据    “军事邮便”   侵华罪行   以史为鉴

纲要:

一、概述

二、反映日本侵略者军事行动的“军邮”片

三、反映侵华日军战争“痕迹”的“军邮”片

四、反映日军占领南京后种种丑行的“军邮”片

五、侵华日军在“家书”中的“自白”

六、结论


一、概述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日本陆海军后勤部门及所属部队陆续印制了名目众多的“军事邮便”,(“军邮”)明信片,专门供侵华日军士兵书写“平安家书”寄回国内。当然,所写的内容必须经过有关部门专人审查后(图1),由所在部队的“战地邮局”(图2)才能到达日本家中(见图1)。

图1

图2

   此类“军事邮便”明信片由军方多个部门发行。如:“临时陆军东京经理部”)(图3)、“陆军恤兵部”(即“陆军后勤部”)(图4)、“海军省恤兵部”(图5,明信片封套)、“杉山部队”(图6)等,后来还有受军方委托的“东京大塚巧艺社”(图7)等印刷厂,甚至还有的不标明任何印制单位(图8)。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这些“军邮片”书写格式不同、“军事邮便”四字字体各异(图9),

图9

   这些“军邮片”的印制者常常在图画面采用了随军记者或画家拍摄、绘制的照片和绘画,来宣扬其“大东亚圣战”的“丰功伟绩“。而正是这些恬不知耻的情景,恰恰暴露了侵华日军在中国各地所犯下累累罪行。

   现撷取本人所收藏的部分日本“军邮明信片”一一加以说明:

   ㈠  反映日本侵略者军事行动的“军邮”片:

   ⑴《晓之斥候》(《黎明时的侦察兵》)(图10)。天刚蒙蒙亮,日寇的侦察兵就出动了。他们骑马奔向前面的的目标——这预示着中国某一个村庄又将遭到侵略者的蹂躏……

图10

   ⑵《输送》(图11)  紧跟着先头部队的是辎重。后勤兵和马匹吃力地拉着军需物资在山路上行进。天空乌云密布,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来临……

图11

   ⑶《待机》(图12)  河滩上成群的军马在饮水,营帐旁三三两两的士兵忙着漱洗。这是集结了大批部队,下准备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目标是远处的山城——黄河北岸最后的屏障。

图12

   ⑷《扬陆场》(《登陆地》)(图13)  兵临城下,安营扎寨。日军正养精蓄锐准备攻城。由于兵力悬殊,守城部队无法主动出击,只能以血肉之躯捍卫疆土。

图13

   ⑸《山西省子洪镇》(图14)  这是山西某县一个有城墙作屏障的重镇。在猛烈的炮击后,日军士兵爬上城碟向守军开火。

图14

   ⑹《河北省南洛附近》(图15)  月黑风高夜,荷枪实弹的日本侵略军正匆匆在乡间小路上行进。他们即将去偷袭河北省某县的南洛村——那里的村民又要遭殃了……

图15

   ⑺《张家口西高地下的阵地》(图16)  张家口是华北重镇。日军调集精锐部队向它发动猛攻。士兵躲在壕堑里,远处是大炮轰击后升起的烈焰。阵阵炮声,惊动了近处的军马……

图16

   ⑻《南京光华门向城内富贵山方向瞭望》(图17)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攻破光华门后,随即整理部队准备向城北富贵山进攻。随军画家画下了部队集结马匹、整装待发的一幕。

图17

   ㈡反映侵华日本战争“痕迹”的“军邮”片:

   1937年8月13日,侵华日军进攻上海,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战斗延续到11月,上海失守。日本随军记者拍摄了一组照片,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后被军方制成一套军邮明信片,取名《支那事变·上海战迹集》(图18,明信片封套)。同年12月13日,日军经过激烈的战斗,攻破南京中华门,南京沦陷。日军的随军记者又将这些“战迹”留在“军邮片”的图画面上。让我们至今还能见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

图18

   ⑴《上海战迹·吴淞黄埔江口白川桥附近》(图19)  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军舰的掩护下,在长江与黄埔江交汇的吴淞口登陆,遭到我军将士的顽强抵抗,最后,我军因弹尽粮绝,只得撤退……

图19

   ⑵《上海战迹·市政府之残骸》(图20)  这是坐落在上海江湾镇的原上海市民国政府大楼 。从其弹痕斑驳的外墙上可以想见当时战斗之激烈。

图20

   ⑶《上海战迹·闸北民居中所挖的战壕·中国军队苦战的痕迹》(图21)  在“八·一三”(淞沪抗战中,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市区(不包括租界,因为当时“二战”尚未全面爆发,日本未对英法宣战)。从闸北巷战的痕迹,可推测当时战况之惨烈。连侵略者也不得不对我军的“苦战”所折服。

图21

   ⑷《南京战迹·原陆军军官学校》(图22)  日军攻陷南京后,迅速占领各军事要地。他们将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现南京理工大学的一部分)变成“东部地区警备司令部”,以加强对抗日民众的镇压与统治。

图22

   ⑸《南京战迹·原海军部》(图23)  民国初年鲁迅曾经就读过的“江南水师学堂”(后为“国民政府海军部”)也被侵华日军占据,他们在门楼上升起了日军的军旗。

图23

   ⑹《(南京)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图24)  为了进一步奴役中国人民,推行之的“大东亚共荣圈”。日本侵略者在1940年3月扶植卖国求荣的大汉奸汪精卫在南京成立所谓“中国民国维新政府”。

图24

   ⑺《(南京)中山东路》(图25)  昔日繁荣的南京新街口,行人稀少。随着军事侵略,日本企业也趁机而入:原交通银行成了日本的“东亚银行”,日本商人也在对面开了一家“山吉时计仪器店”(钟表店),俨然摆出一副占领者的姿态。

图25

   ㈢反映日军攻占南京后种种丑行的“军邮”片

   ⑴《日本国旗升起在中华门城楼》(图26)  这是宣扬“南京战役”大捷的一幅画作。1937年11月,日军从四周包围当时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中国军民经过 一个多月顽强抵抗,终于在12月13日失守。中华门位于南京城南,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从被炸毁的城楼和城墙外残留的民居可想是当时两军鏖战之情景。日军为施行报复,进城后开始疯狂的屠杀,受难同胞人数高达三十万。

图26

   ⑵《占领地区明朗》(图27)  单从题目看已不打自招承认了对中国的侵略画面中天空飞着日机,城头插上“膏药旗”。在全副武装的日军士兵监视下,南京城里的老百姓艰难地维持着生机。画面左侧一位人力车夫正吃力地拉着“皇军”……这就是侵略者所谓的“明朗”﹗

图27

   ⑶《战友》(图28)  远处的高楼和附近的断垣上都插上了日本国旗,刚刚屠杀完中国军民的两个刽子手正点上烟交谈:是在比杀人的数字,还是在算各自掠夺的财物?——这对狼狈为奸的“战友”已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

图28

   ⑷《中国孩子和日本军人》(图29)  更令人发指的一幕展现在我们面前 :由上两幅同一随军画家的这幅画彻底暴露了中国妇孺遭受凌辱的情景 ——这是城郊的一所农舍,门头插着日、伪两面“国旗”,面对两个日本军人,赤裸上身的女童由家人陪同正在迎接他们的到来……七十年前的今天,安倍政府居然妄图抹杀“慰安妇”的存在。谁知他的前辈早已将这一切画在他的“作品”里了。有片为证,历史决在不允许否认!

图29

   ㈣笔者收集的这类“军邮”片中,有不少是经过实寄的。现将部分内容翻译如下:

   ⑴图30《黎明时的侦察兵》的书写面:谢谢你的来信和奉公会的慰问品,早就想写回信了。由于东征西讨(到处烧杀抢掠!——笔者注)住处频繁搬迁,很抱歉到现在才给你回信……

图30 

   ⑵图31《山西省子洪镇》的书写面:“……昨天8号我休息,去(天津)日租界看了日本电影,街上的东西很贵……真让人吃惊(横遭侵略,民生凋?特价哪有不贵之理。这些还不都是你们造成的!笔者注)这个街上有个地方为妇人会在籍会员免费提供小米粥。(“妇人会在籍会员”是何许人也?熟悉当时历史的谁不知晓。“免费提供小米粥”是要她们付出代价的!——笔者注)

图31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尽管以上这些“军邮”片和“专用邮资图”邮资片是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制作和发行的,尽管那些侵略者的随军记者和画家都是自觉地为宣扬“大东亚圣战”服务。然而我们从这些“作品”里捕捉到不少他们无意中暴露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恰恰是日本侵略者在“二战”中犯下的滔天罪行。值此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们将用片为证,以史为鉴,对安倍政府妄想重温军国主义旧梦的企图予以严厉的谴责和强烈的抗议!

参考资料:

《中国现代史》

《名人传记》2014年第7期

《老明信片·南京旧影》(南京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

《老明信片·南京旧影》(南京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上一篇 合唱班(五)——存疑《苏丽柯》
下一篇 曾昭抡与南京的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