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教师的职业视野 无庸质疑,教师肯定算是一门职业。作为一名教师,也就是作为一名从事教师工作的执业者,应该如何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这一职业和自己周围的环境呢?如果要用一个词来表述,是否可以叫做“教师的职业视野”。 很多年来,我们对教师这一职业有着许多要求,从职业操守到各类技能,从职业理想到综合素养,有源自传统,有时代呼唤,提法很多,林林总总无法一一列举完全。对教师的评价则更是铺天盖地,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对教师进行评头论足,褒贬各异,只是似乎近来贬多褒少。 就教师而言,现实中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几乎就是“两点一线”的轨迹,要么在家、要么在学校,要么在路上——一早是在从家去学校的路上,晚上是在从学校回家的路上。除了接触学生、家长和同事外,教师还能接触到什么人?教师整天在想什么?除了工作,生活中的话题还有哪些?经历决定视野,阅历决定思维,这样的生活轨迹会给我们教师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因为工作的原因,笔者与教师打了二十年的交道,自己也是一名老师,算上做学生的十五年,这三十多年学校生活正好与国家的改革开放相同步,亲眼目睹也亲身经历了教育发展的历程,其中教师地位的变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对教师而言,过去待遇不高,社会地位也就不高,报考师范需要动员,早年要不是可以让一个农村孩子吃上“公家粮”,会有多少人来考师范?那时男教师要想找对象都十分困难。现在不同了,在南京一个小学教师岗位也有几百人来争了。除了就业形势发生的变化外,其根本原因还是教师的待遇提高了,只是又出现了大量年轻女教师在“愁嫁”了。在教师地位不高的年代里,对老师是十分尊敬的,有许多诸如“灵魂工程师”、“最光辉的职业”之类的称呼来安抚教师要“按贫乐道”,真的有跳槽的一定将你的档案扣住不放的。现在是你撵都撵不走的时代了,教师真的就安心从教了吗?显然,教师需要与过去不一样的尊敬! 周围有不少人都讲,现在的教师与过去不一样了,越来越难管了。说“不一样”,那是肯定的,社会在进步,如果教师仍旧还是过去的教师模样,教育如何发展?说“难管”,那是不会“管”,是管理者还习惯于过去的老办法,还没有适应新形势。 教师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尊敬,不是将工资变成“绩效”,就允许什么人都可以对教师来“说三道四”!如果说,过去的尊敬仅限于口头的称谓和一个现在都不怎么庆祝的节日,现在的尊敬仅限于一张窄窄的工资条和其实并不高的经济收入,这都不是我们教师所要的真正的尊敬。 这些年,渐多的对教师的负面评价提醒我们,教师还需要尊敬吗?我们总喜欢讲,我们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我们几千年历史上真的就很尊重教师吗?其实几乎在所有时期,教师这一职业都与“贫寒”相连通。我们还知道,越是弱势越需要重视,于是才有“教师节”。可奇怪的是,现在每逢秋季开学,大家关注的不是如何来庆祝这个节日,而是紧盯着老师该不该收礼。不少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一起站出来郑重承诺,进而甚至出现了取消这个节日的呼声。教师连一束花、一张卡片都不收,这样看来,这个节日真的可以取消了! 作为教师个体,我们在承受工作压力和职业规范束缚的同时,更想说的恐怕是“教师只是一门职业”“而已”,但作为“受社会委托承担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人”而言,教育上的许多事情是需要家长和社会其他力量与教师一同分担的,而教师的责任应当更加清晰和唯一。只是在现实中,许多教师的思维就如其每日的生活轨迹一样单纯,在思考复杂的社会问题时经常不知道有许多需要迂回和往复的地方。 现实就是这样的公平,事业发展需要教师这一职业越来越专业,我们努力去做了。但与此同时,越是专业的人才在思考非本专业问题时越是容易受限于自己的专业。教师其实真的应该拥有更宽广的职业视野,这对自身、对工作、对自己的学生都是有好处的。就学生而言,肯定不喜欢只会教书的先生。就工作而言,见多识广、思维活跃的教师一定可以将课上好。就自身而言,教师也需要有更多的兴趣和志趣,也需要高质量的生活。 于是,我们能不能帮助教师做些事情,让教师拥有更多开拓视野的机会,让老师们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学校以外的人与事,更加清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实质,认清自己的责任。具体讲来,我们可以利用假期组织教师参加社会调查、参加公益活动、甚至游山玩水,在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时少一些专业知识而多一些非专业的内容。 对教师的真正的尊重来自与教师职业之社会意义的准确识读,而非胡乱的议论。教师要想赢得真正的尊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认清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社会属性,认清自己做为社会人存在的价值并努力去实现这一价值。唯有此,教师才能真正成为一门自己骄傲切别尊重的职业! 六合综合 张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