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时代风貌
[发布日期: 2015-01-26 ]  本文已被浏览过

    “这部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四年大学,我听的最多的念叨就是这句,古典文学教师这么说,现代文学教师也这么说,外国文学教师还是这么说,任何一个学中文的学生都听出来茧子。

    后来我才明白,这是所有被文学史提到的作品的共性,古今中外无一例外。道理很简单,历朝历代作品多如牛毛,不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今天还提它干嘛?

    我因故远离中国文坛十几年,回首时已是新世纪了。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文坛的轰动事件:身为高官的王蒙宣称要“胳膊抡圆了写性”(《青蛇》)、贾平凹的《废都》比任何一本性教科书都详尽地描述了从勾搭到行房的全过程、莫言的《丰乳肥臀》把性器官与中国历史炖成了一锅杂烩……80年代那种锐利、锋芒、整体向上的精神呢?就说莫言,《丰乳肥臀》比《红高粱》差了不止一个级别!再看演艺界,张艺谋、陈凯歌们再也拿不出《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那样厚重的作品,而赵本山的“忽悠”系列占据了舞台和银屏,相声已沦落为演员的相互攻讦。说文坛整体堕落可能太刺耳,但整体无聊、平庸是不争的事实。

    文艺不可能脱离社会生活而独立存在。从80年代末开始,中国就只顾发展经济了,各级地方官员的任用、提拔都以GDP的增长为依据,他们只关心钱,于是全社会都只想钱,物欲的追求成了社会主导精神。在文艺界,原有的体系停摆,搞文艺的只能投身市场,在精神价值被摒弃的年代,自然是越庸俗越畅销、越低级越来钱。

    当然,面子还是要的,如各级的“五个一工程奖”,但业内人不看,民众也不买账,大家都知道那是些平庸、肤浅、说教的东西,于是出现了看某部电影还有硬性指标的怪事——单位买票职工看,还算考核。

    茅盾文学奖获奖者刘震云在获奖之后说:“要说五十年后还有人读这些东西,我自己都不信!”这是实话,也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眼下的中国会给后人留下了什么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

    后人会发现没有价值在东西在我们时代变成了价值,当然,这该属于经济学的研究,不过这种真实的幽默已有过,陈凯歌耗费7千万拍了电影《刺秦》,在电影节上获了一个最佳布景奖——他正儿八经建了一个秦王宫!

    上述的一切有可能改变,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不久前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说:“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人们还注意到,赵本山没出席各级座谈会,这是个正能量的信号。

    我倒是有个想法:如果有人技巧地把这二十来年间有价值的丧失了价值、没价值的变成了价值的过程表现出来,他或许真能给后人留下点“反映时代风貌”的东西。

社文支部  周伟

上一篇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喜读余秀华的诗歌
下一篇 逝者如斯——沉痛悼念傅慰龄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