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好好儿的
[发布日期: 2015-01-04 ]  本文已被浏览过

——读叶广芩的《采桑子》

    采桑子,是词牌名,满族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所著《采桑子• 谁翻乐府凄凉曲》,曾被梁启超赞为“时代哀音”,称其为“眼界大而感慨深””。叶广芩以此为书名,喻意颇深。《采桑子》描写了满族皇室宗亲金载源和他的14个儿女近百年来的命运沉浮,也是叶广芩一家的家族史,是一部十足的京味自传体小说。该书以从民国到改革开放这一时期为背景,以十四格格为视角,主要围绕满清贵胄金家败落消残这条主线,集中描写了金家大宅门内14个世家子弟的飘零沦落,通过一个世家的衰落,一群子弟的遭际,展现近百年间中国历史的风云、社会生活的变造与传统文化的嬗变。下面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共同走进这本书。

一、作者其人简介

    叶广苓,女,1948年10月生于北京,满族,祖姓叶赫那拉,是隆裕皇后的亲侄女,慈禧太后的亲侄孙女。作品《采桑子》的后记中提及:叶赫那拉是一个庞大而辉煌的姓氏,以出皇后而著名,从高皇帝努尔哈赤的孝慈高皇后到景皇帝光绪的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中先后有五位姑奶奶入主过中宫,至于嫔、妃之类就更不在话下了——辛亥革命后,这个家族才简姓“叶”。她中学就读于北京女一中,后考入北京七二一护校,1968年分配来西安,在黄河厂卫生科任护士。1983年调入《陕西工人报》社,任副刊部主任,同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函授部学习,1990年至1992年,在日本千叶大学法经学部学习。1995年调入西安市文联,在创作研究室任专业作家。她的小说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家世;下乡;游学。三大类型分别集中于三大地域:北京、西北、日本。三大类型中以家世写得最好。

    叶广苓以《逍遥津》、《黄连厚朴》、《梦也何曾到谢桥》、《豆汁记》、《盗御马》等京味小说,驰誉文坛。尤以长篇《采桑子》一书奠定京味小说女大师的地位。此书最初发表于1999年,入围第六届矛盾文学奖。

二、人物及故事概况

1、主要人物简介:

    金载源(作者的父亲):有清廷授予的镇国将军头衔,曾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生有七子七女,20世纪50年代初期逝世于北京。

    大福晋:瓜尔佳氏,清廷责任内阁大巨裕成之女。生有长子舜铻、五子舜锫,长女舜锦、三女舜钰。  
 
    二夫人:张氏,安徽桐城人,康熙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后裔。生有二子舜镈、三子舜錤、四子舜镗、六子舜针、七子舜铨,二女舜镅、四女舜镡。   

    三夫人:陈氏(作者的生母),北京人,贫民出身。生有五女舜铃、六女舜镘、七女舜铭(作者叶广苓本人)。
  
金舜铻:长子,国民党军统高官,1949年去台湾,20世纪90年代末病逝于台湾高雄。  
 
金舜镈:次子,国家一般干部,“文革”期间自杀。  
 
金舜錤:三子,文物鉴定专家,生子金永日。  
 
金舜镗:四子,一般工人,生有三子。   

金舜锫:五子,无业,1947年在北京后门桥冻饿而死,留有一子金瑞。   

金舜针:六子,早殇。
  
金舜铨:七子,画家,有一女金青青。   

金舜锦:长女,著名京剧票友,嫁北平伪警察总署署长宋宝印之子北平德国医院副院长宋家驷。  
 
金舜镅:次女,嫁袁世凯管家沈致善养子沈瑞方,生有一子两女。
  
金舜钰:三女,北平中共地下党员,1947年遭国民党杀害。  
 
金舜镡:四女,中国古建专家,有一子一女。  
 
金舜铃:五女,国家干部,初嫁金世宗二十九世孙完颜占泰,后改嫁王姓局长,有三子。  
 
金舜镘:六女,协和医院护士长,退休后从商,任某公司董事长。

金舜铭:七女,作家(作者本人)。

2、人物命运的浮沉:

    《采桑子》的故事情节按照清代词人纳兰容若的《采桑子》来展开:“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肃,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每一句是一章,加上结尾“曲罢一声长叹”共是9章。每章以一个或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为中心,向外辐散其他人物的悲欢离合,从单个人物或几个人物的视角来叙述这段家族没落史。

    第一章《谁翻乐府凄凉曲》为总括,以京戏中的角色扮演来对应金家上下乃至厨子老妈,无一遗漏,兼交代了每个人的身世。

    第二章《风也萧萧》,主要讲老二老三老四和顺福, 以春饼为线,贯穿始终。

    第三章《雨也萧萧》,讲的是变化中的老三和二格格,二格格直至生命完结也没有描述出她如何美貌,不过不描述更胜过描述,让人想象无穷。

    第四章《瘦尽灯花又一宵》讲的是老王爷留下的两个陈年舅太太,及她们的义子宝力格——有真假两位。

    第五章《不知何事萦怀抱》,看似写四格格其实是写廖先生,看似写廖先生其实是写的建筑。写北京的旧城改造,骂那些拆掉了东直门城楼和成王府的人。

    第六章《醒也无聊》写的金家老五及老五的延续金瑞,说的是金瑞父子昏昏噩噩终日半醒半睡,虽然后来金瑞容光焕发但是作者还是批判的说还不如睡着呢。描写的主要内容是文物鉴定,当然还捎带着说了知青下乡、返城等。

    第七章《醉也无聊》写五姐夫,带着写了五格格,又加上一个陕西老表。“醉也无聊”切题的是老姐夫那十大缸酒。

    第八章《梦里何曾到谢桥》讲了两个头上长包的六儿,一个真一个假。其实借着讲两个小龙人儿的时候顺带着讲了谢娘和阿玛的另一个侧面——平常人小户人家的状态。当然这一篇和舅太太那一篇在刻画小女孩的时候同样下足了笔墨,所以这两个地方出现的“我”都是那么的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最后一章《曲罢一声长叹》,开始写老七的死,但又进来了姨祖母和台湾的老大,还有老七的妻及妻弟、李总等一干人。

    书中,长子金舜铻投了国民党,害死了自己的亲妹妹也就是当了共产党的三女金舜钰后跟着蒋介石去台湾;次子金舜镈、三子舜錤和四子舜镗为一个女人牵连不断,在“文革”期间互相揭发,结果老二文革时自杀了,老三和老四见面就打;五子舜锫是封建家庭的叛逆者,玩乐无度,甚至装乞丐丢家族的脸;六子舜针早殇,这个倾注了父亲无尽的喜爱和满清遗老无尽幻想的孩子给家庭带来了许多了希望,尽管后来遇到了顺针,可再不是当年的六儿;七子舜铨是个画家,娶了平民百姓的女儿后,晚年被人算计;长女金舜锦热衷于京戏,唱功了得,却一生被戏所累,嫁了门不当户不对的警察儿子宋家驷,年纪轻轻就殁了;次女舜镅嫁给袁世凯的管家沈致善的养子沈瑞方,与家庭断绝关系……近半个世纪后,尴尬、惨淡的兄妹相逢以不快和叹息结束。不知历史跟金家兄妹开了一个怎样的玩笑,好端端的金家子弟,走的走,散的散,死的死……

三、本人的感受体会

    大清皇帝为保江山不落外族之手,进关后多次颁布旨意,要把粗犷标悍、骑射见长而文化落后的满洲一族改造得既通经史翰墨又富尚武精神,专事统治事务;一面发给铁饭碗使旗人生下来就无衣食之虞,同时禁止他们务农经商学手艺,断了他们从俗的后路,只留下习文练武,入考场或进教场一条路。随着时代的变革,这些坐享天成的一族旗人,一下子从人上人跌落到窝囊废的地步。他们对人有礼貌,说话有分寸,文墨有根底,举止有风度,穷途潦倒却又目空一切。论文化教养和品德素质,旗人的平均水平比汉族高,他们缺乏谋生技能或命运坎坷不是个人智能、品行、性格造成的,而是因为封建特权意识造成的。国家变革,体制更新,注定这一群人与社会的隔绝,叶广芩的视角正是从这一批没落贵族的身上展开,通过细腻的笔法描绘大宅门里的人事沧桑,多舛命运。

    《采桑子》是一部家族衰落史,道尽心酸言。书中不时穿插着满族贵族文化的流风余韵。在这个贵族家庭的衰微没落中,曾经锦衣玉食的贵族子弟被历史风云变幻的大潮裹挟前行,曾被众多贵族子弟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部“乐府凄凉曲”中,风也萧萧、雨也萧萧,时时萦绕着作家看似轻描淡写的轻叹——对家族兴衰的无能为力、对族人愚昧鄙滞的讥笑嘲讽、对传统文化没落的惋惜无奈。

    读完正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收获颇多。比如书中对满族礼仪、文物鉴赏、建筑、京剧等的详尽描述,让我增加了知识累积,比如书中人物的命运和性格让我对自己也加以反思。

    大凡人生,非经历大起大落,大悲大喜,不可知其要害。书中的王公贵族,生来富贵,衣食无忧,不用为物质烦心,早年的精力都宣泄在各类声色之上(革命或者主义也是声色的一种罢了),而后家道没落,解放后自谋生计,文革中又饱受屈辱,待80年代后,一切平静时,生者已老,死者飘逝,之前的一切都如南柯一梦。经历此种变故,那些通常人们所执着的东西早已成了眼中的尘芥。人生很奇怪,非要你近乎经历完,才知道追逐了多少不必要的东西,才知道原来眼中大差别的东西其实没有差别,这近乎一个注定的玩笑,只不过是和有些人开得大,和有些人开得小罢了。而我们普通人,常常无缘经历超常的起伏,也因此常常失去感悟的机会,直到老死才怅然若失。而阅读可以帮我们打开这扇门,帮助我们提前理解,让我们在面临变故时,还懂得些平淡和调侃;在如今节奏极快不知所踪的社会环境下,多一点自我解脱和方向感。

    跟随作者,我看到了,人生真的很奇妙,常常一件偶然的事甚至荒唐的事,就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我深深的领悟了,人不知自己的小,就不知世界的大,你扩大了自己,就缩小了世界;我渐渐明白了,尽管人生多数的岁月平淡,但是平凡的日子,我们也要好好儿的过,细细的品,多多的想,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儿经历,好好儿感悟,好好儿的准备着,准备着等到有一天内心的积累足够多时,去回顾和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思、所为,为生命和生活留下些什么!

刘坤

上一篇 真我的快乐
下一篇 孩子,你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