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不会淡忘的历史
[发布日期: 2014-11-11 ]  本文已被浏览过

    25年前的今天,1989年11月9日,数以万计的市民走上街头,拆毁围墙,整个德国陷入极度兴奋状态。分隔东西两德达28年之久的“柏林墙”轰然倒塌。25年后回望,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人类本质上对自由和民主的渴望。

    “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只要一人被奴役,所有的人都不自由。”很少有人再记得约翰•肯尼迪1963年柏林墙边的演讲了,甚至也很难严肃地对待它——它不是冷战宣传的一部分吗?如今,它是历史早已翻过的一页,太多的人忙于现实生活的生计,已经不再去品味这段过去的历史了。随着悲剧的淡忘,一种历史感的消退开始弥漫,它的直接结果将是我们“思考的弱化”,而思考的弱化将导致文明的衰退和某种莫测的灾难……

    我本身并不喜欢愤世嫉俗,只是喜欢反思的力量,如同我们感受岁月的力量一样。由此联想起今日一早读到的一首好诗:

一天我们在田原散步,
看,尽头处的那个水池
我们两个笑着,相遇
在被风搅动的水里。

此刻我又走到这条路,
思念在胸中嘶吼。
但看上去水池已经干涸,
如此我不必照见自己的孤独。

——[阿尔巴尼亚]伊斯玛伊尔•卡达莱

    此诗写于1981年,时年卡达莱45岁,完成了堪比奥威尔《1984》的著作《梦幻宫殿》,此书由于暗示了当时阿共产党领导人霍查的极权统治,出版后被禁;此外,同年于科索沃发生了阿族与塞族的冲突,许多参与游行示威的阿族学生被枪杀。如果考虑当时的创作环境,诗歌的解读应该是个沉重的话题吧。

    而我初读这首诗,却瞬间被打动,总觉得像是对“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树梢鸟在叫。不知怎么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的续写。曾经的两个人,或恋人、或朋友、或仅仅是同行者,散步时路过水池,水中倒映着“我们”的身影,风在水中灵动穿梭,透着两人内心满溢的喜悦。然后和所有的人生悲剧故事一样,水池干涸了,当初和“我”一起来此的人业已离开,透露“我”内心的思念和哀愁。这本是如此伤感的事,可因为水干了,“我”低头望向池子,看不见自己的倒影,故此“我”形只影单这个事实也不会被残忍地拆穿了。因而人的灵魂只能独行,孤独将如影随形,无论我们曾经多么美好过……

    历史的悲剧也好,个人的悲伤也罢,其实大历史与小人物的命运都是需要我们去反思的,我以为反思的力量是一个国家乃至个人内心强大,且永远不会干涸的源泉,也是我们存于世的意义所在!

南航附中 陈静


上一篇 南宁印象
下一篇 选择与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