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走进生命的学问》读后感
[发布日期: 2013-12-10 ]  本文已被浏览过

    对于读书各人都有自已的偏好,而我是一个女性,有偏感性的思维方式,一直较喜欢人物传记、游记和一些带有历史内容的书籍,现在人到中年,对于阅读慢慢的要有精神上的满足感以及能引起共鸣和思考的书。对自己喜欢的书,读完后有与人分享感悟的冲动,《走进生命的学问》就是这样一本书,我很愿意与人分享一下我的读书体会。
    学生时代学的都是学校要求的书,根本没有时间去读喜欢的书,现在人到中年的读书慢慢进入自由境界,仅仅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带着疑惑去读,享受解惑后的愉悦。随着年龄的增长,最近我的阅读开始关注生命的意义,寻求人生的目的。这也解释了我身边已有几位与我同龄或比我年长的同事、同学开始关注佛学、圣经和哲学,甚至有的皈依宗教。我对宗教没有研究,但也开始思考生命的本质:人是怎样的一种生物?人将往何处去?人与人该如何相处?什么是生命中最可贵的?
    《走进生命的学问》由三联书店出版,作者周保松70年代初出生于中国湖南农村,1985年移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毕业,英国伦敦政经学院博士,现执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系。
    这本书我一气读完,酣畅淋漓。我体会全书的主要思想有两点:一是如何活好自己的人生;二是如何让世上的每个人都活好。
    怎样才能活好自己的人生?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不易作答。首先,这个人生是“我的”,不是别人的。我是自己的主人,得为自己作决定,不能由别人来主宰自己。人要为自己活着,一定要有独立意识。我们不是自己生命的旁观者,当下活着的,是“我”的生命,而“我”只可以活一次,当下即成历史。
    要活的好,活的像个“人”,追求人生的价值,需要对自我及人性有深刻的认识。中国的教育体系长期以来都将价值教育等同于思想教育,并要求所有学生接受同一种思考模式。这不仅窒息了自由心灵的发展,而且严重伤害了我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要活的好,从自身而言,我们首先需要发展多种能力,包括理性和道德能力,感知世界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学会爱、懂得怜悯、懂得公正待人的能力。
    要活的好,从外界而言,我们需要一些条件:我们需要良好的教育,将人培养成独立、正直、有判断力、有责任感的人;我们需要自由、权利、法治,保障人在没有恐惧、没有压迫的环境下追求自己的理想;需要社会正义,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公民权益受到保障;需要丰厚文化,容许个体自由探索有价值的生活方式;需要政治参与,使得每个公民有平等机会去投入和影响公共决策。
    我们这一代人受成长的环境和文化所限,一辈子以为生活只能这样或那样,总是小心翼翼、循规蹈矩。但我孩子这一代,他们认为生活本来就该是这样衣食无忧,现在媒体通讯发达,他们不自觉地把中国跟西方发达国家作横向比较,抱怨国内的政治体制、法律建设、人的素质和自然环境。但我们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我们常把国家作纵向比较,看到每一点进步,看到环境在变得宽松。但我们仍然希望下一代有更多可能的生活方式选择,活出他们不一样的精彩。
    我所说的精彩人生不一定非得是轰轰烈烈的人生,而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人生,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海阔天空。即使你只是一颗松子,也不必因为看到身边还有无数更大的松子而顾影自怜,不必因为默默无闻而觉得枉度了一生。每个人真实地经历了属于自己的春夏秋冬,并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体味生命赋予的一切,这就是富足的人生。每一个不同但同样精彩的生命就构成了多元、丰富、健康的社会。
    问题并未到此结束,因为一旦有了“我”,自然就有无数与“我”不同的“他”。如何让每一个“我”都过好自己的一生?我们每个个体的相貌、性情、能力、信仰、家境千差万别。有了差异,难免就有竞争。我们未必喜欢争,却不得不争,因为只有争才能生存,只有争才能肯定自己的存在价值。
    但是,如果“我”的生命对我无比重要,推己及人,那么“ta”的生命也对“ta ”同样重要。我们不能以人的出身、能力、财富去将人划分等级,并以此衡量人的价值。也就是说,我们既要肯定个性,鼓励每个人自由地活出自己的生命情调,同时要彼此关照,保障人的平等权利,使人们能够公正的活在一起,即追求一种“自由人的平等政治”。
    怎样让这个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活好?在一个资源匮乏而各人有不同利益的社会,要好好活在一起,就必须建立起公平的制度。这套制度,将界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决定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并公正地解决人与人的纷争。
    现在政府正在致力于全国人民都能奔小康,减小东西部的差距,缩小城乡差别,希望各阶层的人都能有幸福感,人人都活的好。这不会一蹴而就的,但我们也不应慢慢等待,从能做的先做起,多一些人文关怀意识,做好制度的建设有较好的体制来约束人的自私性,让尽可能多的人过的更好。
    人类每个个体都是脆弱的,每个人内心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一个好的制度应能给予每个个体以平等的尊重和关怀,令这些个体感受到活得像个人。不因贫穷而让人失去机会和尊严,不因思想而让人失去自由。 人类每个个体又都是微小的,我们不必苛求自己凭一人之力改变社会,但我们可以活的真诚正直,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关心身边的人,珍惜美好的事物,参与公共事务。
    当越来越多的人以这样的方式生活,越来越多人见到这种生活的美好,新的文化就会形成,社会就有生机,不合理的制度就有可能改良。
    周保松的书启蒙了我对政治和哲学的理解,他的文章不像其他学术哲学文章那样艰深,那样冰冷,他的文字让人感觉特别温暖,他的笔能把悲天悯人的情怀巧妙地锤炼成抽丝剥茧的理,启发我们思考,鼓励我们行动。《走进生命的学问》告诉我们,政治哲学是一门学问,它能改变我们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启迪对生命的关怀,它可以也应该走进我们的生命。
    还是以作者的话结束本文:“我们不是在世界之外,而是在世界之内。我们改变,世界就会跟着变。我们快乐,世界就少一份苦;我们做了对的事,世界就少一份恶;我们帮了一个人,世界就少一份不幸。”

 

                                             扬子支部    陈金平

上一篇 名流的智商
下一篇 道德之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