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我的四十不惑随想
[发布日期: 2013-09-26 ]  本文已被浏览过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这里的省察人生当然包括认识自己。在哲学家看来,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有灵魂的人,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但是要做到认识自己,谈何容易。相传有人问泰勒斯(古希腊的哲学家)“何事最难为?”他答道:“认识你自己。”可见,做到认识自己不仅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且还相当困难。君不见,在这世界上糊里糊涂过完一生的人比比皆是,也难怪,“认识自己”被作为神谕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千百年来一直提醒着人们。

    张爱玲曾说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是“钱”,“因为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摘自张爱玲散文《童言无忌》)。我觉得这句话于我也很恰当,我也是“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因而“喜爱钱”的那类人。我在想,芸芸众生,恐怕大部分人都这样吧?“视金钱如粪土”的人能有几个。

    不过,对于我而言,虽然是只知道“钱的好处”,没尝过“钱的坏处”,但是活到四十,我渐渐发现,“没钱”的好处也是那么显而易见,是不是应验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比如我突然发现阅读实在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其实,自小父母就在我耳边唠叨多读书,可是这似乎完全不管用。现在因为没钱,我开始满世界地寻找低成本的快乐,蓦然发现原来父母之言是“真理”——阅读是多么的让人快乐!它默默的在那里等待了我四十年,如今像是一个不计前嫌的朋友拥我入怀。

    我得感谢这个因为“没钱”才发现的快乐。对于我而言,就像是发现了一个宝藏,颇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意味。家里的书架很快被我塞满,床头柜上也堆砌着书,如同灾荒年间储备了足够的粮食,我感到格外的踏实。

    我在想,这后半辈子终于有事可干了:阅读、思考、写作……嘿嘿,再也不用担心孤独和无聊……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快乐?

    “认识自己”确实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就拿我来说,年近四十,还拿不准自己的一些喜好。比如我一直以为自己喜欢旅游。但凡有人问我有什么兴趣爱好,我始终要回答“旅游”。而且我从来也是身体力行的,每年暑假,我必有一到两次的长途远行,否则我就认为这个暑假丧失意义了。迄今为止,我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只差“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了。正当我雄心勃勃,盘算着如何“周游世界”时,我的爱人无意中一句话给我泼了冷水,使我开始怀疑自己:我真的有那么喜欢旅游吗?

    他说:“旅游有那么好玩吗?劳民伤财的,不如在家看看图片。”事后我想了想,为什么这句无厘头的话会引发我“反思”呢?也许是因为我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旅游,我喜欢的只是旅游带来的副产品:比如旅途中和亲人们享受天伦之乐、和朋友们嬉闹以及暂时摆脱做家务的劳累……我真正喜欢的是这些才对。      

    细想起来,我确实不是真正的旅游爱好者。比如我方向感极差,走到哪里都会迷路。我对地理知识毫无兴趣,即使玩过的地方也不能准确地说出它的方位。我怕走长路,旅游时还没走几步就意志倦怠,恨不得赶紧回宾馆休息。我记得有几次旅游,因为怕走路,索性就放弃了一些景点,躲在宾馆里睡觉。我对“美景”缺乏领悟力和欣赏力。别的游客都兴致盎然地拍照,我只是兴味索然地在那里等待,偶尔拍几张,回家后也很少欣赏。我对玩过的地方大都记忆不深,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所有的这些“特质”都决定了我不可能是真正的旅游爱好者相反更适合做“宅女”。

    这么一来,带来一个问题,我得重新树立我的人生理想了。我的人生理想原本是“周游世界”,我甚至还盘算着怎么攒够一笔钱去实现这一理想。现在看来完全没必要了,毕竟我喜爱的那些旅游“副产品”不一定只有通过旅游才能实现。当然,能有条件周游世界不失一桩美事,但是实现不了我也不会唏嘘遗憾了。

    原来,人生的某些“淡定”是通过“认识自己”获得的。我还得感谢老公的那句玩笑话,把我从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并不是人人都热爱旅游的……

    事实证明,我是一个超级悲观主义的人,与普罗大众的乐观主义完全背道而驰!

    一个基本事实是:当我在阅读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叔本华的书时,真切感受到了久旱逢甘雨的舒畅,他的每一句话都像说到我心坎上。

    例如他说:如果人的前半生的特征是对幸福的苦苦追求,而又无法满足,那么,人的后半身的特征则变成了对遭遇不幸的害怕和忧虑。

    为此他还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在我年轻的时候,当房门响起敲门声时,我会很高兴,因为我想:“幸福就要来了。”但在往后的岁月,在相同的情形下,我的反应却变成了类似于害怕:“不幸终于到了。”

    叔本华不愧是“思想上的接生婆”,他的这些话把我原本模糊不清的思想彻底的清晰的完整的表达出来。我完全认同叔本华的观点;在我的后半辈子,不会去祈求什么幸福的来临,只祈求远离“痛苦、疾病与灾难”。 同时,我也很清楚的知道,即使这一目标,也几乎不可能实现。因为“人的总体命运都是沉重与残酷的,那是挣扎、受苦与死亡的命运”。

    我最初接触到“痛苦与不幸”是在我19岁的时候。我儿时的一个一起长大的伙伴突然被查出得了晚期肝癌,三个月以后,离开了人世。

    我自己的人生也完全不是我儿时所幻想与设计的。事实上,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我越发知道,原来这世界和这人生可一点都不是为了让我们享受幸福而设计……相比之下,苦痛与磨难却是异常真实,经常超出了我们对其的估计与预期。恰如张爱玲所说“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人们在青春年少时总认为,这个世界充满着唾手可得的幸福和快乐,只是苦于找不到门路获得这些幸福、快乐而已;但到了老年,人们就会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就没有什么幸福、快乐可言,他们因而心安理得地咀嚼、品尝着那得过且过的现状,甚至于从平淡无奇中找到乐趣。”(叔本华语)

    不过,我的上述这些悲观主义思想并没有使我变成一个消极沉沦的人,相反,彻底的悲观主义思想使我学会了异常平静的看待世界与人生,面对发生在这世界上的诸多的突如其来的灾难与不幸,我再没有了惊讶与不解,反而保持了某种奇特的镇定,我同时默默地祈祷:能够远离这些灾祸与不幸,尽管我知道,它们总有一天也会降临。因此,我越发感恩和珍惜当下生活中平静与安详的日子,知道这就是上帝赐予我的幸福!

    深夜,我和闺蜜窸窸窣窣敲打着键盘,谈论着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我的闺蜜说,她希望通过努力,让自己的房子、车子不断升级。而我,完全没有这样的理想。我的幸福观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在物质上,我没有太高的要求,对于现在已经拥有的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我非常知足。我从不奢望过上大富大贵的生活。如果有一天,天降祥云让我发家致富了,我想我也仍会继续过着我现在的平凡生活。

    我最喜欢的人就是我身边亲人和朋友。和他们在一起,我感到轻松自在。我的性格和职业特点使我不必伪装自己迎合领导,也不必去进行各种应酬交一些伪朋友。因此,可以尽情地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做一个真正的自我。我记得古希腊的哲人说过,这世上最难做到的事情就是做我自己。莫非我一不留神,做到了这件最难做到的事?嘿嘿,得意啊。

    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我现在正在从事的职业。我感谢上帝给我如此大的恩惠,让我从事着我喜欢做的工作,又能藉此保证我的衣食无忧。

    都说人生短暂,并且属于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所以在短暂的一生中,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是何等的幸运和幸福。人生最终达成什么目标其实并不重要。说到底,每个人的人生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走向死亡。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更加舍不得虚度光阴,更加珍惜当下活着的每一天,不管这一天,是正在经历着快乐还是痛苦,我都愿意细细品尝。

    人近中年,我越来越发现,热闹与繁华渐渐离我远去,我开始学会享受孤独。独处时才明白,自身的精神生活的品质是多么重要。我珍惜我的内在,并且愿意不断地去丰富它。如果说下半辈子我还有什么追求,那就是:我要通过读书、思考、写作让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丰富,真正做一个淡定从容的人。

    小时候看大人们,觉得他们不会有什么烦恼,因为他们没有爸爸妈妈管,也不用参加各种考试,不用考大学。多么幸福呀!所以心中总是暗暗盼着自己长大,认为只要长大,一切烦恼就都没有了。

    真正等到长大,才知道长大了烦恼更多,根本不是小时候想象的那样。

    不过我还是宁愿长大。虽然生活让我吃了不少苦头,烦恼也总是接踵而至,但是我做到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成功地把它们一个个解决,一个个克服,我觉得自己真的很了不起。怕就怕在痛苦和烦恼中自暴自弃、不可自拔。

    而且经历了那么多事情后,我变得越来越了解自己,也越来越能把握自己。我发现自己的内心越来越强大。

    作家周国平曾说过:“一个历经坎坷而仍热爱人生的人,他胸中一定藏着许多从痛苦中提炼的珍宝。”我虽谈不上历经坎坷,但是我从烦恼与痛苦中提炼到的珍宝,也足以让我受益终身。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很感谢我的这些人生经历,它们没有把我摧垮,反而让我更加坚强。

    当然,我也知道有些困难的克服,离不开一定的运气。我完全认同哲学家叔本华说的一句话,他说:“在这世上存在三种力:明智、力量和运气。其中,运气至为重要。”

    但是我想,不管怎样,即使今后我遭受最悲惨的灾难与失败,我也有一个守护神,它在为我守护着一个永远的家园,使我不会全军覆没,使我不至无家可归。这个守护神,就是我自己。所以,在祈祷好运相伴的同时,我会穷尽我毕生力量去塑造和丰富那个内心强大的自我。我相信,这也是我今后人生的最重要内容。

南航附中 李玉澄

 

 

上一篇 莫干山自助休闲游
下一篇 美国德州行之二——奥斯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