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高级月饼
[发布日期: 2013-09-10 ]  本文已被浏览过

    我是在“大跃进”的1958年秋天被靖江师范艺术班(对外称靖江艺校)特招入学的,只13岁。原本在魁星亭下的靖江县初级中学二(丙)班,班上被招去的还有3位能歌善舞美丽善良的女生,我们4人早先都是东片土桥桐村小学毕业的。那时同学中男女界限很明显,相互间不能说话,而我比她们小得多,她们像姐姐一样照顾着我。我们每星期六回家,都是步行30多里,同行的还有一个家住柏木桥的男同学——本文的男主角J君,他大我3岁,长得非常的帅气,他是家中的独子,据说还是抱养的宝贝,所以起了一个女性似的名字,想必是他父母特别设计的:让他淹没在众多的女性姓名中,不被夺人性命的阎王发现吧。

    我是班上最小的男同学,许是因为我和女生接近不会被人议论的特权,好多男同学都通过我和女同学搭讪,因此他们也像哥哥一样待我,J君就是其中之一。

    “一九五八年,吃饭不要钱,饱了几个月,饿了好几年。”所谓三年困难时期就是指那随后的几年,大家全都在饥饿中挣扎,商店里几乎没有可吃的食品卖,就是有,也得同时使用两种票券——钱和粮票才能换取。靖江城那时应运生出“芋头饼”,1毛钱1个,我经常买,虽然有时能吃出黑黑的芋头皮来,但毕竟能充饥啊。和“芋头饼”同时的出现的还有“高级饼”和“高级馄饨”。那时馄饨原本只有8分钱一碗,但一标“高级”,售价2元5毛,还门庭若市。月饼本来只卖1毛、2毛钱1个,“高级月饼”却标价2元钱,许多人争抢排队,很快告罄。

    那时过中秋节,一般家庭通常买一个月饼回来,按人口切成几个小丫,一人一丫,只能象征性的尝尝。而睡在我上铺的J君每天下自习课回宿舍后却能独自享用一只高级月饼,一个月里竟吃了30多只。此事不知怎地传到了师范校长那里,他竟被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公开点名批评。

    此事过去了50多年,于今回想,校长点名批评的方法虽然有些过分,但J君在那个困难年头一个月里吃了30多只高级月饼也太显摆了吧!我当时就羡慕得有点妒忌,半世纪来一直耿耿于怀,始终无法理解。

    又近中秋,从南京回老家看望老同学,向已经70多岁的J君重提月饼旧事,他坦然一笑,当着他的老伴和已经成家立业的小女儿的面回答我说:

    “是有人体贴我,给了我100元钱,叫我补养身体的?”

    “谁?是我当‘灯泡’陪你去白衣堂看已经做教师的那个女同学吗?”

    “不是!我到她家去过,她当居委会主任的母亲正告我‘你家在农村,不可能!’”

    “那是谁?”

     J君看了看她心爱的女儿:

    “是M阿姨,我们两家大人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给我们定的娃娃亲,她比我大几岁,那时她已经工作了,我们俩都意识到这门亲事不合适,但她像姐姐一样关心我,那年中秋节前特地给了我100元钱买月饼吃的!”

    “100元,在那个年代可是一笔巨款,好比现在的10000元啊!”我发出了更加羡慕的感叹:

    “你古稀之人,身手如此矫健,恐怕全都是当年那‘高级月饼’补养的吧!”

    大家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六合综合支部  王家干

上一篇 善意之念常在行
下一篇 “德国式过马路”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