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由募捐争议想到的
[发布日期: 2013-06-24 ]  本文已被浏览过

    近日学校响应号召为贫困地区募捐,一番动员之后,数位平常安守本分的教师因不知情或不愿意而未缴纳,被列上“黑名单”,领导出面一一做工作,最后全部缴齐,学校任务完成。联想到几年前,可以用“井喷”这个词来形容汶川大地震激发出的公众捐赠热潮,相信我们很多人是含着眼泪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仅仅一年之后,价值767.12亿元的捐赠款物去向却“迷糊”了公众。80%左右的地震捐资进入了政府财政专户,作为政府的“额外税收”。六成以上的捐赠人不知捐款去向。这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非政府组织(NGO)研究所所长、救灾捐赠机制课题负责人邓国胜披露的一组调研数据。数字一出,便引爆了一颗“舆论炸弹”,民政部、学者以及网民之间拉开了一场“口水仗”。许多网友提出质疑:“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捐款,就是不知道捐给了谁,真正需要的人往往没有得到多少”更有网民直言:“地方官员近些年公信力那么低,把地震捐款交给他们我们不放心!”

    由此又联想到发酵了几年的郭美美事件,更加引发我们对信任危机深层次的思考。信任危机是近几年来频繁出现的一个新词,用马克思的话来说,表示社会人际关系产生了大量虚伪和不诚实,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严重危机的用语,指一定社会或群体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不被人们所遵守,人与人之间缺乏一种道德的联系和约束,彼此都无法相信对方的真诚和忠诚,因此不敢委以对方以重任的现象。

    现今社会,我们几乎对所有事情都持怀疑态度:专家辟谣基本等同于证实消息、老人当街跌倒无人敢上前搀扶、事故调查背后仿佛总有不能说的秘密、一个企业失信便使整个乳制品行业声誉受损、一个郭美美事件就能够重创慈善事业百年积累的信誉、个别官员的不当言行会降低群众对整个组织的信任……

    建立信任不容易,遭到怀疑之后重建信任就更难了。以“郭美美事件”为例,有人说该事件就像是一部悬疑电视剧,精彩情节不断涌现,众多谜团仍然待解。被卷入漩涡的中国红十字会百口莫辩,越是撇清越是引发公众的质疑。其实恢复红会的公信力的核心,谁都知道,并非郭美美事件。郭美美事件是红会问题暴露的起头,就其事件本身而言,也是红会问题的一部分而已。红会要恢复公信力,不是调查清楚一件郭美美事件,而是让红会本身以及红会的一切工作、一切事务成为一个清清楚楚的存在。还是一位著名微博网友说得更明白:“最快最有效的就是聘请一家备受信赖的国际审计机构,在第三方监督下查清每笔捐款使用去向,然后公布。你不是说没贪污吗?你不是说没黑幕吗?你不是说没腐败吗?你不是说要重塑公信力吗?那除了对捐款进行审计之外,没有别的路,别的路都是邪路。”说得再明白一点,那就是红会只能通过实现完全细致的财务公开,不光是过去的现在的要公开,将来的也要公开——也就是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公开机制,公信力自然会恢复。只有在这个前提下,社监委的存在才有意义。在红会财务公开透明的机制没有建立之前,社监委的存在究竟是监督岗还是遮羞布本身就说不清楚,那么在调查郭美美事件上,意见一致像是唱双簧,意见不一致又像是唱红白脸。这就是那些不同意重新调查郭美美事件的委员们的真正顾虑所在。长此以往,不但红会永远说不清楚,社监委自己也会越来越说不清楚。在这些方面,境外一些经验值得借鉴。比如在美国,有很多民间志愿者组织的联合会来进行救灾工作。在台湾则通过设立基金的方式来运作。如台湾“9•21大地震”后的一个月内,即成立了“9•21震灾重建基金会”,官方赈灾专户中的捐款悉数进入该基金会,以民间捐赠的名义,公开、透明地进行项目运作,或自行执行,或与官方、NGO组织合作。

    重建社会信任是中国下一步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与很多任务一样,社会信任建设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对于任何一个现代社会,社会信任不是公共品,而是任何开放社会都能自发形成的一种秩序,国家只是一个次要的参与者。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任危机,很大程度上源于一种“货币本位”的社会秩序。这种秩序动摇了许多人的道德底线,扭曲了正常的价值体系,破坏了国家与社会、市场利益各方以及社会成员间信任的基础。但事实上,健全社会的信任制度和可持续货币体系应该是相辅相成。只有实现了社会信任的“社会化”,让货币和权力服从社会要求,社会自身才能摆脱信任危机。

南航附中 陈静

 

 

上一篇 抢眼的婚变
下一篇 贪官的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