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前就喜欢歌星陈明的《寂寞让我如此美丽》一歌:今夜的寂寞让我如此美丽,不需要人打扰我的悲喜;今夜的寂寞让我如此美丽,不需要人探望我的委屈…… 现如今,让我提起“寂寞”这个话题,是要有时间和成绩为证的,否则,即使能称得上耐得住寂寞,如终无所获、一无所成、虚度光阴,绝不在我所说的范畴之列。我要表达的是: 人生要想做出点成绩,要耐得住寂寞。 可能有人会说,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是热闹的、喧腾的、躁动的,马不停蹄的,哪有寂寞可言?若要做个班主任,更是无处话寂寞,整天围着学生转,被一群不谙世事的孩子折腾、折磨,耳根不能清净、心思不能沉静,上完课后能撒腿就跑、远远躲开比吃山珍海味都感觉幸运。跟懵懂的学生一天交道打下来,休息、寂寞时光真难找。 可以这么说,有此想法的同行一定不少,怪不得自己读初中时总能见到的老师、班主任下课后就在班上跟学生唠嗑、交流、探讨的景像现在几乎看不到:只要下课铃声一响,有同仁立即会从教室里第一个冲出来、更有急躁难耐者没等铃声响起就已提前从教室中迈出。来到办公室歇歇脚、喝喝水、聊聊天、喘喘气┄┄这些都是正常的教学生活场景的再现。可紧接着本人想说的是:在大家每天都做完同样的规范动作、同样的操作程序、同样的事情之后(走入课堂上课),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包括下班回到家后,你还能做什么?你还想做点你什么? 有人一定会说,8小时之外属于我自己,学校的工作我是从不带回家去做。回家后的时间任由我自己支配,我还要享受生活呢! 不得不承认,这类人想法合情合理:人生的全部怎能都交给工作?如若这样,人生不是太单调乏味了吗?但偏偏本人就是个工作、生活两不分的人,工作中产生乐趣,乐趣再衍生、扩展到生活。 生活中产生乐趣最直接的就来自于工作,无休无止,无止无息,就像化学家摩尔所说的那样:你将不能休息,否则,你将永远休息。在这无止息陀螺般的转动中,也从没有感到生活的单一和无味。相反,所有的生活激情都因工作而起,都被工作调动。特别是在每天平凡的工作之后,在有一段要属于自己的寂寞时光里,我的思维在舞蹈、思考在穿行,在想教学设计、在想班级管理、在想学生于课堂上的可爱模样,师生间的精彩对白,在想下课期间他们的活跃与灵动┄┄想着、想着,就想动动笔、写下来。否则,时间这把无情的利斧会将这些稍纵即逝的思想鳞片再砍成碎片无从拾起、难以串成日后时光隧道里的颗颗珍珠。 也就是在工作的8小时之外,23年的一路走来,让自己在寂寞时光里,在教育、教学、教科研、教学管理等不同领域勤奋耕耘、思考前行、笔耕不辍,取得了在同行们看来得一点点小成绩。但这一点一点怎能离开寂寞时光对我的眷顾? 感谢寂寞时日带给我的静观、思考、阅读、探索。很多零思碎想都是寂寞、独处时所成就。寂寞促我善想、助我行动、催我成熟。 寂寞时光里,我会独想:生活要想脱去浮华喧噪、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是不是要耐得住寂寞?做人要想不随波逐流,保持独立的自我是否更要耐得住寂寞? 江宁综合 潘森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