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有伤国粹,兼责国蠹
[发布日期: 2009-05-31 ]  本文已被浏览过


    近有消息称,教育部要把样板戏当作国粹引入中学课堂,使其成为堂堂正正培育后代子孙的教材。闻此后,不由心头火起--荒唐之至!粗览近 二  十余年来有关样板戏之诸论,亦酸向鼻涌--隔靴搔痒!样板戏的关键是“样板”,而不是“戏”。所谓样板,那就是要把所有的艺术文化历史,统统置于其对立面并予以否定之。何谓样板?谁也说不清,既不可量化,又无法确立标准,是与非全由嘴大者任意胡诹。这样一来,它不仅可以任意地  去毁灭任何一件文化遗存,更可以任意地去打杀任何一位艺术文化遗存的爱护者,捍卫者。样板戏的要害不在于艺术被政治化•工具化后,是否可以一分为二,而在其基本性质,也就是说,样板戏是不是京剧。样板戏是不是京剧?回答是干干脆脆的:样板戏不是京剧!那好,样板戏既然不是京剧,那也就不可  能是国粹 ,既然不是国粹,那就不存在把其塞进教材的任何理由。

    一,国粹是国宝之宝,绝不容滥。
    滥,是当前社会弊端中最大弊端之一。什么专家•学者•教授之类,你捧他擡,风靡尘上,泛滥成灾,竟与“垃圾 "结成亲家 。不过,家和教授不论滥到何种程度,亦非绝无福音,因为其再生力太强,若是 "
国粹 “一滥,那将是百分之百的噩耗。国粹是民族的特征,是文明道德的见证,是历史的光彩。如果国粹滥了 ,我们的民族将以何面目立足文明世界之林?

    何谓国粹?顾名思义,就是至精至纯之国宝。其纯,指的是完完全全真真正正之民族化,其纯,指的是登峰造极炉火纯青之艺术性,比如我们的京剧。老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现请就国粹京剧的几个突出且又显而易见的特征作以简单比较。

    京剧是国粹,粹在哪里?     其一,国粹京剧,首先粹在她的产生自发性和发展成熟之自然性上。戏剧虽然是一种综合艺术,但也和其他艺术一样,在民族的沃土中萌芽,在汗水浇灌下发育成熟。国粹京剧正是如此。在清代以前,我国戏剧艺术之繁荣,虽然堪称当世之冠,但毕竟可供全国各族人民所共识共赏之剧种尚未出现。直至乾隆盛世的到来,才为京剧的形成与完善提供了机遇。经济发展了,这便为艺术的繁荣注入了活力,政治的宽松更为艺术的兴旺提供了空间。于是各地方剧种为求自身发展纷纷进京献艺,尤其是四大徽班入京后,不但自身逐渐融合,同时又兼收并蓄了其他多种剧种的艺术之长 最终塑造成崭新而又至真至美的剧种——京剧。后又经历了大约百余年的精雕细琢,汇集了十几代艺术家的心血和智慧,使之成为我华夏民族不可多得之瑰宝。对京剧来说,我们每个炎黄子孙,只能爱之惜之,绝不可让她蒙羞。

    可是,样板戏如何?从文革期间当红的文化部长(也是炮制样板戏的干将之一)于会泳的话中就不难看出其先天怪胎的本性来。于会泳说:“她 (指江青)实际上是第一编剧,第一导演,第一作曲,第一舞美设计。“当然,这些话无疑是出于不良居心,意在对江青予以肉麻吹捧,并非完全真实,但又道出了另一个真实——样板戏的出笼完全是以某一个人意志为主导又为某一个人用心服务的本质。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不光是与会泳少数几个人,几乎在绝大多数国人的心目中,样板戏就等于江青,江青就等于文革,文革就等于继续革命,继续革命就意味着阶级斗争永无止日,永无宁日。就此可见,样板戏一出胎便裹着一身妖气,与艺术格格不入。

    往事不堪回首,当时文化生活之贫乏, 如今回想起来依然辛酸之至。所有的传统的和非传统的文化娱乐生活全都被废弃,八个样板戏,一个忠字舞便是十亿人民精神生活的全部;电影几乎等于没有,有当时的顺口溜为证:中国电影”新闻公报“,朝鲜电影哭哭闹闹,阿尔巴尼亚电影蹦蹦跳跳。其他任何别国电影一概不许引进,因为要么是敌人,要么不是朋友。理由是为了避免腐朽文化影响。后来引进了一部电影叫《流浪者》,于是一首”拉兹之歌“唱爆了城市的大街小巷;又有一部电影是香港的,叫《可怜天下父母心》,哭红了数以亿计父母的眼睛。人们大有眼界豁开之感,有人叹道:世上竟有如此美妙之艺术!试想,那是 多 么残酷的情景啊!若是为样板戏翻案,是否也 想让现代人尝尝当年的滋味!由此可见,十亿人民的思想情感和人生趣味,被禁固到何种程度?讴歌样板戏又与践踏国人纯朴感情何异!

    话再说回来,江青是文学巨擘吗?无稽之谈;江青是音乐魁斗吗?荒谬绝伦;江青是诗画大师吗?可笑之至;江青是京剧艺术大家吗?莫名其妙。江青何许人也?江青是一个不懂艺术却把持艺坛,没有文化却把持文坛,且手段极其毒辣残忍的流氓加无赖。然而,假的就是假的,江青好景不长,不久便因祸国殃民罪——“四人帮”首恶分子,被判处极刑。于是国人兴奋涕零。

    请试想,在这么一个人的把持之下,又匆忙炮制而成的玩艺儿,能真的成为国粹吗?不料也确实有人为之辩解,他们说:刘吉典 •于会泳可是两个天才,在这两个天才的倾心努力下,样板戏的艺术性还是应予肯定的。至于这两个人是不是天才,而或怎样的天才,此权且不论,仅就戏剧艺术产生的自发性和其发展的自然性来看,像京剧这样的大型综合性艺术种类,是三两个天才,在三两年内就可能创造得出来的吗?而且是八个!再者,从古今中外艺术史来看,真正的艺术家,有谁会不惜出卖灵魂而去投身于一个政治丑类的呢?

     其二,京剧是国粹,粹在她的人物全是脸谱化以及脸谱的类型化上。脸谱是国粹京剧最突出的标志性特征之一,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性别,性格阅历等均可通过脸谱予以展示,这便是人物角色的脸谱化。在脸谱设计的技巧方面,虽然也是丰富多变的,但又总是寓不变于多变之中,亦即万变不离其宗,这叫脸谱的类型化。样板戏完全抛弃了脸谱,这是对国粹京剧的一大背弃;背弃国粹者,也能叫国粹?只要良知尚未完全冥灭者,谁也不至于堕落到如此地步。

    其三,京剧是国粹,粹在她的服装的定型化上。京剧的服装被称之为衣箱制;这衣箱制是国粹京剧又一突出标志。所谓衣箱制,也就是指其服装的定型化。在此衣箱中,最有代表的是她的蟒和靠。所谓定型化:一,蟒靠既不分朝代,又不分季节,只要人物身份地位大体相类,该着蟒者着蟒,该着靠者着靠;二,当同类人物需要区别其素养情怀心绪等等时,便用色彩文案展示之。样板戏亦完全抛弃了国粹京剧的这第三个标志,岂能算是京剧?样板戏不仅无蟒无靠,服装五花八门,根本谈不上什么衣箱制,而且更为滑稽可笑的是,竟然把西装洋服,甚至把燕尾服和橡皮狗耳朵帽也给塞了进来。如果说这也叫国粹的话,这国该怎样理解 ——是地球村,还是世界帝国?

    其四,京剧是国粹,粹在她的伴奏全是民族乐器上。国粹京剧主要伴奏乐器是:锣、鼓、胡、板等,这些都是纯纯正正的民族乐器,没有一点洋气和泊来味。鼓,愚虽未加详考,但,粗估起码不会晚于四千年前之炎黄时代。锣,在宋史中已有记载,历史也在千年以上。胡,在唐代以前虽为当时少数民族所创,但,这些少数民族早已融于我华夏民族之大家庭,理当是纯正民族乐器。余者全类此。样板戏怎样?不仅遍用洋鼓洋号 、大提琴、小提琴伴奏,而且钢琴竟然成为其主伴乐器。如果说这也是国粹的话,这岂不成了无国界之国了?

    这不是爱国,而是害国 ,因为这给中国威胁论者提供了口实。

    其五,京剧是国粹,粹在她的表演方式全是民族化上。我们的京剧所以被世人誉为东方瑰宝,就是因为其表演都是纯正中国之国色国香。京剧的表演主要是:唱、念、做、打。唱腔以皮黄调式为主,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从语言音韵系统看,则是以近现代北方方言为主,其中还保留着若干中原时代之遗存。而样板戏是纯现代的普通话。这个差别虽不为大多数人所注意,但是从传统来看,说它不伦不类决不过分。至于做、打,其差别就更大了。京剧的做有两大特点:一是近现代民间现实生活的戏剧化,二是封建官场礼仪制度的舞台化。打,更不必说了,全是地道的中国功夫的艺术化。样板戏呢,芭蕾舞竟然成了主要的表演形式。如果说样板戏是国粹,这国岂不国到了莫斯科!大凡稍有一点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只有新老沙皇绞尽脑汁,利用各种极端卑鄙、极端凶残的手段,侵占了我们祖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神圣领土,而至今还在耍尽花招,百般狡赖,企图作永久性的霸占。可是又有谁听说过,莫斯科也曾被纳入我华夏之版图?

    其六,京剧是国粹,还粹在她的一些辅助性的行头上。如:钗环首饰、冠冕乌纱、髯口水袖、靠旗羽翎,等等。如果把这些标志性的要件全部抛弃,还要强硬地叫它京剧,真是不知天下还有羞耻事!

    在这里,我所以要反复地强调民族化和传统式,那是因为只有民族传统的才谈得上粹。样板戏背弃民族和传统,背弃师承和历史,就是欺师灭祖,它所能得到的应是人神共诛,一切争论可以休矣!

    其七,京剧是国粹,还粹在她的一个实有形又似无形的要素上,这个要素叫做“亲合力”。我们的京剧正如欧洲传统经典之交响乐,其所以久而不衰,常演常新,主要正是因为她们都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即其臻极的艺术魅力所催生的亲和力。亲和力不是来自于所谓什么家的捧场,也不是来自于所谓权威给予封号,更不是来自于小丑们的歌赞,而是来自于普通观众的心田。体育运动表演魅力所催生的族群叫做“迷”,文艺性表演魅力所催生的族群时尚美名称为“丝”,而京剧艺术魅力所催生的族群,其称谓也是传统的——“友”(票友)。请不要小视这一小小差异,其意味咀嚼起来却浓郁而隽永。友者,情谊也,情谊无价,言其可贵啊!这是“迷”与“丝”无法与之相比的。起码有三点区别:一,丝迷多数为青少年,其弱点是冲动有余,冷静不足;兴趣突来,忽又突去。二,丝迷的兴趣多为媒体宣传力度所诱导,以及现场气氛所感染,并非真的理解或欣赏,外在特点明显。三,更多的人实属跟风或顺流,风过无形,流去无踪,因而兴趣转移特快,今天的偶像是大海,明天就可能是高山。京剧之友则全然不同,票友是因爱好而理解,又因理解而欣赏,再由欣赏而模仿。球迷不一定会踢球,纲丝更不一定会说相声,但是票友不能像模像样唱几个精彩段子的几乎没有。再者,参观体育竞技叫“看”,观赏文艺表演也叫“看”,只有欣赏京剧表演才叫“听”。看的只是热闹,听的才是门道,其区别也是明显的。至此,仅就其亲合力而言,又有谁能否认这“票友”也是京剧之一粹呢?

    样板戏把这些标志性的要素抛弃殆尽,所以它不是样板戏。可是,还有些人为什么还要强硬地把它说成京剧呢?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似是而非地模仿了皮黄唱腔 ,可惜的是,皮黄唱腔又非京剧所独具。总之,京剧独具之特点样板戏全部背弃,仅存者又非京剧独具之唱腔,难道还需多说吗 !

    真的英雄,应能与时俱进,若是以血肉之躯去硬撞历史长城,虽然好人不好做,我还是要奉劝一句:最好别作这样的选择。

    二 ,教师将要面临的尴尬——难答的问题。
    设若,样板戏真的进入了课堂,那可能会出现许许多多热闹的场面,其中既有避不开的尴尬,更有听不完的笑话。到时人们会无奈地感叹——教师难做!尴尬举例:

    学生问:听说“文化大革命,就是大革传统文化的命”,是这样吗?

    教师难以回答。说真话就得答: 是;说假话就答:不是。问题难就难在,答是怕,答不是也怕。如果说假话答不是,怕万一糊不过去,这师道何以尊严?如果说真话答是,那接下来的问题会让你更为尴尬。

    学生问:传统文化是民族文明的荣耀,是民族历史的辉煌,革传统文化的命,岂不是毁灭民族的文明和历史?

    难答,难答。难在哪儿?难在不论教师怎样回答,都会閙笑话。

    学生问:听说,在“破四旧”口号的诱骗下,所有的学生都疯狂了,把伟大祖先几千年创造的文明古迹•灿烂珍宝•以及所有历史遗存,全部砸光•拆光•烧光。您能否略举几例?

    更难,更难。难在心酸泪会夺眶而出,难在欲语无言。

    学生再问:在文革时期,权威人士竭力煽动子女揭批其父母,并美其名“大义灭亲”;极力唆使学生斗争老师,说什么“亲不亲,阶级分”。有人认为,当前的人伦危机,都是文革大逆不道所造成的。请问老师看法如何?太难,太难。难的是,怕满腹悲观情绪突然爆发,在弟子面前无法收场,怕无名烈火中烧,使尴尬的局面更尴尬。

    学生又问:有人说,文化大革命是继续革命理论的实验产物;继续革命理论实质上是对革命的变异,亦即把瞄准阶级敌人的枪口转而瞄准革命同志;此术正是朱元璋炮轰功臣楼之现代版。老师的看法同否?

    学生还会问:听人说,文化大革命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也是最公开最彻底的愚 民运动。老师如何评说?

    够了,够了!我们的某一位老师一堂课只要碰到其中任何一个问题,其心绪就可能大坏,效果可能大损。甚至后悔当初不该选择教师这一职业。

    三,浅聊国粹、国贤与国蠹。
    何谓国蠹?此之国蠹有二义:一是指旨在腐蚀国粹而又冒充国粹之伪国粹,比如样板戏;二是指身居要津而冒充国贤之伪国贤,如要把样板戏引入课堂的教育部某官员。教育是关系到国家未来,民族兴衰之関要,其任重而道远,非国之大贤无以当之。所谓国贤,既心中有国情,眼中有国运,又能把国情、国运与教育科学相结合,施教于青少年者。《易》曰:“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国,乃十三亿舜尧之国,千秋万代之国,非某些人之国,更非某个人之国,所以某一政策既出,必顺其国情,应其国运,合乎科学,否则,将会事与愿违。奉劝一句:知错必改,善莫大焉!

    四,辨惑。
    在有关样板戏存亡的讨论中,确实有一些难得糊涂的观点,仅举一例以辨其惑。

    有人说,样板戏虽然是文革的工具,为文革的浩劫推波助澜,但从艺术的角度看还应一分为二,文革确实应予全面否定,而样板戏可否网开一面。此说真是糊涂得可爱。文革被称之为浩劫,其危害之重•之深。均远胜于蝗灾。当蝗虫铺天盖地而至时,不仅啃光了庄家,就连房草也一过如洗。农民为了暂时生存,便捕捉蝗虫以充饥。难道,也能为蝗灾一分为二吗?前不久,有媒体报道说,一恶男绑架一 妙龄姑娘藏于山洞做性奴,除性虐待外,并无其他虐行,难道对此男也可法外 施恩,网开一面吗?愚以为,对样板戏应与文革同视,与灾难等观。

    该反思的要反思,该重新认识的也要重新认识。难得糊涂,并非糊涂,装糊涂决不可取!      

民盟机关支部  张之文

上一篇 去茅山听军号
下一篇 慢说“唯有读书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