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重塑家庭形象及价值观
[发布日期: 2007-09-26 ]  本文已被浏览过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形势下,不论从社会上、人们的生活上,还是从人类伦理道德教育和社会稳定哪一方面,都必须重新审视与重塑家庭形象及其价值观。理由如下:

        首先说爱情与家庭。这是人在20多岁到30多岁之间,由两个来自不同家庭的人因产生爱情,而要求组建一个新的家庭。粗看起来是两个人的事,细细追究就会发现这是由两个家庭出身、生活习惯、志趣爱好不尽相同的家中分离出来,开始组建一个新的家庭。这需要两个人互相磨合、取长补短、你谦我让,彼此达到事业上、生活上的一致。在有了比较巩固的经济基础作为生活上的保障,有感情上的一致与依托,又有生理上的需求,于是一个新的家庭便诞生了。这个新的家庭有创新,有特点,有宽容,可以把它称为新生的社会细胞。这个细胞充满活力,有创造性,应当加以珍惜爱护。因此必须反对见异思迁、一夜情、包二奶,反对一语不和就离婚,更反对家庭暴力。如果这新生的社会细胞是优秀的,社会必将充满活力。

        其次是教育与家庭。当你有了孩子时,就必然引入家庭教育。这家庭教育应包含两个层面的涵义。广义的是指一个家庭的文化素养、教育水准、道德水平等内容,它是一个整体概念。狭义的是指请教师来对子女进行辅导。这时家中有两个年龄段的人,即子女出生到大学毕业或就业,而父母一代则是30到50多岁的人。这个时期家庭应该叫做稳定的社会细胞。为什么要稳定呢?从子女角度来说,他们需要亲情的抚养与关怀,让子女得到正确的教育与引导,使孩子个性得到正常发展,将来能成为社会有用人才。从父母角度来说,他们有两个责任,即做好本职工作,保持稳定的家庭收入,满足家中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另一个是教育好子女,为家庭、社会培养人才。一个家庭由两人变为三人,在两人的爱情上再加个亲情。父母还要作为子女的榜样,就不能不严格要求自己从事业、道德、待人接物等方面做好榜样,这都会影响到下一代。而两个人的信任、依赖愈切,则情愈真,而子女的亲情则愈深。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

        第三是老人赡养与家庭。子女长大要出去,可能有各种原因,工作问题、住房问题等等。要提倡家庭养老,就必须承认家庭问题。原来夫妻都六七十岁了,他们虽能经济独立,能自立生活,然对子女的亲情却仍然是迫切的。何况说老了有点病痛怎么会不想子女呢?再说子女已成家,而孙子辈也仍然要人照料,别人也可以照顾好,然而总不如自己的家人好。因此形成:孙子辈要人照料,中年人忙于工作对家中照顾不周,而老年人生活中又需要有子女的亲情,解决生活中的孤单。如果把它们合在一起,则这些问题就解决了。幼有所教、长有所安、老有所养,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家庭叫做和谐的社会细胞。这对某些人动不动就以代沟为名,割断代与代之间的亲情,这对传统的继承、家风、家教的培养则是不利的。

        综上所述:一个人的一生都与家庭紧密相连,而在每个阶段,家庭又会给你人生带来无穷的乐趣。你看这家庭对国家、对民族有多大的贡献啊!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重新塑造家庭形象,建立新的家庭价值观,已是迫在眉睫了。

民盟三十九中支部  刘宏起

上一篇 我的晚年生活
下一篇 关于艺术、人生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