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亚楠是田字格小学代课教师马月的儿子。他是2008年11月出生的,2013年2月我到田字格小学支教时,他4岁多一些。家中的爷爷奶奶要干农活没有时间管他,他就每天跟着马月到学校。 
3—5岁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极强,宋亚楠常常在办公室里东张西望,对每一样他没见过或是感兴趣的东西,都要研究一番,还常常问个为什么。一天,我在办公室里备课,忽然见宋亚楠大口大口地向外吐褐色的东西,我吓了一跳。下课的老师们见状,你一言我一语地问:“楠楠,你怎么啦?”他一言不发。上海来的支教志愿者涵晓突然发现自己的中药丸少了一个。“宋亚楠,你是不是吃了我的药?”宋亚楠仍然一言不发。我对他说:“楠楠,别人的东西不能乱拿,知道吗?如果楠楠不乱拿别人的东西,孙爷爷会奖励你一个奖品。”“什么奖品?”“你想要什么奖品呢?”“一把枪。”我问宋亚楠他刚才吃了什么,他告诉我,他看见老师办公桌上有圆圆的东西,以为是巧克力,哪知放进嘴里又苦又麻。我对宋亚楠说,以后不许再动老师们的任何东西,否则就得不到我发的奖品。 一个月后,宋亚楠得到了一把塑料玩具手枪和一个变形金刚。 马月看到宋亚楠那么听我的话,感到有些奇怪。我告诉马月,对小孩子是需要管教的,不能完全放纵,对孩子的基本教养和文明习惯的形成,必须通过严管,必须让他们养成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对这个年龄的小孩子,要奖惩结合,必要时可以进行适当的体罚。我还给她讲了196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比恩幼儿园进行的著名心理实验——棉花糖测试,经过4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当年自控能力强的孩子现在的社会地位、受教育水平,都明显优于其他参试的对象。马月同意我提出的意见,愿意在家里也严格要求宋亚楠。 我在清理田字格小学教学楼周围的建筑垃圾时,想用废旧材料给学生做几个跷跷板,让学生们课间能有些运动的器材。3月9日和10日,我找来砖块和木板做框,用水泥做了四个跷跷板基座,中间还加了几根钢筋,增加其坚固程度。楠楠跟在我身后问:“孙爷爷,跷跷板是什么样子呀?”我比划了一阵,也不知他明白了没有。我运砂、搅拌水泥时,宋亚楠就按我的指示帮我拿木板、找钉子,还用小桶帮我拎水。  第三天,水泥基座固结,我又从脚手架上拆下略微平整些的木板,拔去钉子,再钉上粗木棍做轴,架在两个水泥基座上,跷跷板做好了。我让宋亚楠坐在跷跷板的另一头,我用手一上一下地按动跷跷板,他就一上一下跷了起来。我要干事时,就在跷跷板的一头用绳子绑上块砖头,楠楠坐在另一头,让他自己跷着玩。 宋亚楠告诉我,他有个小妹妹,叫萌萌。他还说萌萌不会数数,讲话大舌头。我逗他:“妹妹不会数1、2、3,讲话又大舌头,干脆把她送给别人家算了。”“不行不行,她是我妹妹啊!”  我到宋亚楠家时,他领着妹妹宋梓萌到了我身边。萌萌比宋亚楠小两岁,很乖,她会自己吃饭、穿鞋,只是讲话确实有些不太清楚。 中午,田字格小学的生打完饭后老师们才吃饭,宋亚楠总是挤在我的身边,用他的小碗吃饭。他很奇怪,我为什么不吃辣椒,我告诉他吃了辣椒我的喉咙会疼。因此,当炊事员端上有辣椒的菜时,他会说“这菜孙爷爷不能吃,喉咙会疼的。”全校师生140多人,每天的荤菜是1公斤牛肉,我常常把自己碗里的牛肉丁挟到宋亚楠的碗中:“楠楠吃了肉,身体长得结结实实,能帮孙爷爷干更多的事。”吃完饭,我总会从开水桶里接点开水喝。每到这时,宋亚楠总是拿一个小搪瓷杯接上半杯开水递到我手里。支教老师们和炊事员说,给孙老师打开水是宋亚楠的特权。 2013年6月底,马月向我提出,能不能让宋亚楠提早上学念一年级。考虑再三,我觉得采用“借读”方式妥当一些,这样先不建正式学籍,如果宋亚楠成绩跟不上,还可以重新读一年级。7月1日,宋亚楠和其他适龄儿童一样,也参加了新生面试。 面试时,面试新生自己进入办公室,家长和其他人在外面走廊里等候。宋亚楠是第二个被我叫进去面试的。 我问:“楠楠,你姓什么?” 宋亚楠回答:“姓宋,叫宋亚楠。” “爸爸姓什么?” “姓宋,叫宋早全。” “妈妈姓什么?” “姓马,叫马月。” “家住在什么地方?” “拉多。” “你有几只手?” “两只。” “小狗有几条腿?” “三条。” 听到这里,在办公室外等候面试的学生和家长一起笑了起来。宋亚楠有些莫名其妙,“不是三条腿吗?”我唤来门外的小灰(我收留的流浪狗,学校的门卫),“楠楠,你数数看它有几条腿。” 9月2日开学,我们给每个新生发了书包、饭盒、铅笔盒、铅笔、橡皮。宋亚楠因为熟悉学校,主动帮助其他同学用手摇卷笔刀削铅笔。  拉多村没有理发店,要理发就得到50里外的黑石镇或15里外的哈喇河。许多学生头发很长,有的头上还生了虱子。支教老师们买了理发工具,男教师们互相学着剪发,觉得技术能过关了,再给学生们剪。但是,学生们害怕理发推子夹头发,没人肯上。我鼓励宋亚楠:“楠楠,让温老师给你剃头好不好?温老师轻轻地剃,一点也不疼。”于是,宋亚楠坐到凳子上,在众目睽睽之下理了发。几个一年级男孩问:“夹你头发了吗?疼不疼?” 宋亚楠笑着摇摇头。  毕竟年龄比同班同学小一岁,宋亚楠书写的速度慢。我要求一年级不留家庭作业,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就是写作业,作业做完可以到操场上玩。好几次我在一年级教室里看到宋亚楠在写1-10,他写了几行,就想抬头看看外面操场。我瞪了他一眼:“楠楠,要集中精力,作业写完才能出去。” 他也知道,任何投机取巧的想法都没法过我这一关,只能在我的监视下把作业写完。当然,写完作业后,我会让他玩一会皮球,再提醒他收拾好书包回家。  在我的劝说下,马月决定报考成人高校的函授班,我设法减少了她的一部分课务,又安排了几位支教老师分别帮她补习数学和英语。那段时间,每天下午放学我就送宋亚楠回家,路上我常常问宋亚楠一些应该掌握的知识。 汉语拼音是宋亚楠的弱项,期中考试他的语文只有12分。马月很着急,她自己要准备11月的成人高考没有时间帮宋亚楠巩固,我让支教女老师们轮流对宋亚楠进行辅导,并且告诉宋亚楠,语文考试及格我会发奖品给他。期末考试,宋亚楠的成绩还不错,语文考了汉语拼音和汉字听写,他的成绩是80多分,略高于班级平均分,我发了张“学习进步”奖状给他。下面照片中,站在前排、个头最小的就是宋亚楠。  2014年1月,我在田字格小学的支教工作完成,要返回云南曲靖。宋亚楠知道后一定要和爸爸妈妈送我到黑石镇。望着满脸泪水的孩子,我答应他等他上中学时,我还会到拉多来看他。 孙宁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