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服务 -> 烛光行动
字号:
我的云南支教生活 (九十六)
[发布日期: 2012-12-18 ]  本文已被浏览过

    2012年12月2日,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吉翔、伍芷君、余晓晴、梅松竹、邢源芝、王霁月、朱显文来到茨营中学,开始他们为期二周的支教工作。

    吉翔在8个月前就和我开始联系,谈到他们的一些支教打算。后来,我又介绍他与门千理、琳达交流教学经验,所以他们这次支教的准备工作应该是比较充分的。我给他们的这次支教布置了一些规定动作:自习课对学生的辅导、与学生英语对话、和我一起到学生家走访、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上课、参观大棚蔬菜生产等。我也建议他们根据各自情况确定一些自选动作,如每人在自己任教的班上选一、二个学生交朋友,到这些学生家走访,建立长期的通信联系。

    12月2日当晚,这些留学生们就到了相应班级,与班主任老师和学生见了面。伍芷君、余晓晴从小就在澳大利亚生活,我的普通话她们都不一定听得懂,更不要说学生们的茨营方言了。于是,我让她们与普通话好的留学生的搭配起来,两人一个班。

    12月4日,我听了伍芷君的一节课。大约是从小就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原因,她的英语特好,再加上她善于画图,一节课上得有声有色,只是有时需要吉翔帮她将英语翻译成中文。下课时,学生们纷纷问我,能不能让伍芷君给他们多上几节课。

    总务主任颜老师要指挥拆迁房屋的作品搬运,我建议他把任教的生物课全由留学生们上。王霁月在墨尔本大学就是学生物专业的,我让她接手颜老师的生物课。拿到生物课本后,我才知道,汉语讲的十分流利的王霁月只认识少量的汉字。这样,我只能让朱显文先把生物课本翻译成英文告诉她,她再用汉语教学生。

    12月6日有两项任务,一是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上课,再就是初二年级的班会课。下午,我和郝源芝带着50本幼儿图画书到了“源泉幼儿园”。临进幼儿园门时,郝源芝说她不知该怎么给这么小的孩子上课。我问她还记得自己4、5岁时喜欢做些什么,她说不记得了。我只好教给她3招:第一,给小朋友发书,然后问书的封面上有哪些动物;第二,问小朋友们图书的第1页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孩子们应该能答出是牛,再问他们牛是什么颜色;第三,让孩子们给牛涂上颜色,提醒他们要仔细,不要涂出图画外,涂得好的孩子表扬一下。

    我三天前与幼儿园的园长王老师联系过,她已经准备好油画笔,给每个中班的孩子发了一盒彩色笔。郝源芝开始上课,一开始略显紧张,后来正常了,我在旁边替她当助教。我提醒郝源芝放慢语速,上课的效果还可以。当小朋友们给牛身上涂色时,我就赶回了学校,参加初二的班会课。班会课上,余晓睛给初二3班介绍她在香港的童年及到澳大利亚的求学经历,吉翔给初二1 班介绍澳大利亚,王霁月和朱显文在初二8班让学生用心理学的方法确定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和事。

    不过,四、五天时间下来,由于上课太多(有人一天上了5节课),这些大学生们也普遍出现了声音嘶哑等不适状况,有个还患上了重感冒。我要求他们必须控制自己的工作量,同时不能饿着肚子讲课。我开玩笑说:“才上课4天,你们这次战斗队就伤病减员28%,人家要说我老孙这个指挥失职。千万注意休息,来日方长,你们以后支教的机会多着呢。

    12月7日,我们分成四组到贫困生家走访,我和梅松竹、余晓睛到彝族村——红土墙。其他组分别到海三凹、袁家营等。

孙宁生

 

上一篇 我的云南支教生活 (九十七)
下一篇 我的云南支教生活 (九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