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盟员风采
字号:
一夜春风来,万树梨花开
[发布日期: 2013-03-11 ]  本文已被浏览过

——记39中支部盟员朱俊民感人事迹

  “宁可自己少些吃穿,也要让孩子们吃饱穿暖有学上”,质朴的话语,永恒的承诺,这就是朱俊民,一位退休的教师,一位平凡的盟员在胸膛激荡过无数次的心声。他平凡如沧海一粟,却默默付出与奉献,用自己单薄的肩膀挑起了西北那个偏远村庄的四位孩子未来的希望。

  山西省左权县河南乡范家庄村,一个远在西北的贫困的小村庄,朱俊民老师却与其结下了近17年的不解之缘。这一切要从那一幅《我要读书》的希望工程的宣传照片说起。一个手握铅笔头、两只直视前方对世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朱俊民老师从看到她的第一眼起,就被深深打动,并打定主意要为希望工程尽自己的一份力。1996年,朱老师与老伴商议之后,向山西省太原市政府写了一封信,主动要求承担一些失学儿童的学习与生活费用。太原市政府很快就给予了回复,他们感动与感激于朱老师的这份热心与爱心,同时向朱老师推荐了左权县的这个叫范家村的小村庄。范家村是革命老区,解放之后,和大部分老区一样,由于土地贫瘠以及地理位置的偏僻,一直未能摆脱贫困,很多的家庭连温饱问题都很难解决,也正因为如此,很多的孩子很小时候就要肩负起家庭生活的重任,根本没有读书的机会,特别是女孩。朱老师了解了情况之后,立刻去邮局,毫不犹豫的向范家村四个家庭,四位孩子,寄去了1600元钱。朱老师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一直向那四位孩子默默的提供着资助。长期的无偿捐助,渐渐使得仅靠工资生活与开销的家庭经济有些捉襟见肘,可朱老师与老伴从未想过放弃,他们宁愿自己省吃俭用,精打细算的过,也不要让孩子们受苦。朱老师若干年来从未上街为自己和老伴买过一件衣服,他自己的衣服都是孝顺的女儿买的,可每年的春节,他总要为范家村那四位孩子一人买上套新衣服和印花球鞋,连卖东西的老板也被朱老师的善行所打动,总要打一些折扣。

  朱老师有这样的善举并非突发奇想,他一直就是这样一位热心公益,乐善好施的好人。2010年的冬天,连日的阴雨,使得天气异常潮湿与寒冷。朱老师外出办事,在匆匆的人潮中,一位年老的乞丐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乞丐没有双腿,整个人坐在钉有轮子的木板上,靠双手的力量向前移动;他身上胡乱的穿着好几件分不清本色的衬衫,外面套着件破烂不堪的旧外套,原本黝黑的脸却因为寒冷显得格外苍白。朱老师解下外套,将自己身上那件女儿刚买的羊毛衫脱了下来,为老乞丐穿上,之后便裹着外套在寒风中悄悄离开…这样的事不胜枚举。

  四位三家村的孩子将远在千里之外的朱老师当作自己最敬爱的人,在来信里亲切的称呼朱爷爷,并且时常为朱爷爷送上自己制作的小礼物。有一次孩子们为朱老师寄来了亲手剥的当地的核桃,朱老师感动之余也为孩子们寄去了大包的南京特产。当地政府曾多次邀请朱老师到范家村来看看,但朱老师都婉言拒绝了,因为他不想给别人增加负担,这份浓浓的情谊就一直在这从未谋过面的祖孙间传递,持续了近17年。在朱老师的资助之下,四个孩子全部读完了初中,有些孩子还上了高中,上了大学。但朱老师善举并有停止,用朱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人间自有真情在,绵薄之力无尽头。可是他所做的一切如果不是女儿无意说出,至今也无人得知。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朱老师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作为一名退休教师,他用默默的奉献诠释着教师职业的无限荣光;作为民盟盟员,他用自己的无私的付出践行着入盟时的誓言。如一缕春风携来人间真爱,洒向大地,唤得万树梨花开。

三十九中支部  陆续

上一篇 行知教育理念的实践者,双师型教师——刘玉琴
下一篇 盟员黄伟荣获“领航杯·2012年江苏省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