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盟员风采
字号:
点染山河总为情
[发布日期: 2006-03-16 ]  本文已被浏览过

--记民盟盟员、金陵山水画家张尔宾

        张尔宾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南京市第10、11、12届人大代表、南京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博物院特聘画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江苏省国风书画院院长。几十年来,尔宾先生把绘画视同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孜孜不倦地追求一种高尚的审美目标和审美境界。他遍访祖国的山水名胜,创作了《中国名山胜迹图》,又以南京山水风光为题,历时数年,创作了《金陵山水名胜五十景》, 屡获国内外各类艺术奖项,是金陵山水画的领军人物。

为伊消得人憔悴

        南京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都,山围故国、虎踞龙盘的雄奇壮美景色,倾倒历代文人墨客,并形成以金陵山水为题材创作的山水画。金陵山水画在中国画坛有较大的影响,也是南京画坛和南京人的骄傲。

        尔宾先生自幼生长在南京,南京的山川林壑如诗如画,既有南方的秀丽,又有北方的雄奇。自六朝皇家园林始,就具有山、水、城、林、园为一体的显著特点,具有天人合一,造化自然的审美特征。尔宾先生先后居住在莫愁湖上,紫金山下,玄武湖畔,月牙湖边,对金陵山水、乡土风物情有独钟,并激发他将金陵山水付之笔墨的创作欲望,金陵山水画在他的绘画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

        七十年代初,尔宾先生应南京博物院之邀,复制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官衙的壁画,这是他首次接触金陵山水画,当时就为之鲜明的地域特色所倾倒,他复制的“望楼”一幅最具特色。他评价说:“画家虽未署名,但看得出技法熟练,功力深厚。画家把传统中认为最难处理的高层建筑作为主要对象,把它经营在画面的重要位置,使其成为表现主题思想最集中最突出的部分。又用浅色在江边绘着许多军用船只,船樯上飘着太平天国的旗帜,使防守江边的主题内容显得格外有力,格外丰富。”经他精心复制的这幅画至今还陈列在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是陈列中的一个亮点。

        八十年代初,有关方面邀请南京著名画家为清凉山崇正书院创作大型壁画--“金陵四季风光”,即:春牛首(肖平作)、夏钟山(吴毅作)、秋栖霞(秦剑铭作)、冬石城(张尔宾作)。冬石城被命名为《石城雪霁》,地点在石头城,形态是霁雪。壁画高9米,宽3米,可以说是近代山水壁画史上的巨制,难度较大。《石城雪霁》虽是命题之作,画面却境界开阔,气度恢宏。他创作《石城雪霁》时,石头城周围还是一片棚户区,还有一个废品仓库,环境很差。但尔宾先生不限于当时的实景,查阅了大量有关南京的史料,阅读了大量描绘金陵风光的诗词、文章,从中体会出“山围故国”、“浪打石城”的意境,顿时豁然开朗,思路大开,情由微观萌生,景向客观扩展,终于冲破形似的困境,激情澎湃,下笔如神。画家在有限的画幅中,将石头城的雄伟,六朝松的劲拔,三台洞的迷离,扬子江的浩渺,燕子矶的险秀,以及江帆的奋搏,统统笼罩在一片银装素裹、冰天雪地的氛围之中,使画面意境格外幽远、大气。

        尔宾先生绘画的大气、大器得益于他对前辈大师的兼收并蓄。他远师宋元名家名作,中承明清石涛、八大、石溪、龚半千等,近接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钱松岩、林散之、高二适、亚明、宋文治等当代艺术巨匠。多年来他一直悉心临摹、研究金陵画派各家的笔墨技法,尤其是龚半千的金陵山水画,其笔墨苍润浑厚,注重写实与创造,自成一家的风格;近代绘画大师傅抱石的“虎踞龙盘今胜昔”、钱松岩的“燕子矶”等金陵山水画史的不朽之作,都对他的金陵山水画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曾创作《金陵古今山水胜迹四十八景》。其中保留了“长干故里”、“冶城西峙”等有金陵特色的典型怀古旧景,去掉了带有封建糟粕的部分内容,如长桥“送妓”,同时又创作了“天堑飞虹壮哉金陵”等画作,展现金陵现代新貌,再现古城金陵历史的繁华和今日的辉煌,此作品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制成明信片出版发行数万套。

        九十年代,他又创作了《金陵山水名胜五十景》,由《今日中国出版社》编成画册出版,这是继文征明《金陵十景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册》,高岑《金陵四十景》之后,反映南京历史文化和当代风貌的精品力作,是金陵画史上重要的一页,曾在南京画坛哄动一时。其中一幅“烟雨莫愁湖”,被称为“妙笔青丹绘雨雪”之佳作。山水画中,要将烟、云、雨、雪表现出来,是最难的,此画的妙处是画面上迷蒙的细雨宛如烟柳丝丝,丝丝的烟柳又恰似细雨迷蒙,湖畔的郁金堂与细雨浑然一体,整个莫愁湖笼罩在一片烟柳细雨之中。

        尔宾先生是金陵山水画家,同时是一位有建树的山水画家。2002年,他自南京到郑州转道辉县去太行采风。太行山壁立千仞、巨石障天,其雄、奇、险、古,鬼斧神工,天地妙合,自然造化,令这位长期居住在莺飞草长的江南的画家感到新奇与兴奋,更为太行山博大雄浑之气势所震撼。冒着初冬山野嗖嗖寒风,登山攀崖、手追心摹,领悟当年大画家荆浩隐居太行之洪谷“度物象而职真”的真趣与真情。短短七日,群山万壑尽收画囊,归来后乘兴展纸挥毫,由于粉本在心,画起来得心应手,如鬼使神差一气呵成,题名:《太行天下脊》。画面莽莽苍苍,逶逦千里,以丈二匹之巨制显太行之雄放,气势磅礴,满幅生辉。画成之后他还兴奋了好几天,找画友、朋友共同欣赏,然后,才郑重地题上了一段长跋。

        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勾勒出春,江,花,月,夜的壮丽画面和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中国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是江南丝竹的经典之作,节奏流畅,凄婉而不哀伤,深情而不沉溺,体现出我国古典音乐的优雅格凋。2000年,尔宾先生根据他多年来对“春江花月夜”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别出心裁地将画面组成九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章节,创作了充满韵味的长卷《春江花月夜》组画。首段“江楼钟鼓”及二段“月上东山”,描绘了夕阳映山,江楼在暮色中和月亮缓缓上升的景象,由静而动,动中有静,三段“风回曲水”,描写风吹江苇,曲水回流的动态,“渔舟唱晚”表满载而归、欢庆收获、热烈喜悦之心情。“回澜拍岸”是全曲的高潮,画面上江浪拍打着岩岸,浪花飞溅,寓意经历着人生的奋搏、风险考验和成功。“?G乃归舟”由慢而快,由弱而强,由远而近。“尾声”是复归平静后的―片宁静夜色。

        尔宾先生的山水画审美视野大,他是用大手笔、大写意写大山水。他以大的胸壑包孕山水、以大的视域观照山水、泼墨山水,进而借山水以明志,表达对祖国山水的一腔热情。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上下求索无止境

        张尔宾不但是一位画家,也是一位美学理论家,他在创作的同时结合实践研读画史画论,常有画论发表。这是中国文人画、学者画的文化、美学传统。他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有数十篇,如:《十竹斋书画谱对中国画谱学的研究价值》、《中国画的美学品格与精神》、《黄山与中国画》、《中国画与画谱》等,表达了他对中国绘画文化、美学和文化史、美学史的许多重要见解,显示出学术素养深厚的根基。

        尔宾先生对绘画有着执著的审美追求,不断探索绘画理论,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美学风格,集中体现在以下两点上:一为画风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中国美学的重要思想和风格。在尔宾先生画中体现为力排世间尘嚣之气,以冷静的构思和冷静的行笔相结合,体现出“清净”的效果。如《青山新雨后》,直觉一般雨后的清新之气拂面而来。二为画格“雅”。尔宾先生承续和发扬了中国山水画文雅格调的精神,他的用墨不爆不燥,温文尔雅,如《江晚渔村》显得那么舒卷自如、意态渺远清新宜人。

        尔宾先生对戏剧、音乐颇有爱好,尤其对昆曲和古琴情有独钟,他认为:艺术家要靠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去营造自己的文化环境和艺术氛围。昆曲和古琴与绘画艺术有相融相通的美学品格和审美见解,其半入江风半入云的清雅音韵、委婉情调,“一生爱好是天然”,“月明云淡露华浓”,“高山流水”、“平沙落雁”的审美追求正是画家绘画审美风格所需要的。

        他从昆曲中汲取艺术营养,滋养自己的审美素质,所谓遍借金针绣凤凰,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他的山水画创作之中。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挥笔如做念、唱、打,行腔还湿干、淡、浓,载歌载舞走龙蛇,吴带长袖亦当风。”他喜欢―边挥毫作画,一边听着昆曲或古琴曲,听到情酣处,便感到用笔用墨有一种鬼使神差的快感,那虚实相生,浓淡相宜,疏密有致的感觉也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他认为“笔墨性情”是中国画的美学精神和审美标准,有笔墨而无性情谓之“匠”,有性情而无笔墨谓之“妄”,唯笔墨性情俱佳者方为真画。他把自己的学习创作过程概括为“练、悟、变”。练,就是苦练基本功和传统技法,悟,是每一个画家所必须经过的―个最苦恼阶段,悟到还要悟通,悟到悟不到,悟通悟不通,这和本人的人品学问,修养功底有关联。变,需有自知之明,有识有胆,变,是继承发扬,是个性发挥,是革新,大凡历史上一代大师无一不以能变为先决条件。

        他曾在《东南文化》上创办和主持《十竹斋艺谈》专栏,并写出了数十篇美术专论。如《古今几人画金陵》、《民族绘画的继承者与开拓者》、《读龚贤(画决)》、《重读傅抱石》、《国画的美学品格与人文精神》《从十竹斋看徽州文化与金陵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山水古今情》《画师李味青》等多篇论文著述。

        尔宾先生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说:“无传统何以有现代?何谓传统?历代继往开来之大师即是传统,他们是座大山,给我们留下的是遗产是财富,更是资源,是不朽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我辈应有高山仰止之心,只可为此大山植树造林,切不可乱砍乱伐,我辈之责任也只能是为子孙后代留―片绿色的文化生态环境。何为现代?现代不仅是高楼大厦,高速公路,声色犬马,而是回归自然,返朴归真,唤醒和激发人之内在的文化精神。”

        他认为:艺术是文化,艺术家自然是文化人,文化人要有文化人起码的责任。文化人责任是什么,一是对自己作品负责;二是对读者和观众负责。第三还要有传承的责任。艺术不能一味地去讨好观众,误导读者,而要正确引导读者和观众,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欣赏水平。

        他对绘画收藏的见解,迥异于一般认识,他常说:“中国画是讲情缘的,是有文化情感的,无论是画家、收藏家、爱好者、鉴赏家、学画者,总由一张画,情缘一线牵。”

        尔宾先生在美术、美学理论上的不懈追求、探索,使他的视野更开阔,达到更高的审美境界,从而使他的美术创作更具有学术底蕴。

反哺跪乳是真情

        张尔宾出生在一个破落的旧家庭,在讲“阶级”那个年代,不可能有什么机会,他只好另辟蹊径。为了生存,过早地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先后做过教师、会计、点心师、园林美工、一直到在十竹斋找到一个可以安放画桌的地方。其间,经历了不同角色的转换,唯一不变的是对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钟情、挚爱与追求。
 
        幸运的是,在他艰难转换角色的过程中,他的勤奋和可塑性感动了众多画坛巨匠,如傅抱石、李可染、刘海粟、钱松、林散之、高二适、萧娴、亚明、宋文治、魏紫熙、陈大羽、赵良翰、李味青、许公泽等中国当代艺术巨匠。几十年来,他辗转于诸师门下,亲聆教诲与指导,并深切地享受过他们的人文关怀和恩泽。

        尔宾先生在60岁办画展时,同时办了一个收藏展,这些都是他在学画过程中与前辈大师求教交往的印迹,回忆起来都是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和往事,有的前辈大师已不在世了,但他一直珍藏着他们的作品,他认为他收藏的不单是珍贵的艺术品,同时也是至尊至贵的精神与情缘。他常常说:“几十年过去了,我只心存感谢。感谢这个时代与社会,感谢父母,感谢前辈大师们,感谢同道同事,相识和不相识的朋友,是他们的关爱,造就了现在的我,但愿在有生之年让我有回报的机会。”

        正是这种感恩的心情,促使他时时想到要回报社会。作为一位连续三届的人大代表,他特别支持社会公益事业。1998年,为资助失学女童重返校园,他精心挑选了43幅山水、花卉作品,在南京友谊、华联商厦举行“希望工程义卖画展”,将义卖所得全部捐献给了南京“希望工程”。2004年,在江苏省文联、红十字会共同举办的“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时,尔宾先生当场捐献作品,以表心意。2005年正值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当他得知东北的部分抗战老战士生活困难时,毫不犹豫地参加了东北地区“爱心献英雄、书画救功臣”书画义展义卖活动,他创作了一件书法作品和一幅山水画,义卖所得全部捐献给了曾打击外来侵略、保家为国的抗联老战士。同年教师节,他又参加西部地区晋唐书画院举办的“爱心救助” 义捐义卖活动,义志所得全部用来帮助西部地区的贫困教师。

        作为一名中国民主同盟的盟员,南京市民盟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他热心社会服务,努力为政府分忧。他认为要使罪犯出狱后真正改邪归正,不再危害社会,应该激发他们心灵中真、善、美的本性,给他们生存的技能。在尔宾先生的倡导下,南京市民盟文化工作委员会与南京监狱结成帮教对子。2000年、2002年,在盟市委的组织下,尔宾先生率民盟文化工作委员会书画界的盟员将书画兴趣班分别办到了南京监狱、南京女子监狱,面对面地教在押犯人写字作画。尔宾先生每次去监狱都现场泼墨作画,耐心指导,并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加快改造,争取早日回到社会,重新开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尔宾先生一直没有忘记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作出特殊贡献的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凡是有社会或民盟组织的慰问活动,他知道了必定会参加,每次都要当场挥豪,赠送书画作品。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南京戒毒所的武警们因工作压力大,生活单调节奏又快,没有闲遐来装饰办公室,他又提议民盟书画界的盟员到南京戒毒所,送上一批书画精品,用来布置办公室,让官兵们在工作之余可以暂且放松一下心情。

        作为一名文化人的尔宾先生,对南京的文化建设事业充满了热情,曾12年锲而不舍地为重建芥子园四处奔波。芥子园是金陵名园,因明末清初著名文人李渔及其《芥子园画传》而蜚声海内外。但后来芥子园几易其主,到民国初期已是一片菜园。尔宾认为可以重建芥子园,使之成为独具南京特色、集园林景观、学术研究、文化交流为一体的文化经济实体,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1992年初,他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写了《关于吸收外资重建南京芥子园的构想》,很快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在南京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张尔宾再次提议《重建芥子园,发展十竹斋》,市政府办公厅答复:“市政府正在制订南京市的文化战略规划,将重建芥子园、发展十竹斋的工作纳入规划范围。” 为尽快将设想变为现实,他广泛联系国内外企业家,向他们宣传芥子园的情况。2003年,经尔宾游说,立信投资公司副总谢伟宁拍板投资做这个项目,喜出望外的尔宾立即与各方进行联系,最后达成由南京市园林局出地、立信公司出资的协议。12年孜孜不倦的追求总算有了结果!

        尔宾先生常常说:怎么才能回报社会,最好的回报就是尽最大努力创作精品,带着爱心创作人民群众喜欢的、反映社会积极向上精神的作品。

        对于自己被称为当今金陵山水画的领军人物,他说:“我只不过是一只先飞的笨鸟,尽管飞的很吃力,很孤独,却也很从容自信,尽管曲折,可是按自己的线路一直飞到现在。”已入耳顺之年的尔宾,艺术创作日臻完美,究其因:点染山河总为情。

梅园新村纪念馆文博研究员、民盟盟员 颜鸣

上一篇 盟员沈飞为江宁监狱在押犯提供法律援助
下一篇 让小舞台彰显中华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