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我平凡的母亲
[发布日期: 2020-05-11 ]  本文已被浏览过

作者按语:

母亲节一大早

老伴收到女儿的红包

我也想起自己的母亲

重发一遍写她的文章

就算是大红包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最大的遗憾是没回老家去庆贺母亲的八十寿辰。算起来,母亲是在她三十五岁时生的我,在此以前她不曾生过男孩。旧社会,没有儿子的人家是会被人耻笑和凌辱的。父亲已经是两房合一的儿子,自己迟迟没有儿子,祖母便常常迁怒于母亲。母亲忍辱负重,从邻村抱回一个刚刚出生就失去亲娘的男婴,硬是用米粉加白糖一口口喂大了他一一这就是我的哥哥。哥哥长到三岁时,母亲好像怕他孤单似的,生了一个陪他作伴的小弟弟一一不用说,这具有轰动效应的小男孩便是我。母亲并没有因为我的出生而冷淡了哥哥,从我记事起,她总是带着我俩一起睡,给我们吃一样的食物,穿一样的衣服。后来我们一道进县城读中学,也是同样的装束,同样的铺盖,连洗漱用具都是相同的两套。那时,读得起书的人不太多,母亲并不因为哥哥不是她亲生的就不供他读书,也不因为我曾经是她身上的一块肉而舍不得让我离她远去。她一边整理行装,一边反复叮嘱我俩:“到外面要用功念书,千万不要拿别人的东西;要什么,我们想法买,大人哪怕吃糠喝汤,也要把你们搏出来!”

    转眼,我们分布在天南地北的兄弟姐妹全都成了家。母亲对儿女的婚事从不乱干涉,她的态度是:“你们自己看着好就行.”后来大家又陆续有了新的一代:哥哥家是两个男孩,我们是两个女儿.记得小女儿刚生下,父亲在隔壁焦急地询问生的是男,是女?母亲大声地回答他,管她生什么?只要平安下地就行."那时,我们完全可以再生一个,可母亲启发我们:"儿多娘愛罪,只要好好培养她们,女儿儿子是一样的。母亲没有像当初她的婆婆那样对待她的儿媳妇。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时代的进步。
    年过花甲的母亲接力赛似地把一个个孙子、孙女以及外孙们全都带大了,然后又回到乡间和父亲一起坚守在故乡的老屋里,养鸡、养羊、种菜、种瓜,忙得井井有条。农村实行责任制时,七十岁的母亲突然对土地有了新的感情,又主动要了一份责任田。儿女们都劝她不要种田了,可她是这样算计的:“田是刮金板,趁着我们现在身体还能动,忙一天算一天。你们的孩子还小,又要读书,负担重,我们又不像那些退休的有'到月来'(指退休金),虽然忙一点,但口粮、烧草都自有自便,这辈子我还不曾求过别人呢!
    乡亲们奇怪母亲种的庄稼为什么比他们的长得好收得多,母亲总是意味深长地说:“勤劳是根本,就算浪头上能漂得来,也还要起大早去捞呢!”母亲不曾上过学,但能唱不少山歌,兴许是受佛教的影响,在她五十岁时,突然萌生了步行去南通狼山烧香的念头。她迈着那双小脚走了三,四天,回家后病了一场。从暑假从苏州回来的姐姐埋怨她:敬菩萨反而招来了祸,你何苦呢?”母亲含着泪回答说,“还不是全为了你们……
    有一年夏天,母亲在乡间新修的公路上被疾驰如飞的轻骑撞昏了过去,待她醒来时,擦了擦脸上的血,怎么也不肯去医院检查,只是说:“我有数,没得事,歇下子,我能走回家。第二天,那闯祸的青年带着钱和鸡蛋来看望她,母亲说什么也不肯收人家的东西。后来我闻讯回乡,看到她浑身青紫的状况时,对她说:“人吃了痛苦不讲,这医药费、营养品收一点也还是应该的,要是在城里,那小青年的皮都剥掉了!”母亲直摇头:“不要害人家呀,我都八十岁了,害人的人不得善终,今世不报来生也要报呵!”
    也许是与地奋斗,其乐无穷,在八十六岁的父亲的配合下,母亲至今依然精神矍铄地穿行在责任田的阡陌里,这是常人很难相信的事实。生命在于运动。母亲对此可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人生的马拉松跑道上,母亲愉快而沉重地挪动着她那双变形的小脚,绝不肯掉人半步。虽然,她辛勤劳作的物质收获非常微薄,但是,却给儿孙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自尊、自强、勤劳、俭朴、善良、宽厚、坚毅、刻苦、正直、无私·因此,儿女们都争抢着给她寄钱,而母亲却从不乱花一文,她把钱存入银行,亲戚办事她总是要去祝贺,又把故居重新翻建了一次,还亲目动手一块砖、一块砖地铺好了堂屋的地面……
    敬爱的母亲,粗心的儿子不曾记住您的生日,而您似乎接受了忠孝不能两全的古训又原谅了我,在漫长的岁月里却一次次记住了我的生日.而且每一次都在我降生的老屋里为我这不肖之子暗暗地祝福呢!和母亲的胸怀相比,大海又算得了什么!

 (载《献给母亲的歌》文集,获江苏电台一九九O年《献给母亲》征文十佳奖。)  六合综合支部  王家干

上一篇 我们爱着旧时光
下一篇 从小人物看大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