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百花齐放的新时代
[发布日期: 2018-11-20 ]  本文已被浏览过

      我的童年时代,文化生活是极其贫乏的。记忆中似乎所有好看的书籍、戏剧、电影都被禁了,可以看的只有领袖的著作。

      父亲的书橱里有精装本的《毛泽东选集》,雄文四卷。我还不到十岁,看不懂,只会跟着大人背诵几句《老三篇》。读着这些似懂非懂的文字,心里却惦记着我的那些连环画。可是家长说:这些都不许再看了!我只好悄悄的藏起来了。

     父亲是懂得我的。有一天,他带给我一本红色塑料封面的《毛主席诗词》,说:“这个你该喜欢的,慢慢的读吧。”这样的诗词与我来说虽然有些深奥,但我喜欢其中的意境,反反复复的读,就都背下来了,从《沁园春? 长沙》到《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自此,这本诗词就成了我的启蒙教材甚至是精神食粮,也是我童年时光中不多的乐趣之一。

      12岁那年,我随着父亲下放去了里下河地区一个偏僻的村庄,这里离县城有一百多里地,位于三县交界处。交通不便导致的封闭与外界几乎绝缘,村子里没有电,带去的收音机就用不上,唯一能够听到的只有公社广播站的广播。

     我喜欢去知青点串门,她们那里藏着禁书,很好看的小说,可是不许拿出门,只能躲在屋子的里间悄悄的看。这些书让我在那些光线暗淡的小屋里一呆就是大半天,直到阿妈来喊我回家吃饭。

     少年时代的我很渴望精神食粮。为了看一场京剧《龙江颂》的露天电影,我和同学走过十多里的夜路。我也曾坐船赶100多里的水路去县城看朝鲜电影《卖花姑娘》。那些年,我舍不得放过任何一种可以阅读的书籍报纸,幸运的是,在《红旗》杂志上,我见到了《沙家浜》和《杜鹃山》的剧本。《红旗》是父亲征订的,读完以后不用还给人家。我就一遍一遍的读这两个剧本,直到一字不落地背诵下来。小小的我哪里知道,这两个剧本有一个半是家乡的汪先生写的,所以台词才这样生动优美。

     何止是我,在那个一花独放的年代,全国八亿人只能反反复复的看那八个样板戏。极度的严寒之下,再好的种子也发不了芽。尘封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78年,随着"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大地春回,中国人终于盼来了百花齐放的文艺春天。文艺作品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伤痕文学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这是一代人对一个特殊年代的思索和剖析。也是一代人心中情感长期压抑之后的真实流露。

     那几年,我读了很多的知青文学,也观看了很多知青题材的电影电视剧。这是在我的心里有着强烈共鸣的情感。

     喜欢梁晓声的作品:《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知青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理想,在逆境中的美好心灵与情操,虽是遥远的北大荒的故事,引发的却是所有知青的共同感受。到九十年代,我还不知道梁晓声是我们民盟盟员。

     那些年, 我还读过张洁、王安忆、黄蓓佳、铁凝、史铁生等众多作家的作品。还有深深打动我的汪曾祺先生,他的文字如同清泉一般浸润心田。自1980年,小说《受戒》发表以来,汪先生从未淡出过人们的视野。

     江苏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陆建华先生在《人民日报》撰文如是说:“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巨大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为过,具体到汪曾祺个人来说,他完全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才获得了新生!如果没有新时期,他就只能继续被岁月的尘埃最终淹没于无为!甚至,如果政通人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再推迟(比如十年)到来,中国当代文学很可能就没有留下那么多美文的汪曾祺!”

     真正让我与文学结下不解之情的是纪实文学《天网》。《天网》给予我的震撼直到今天都不能淡忘。惨烈的故事,不屈的老人。这本书在我的床头整整放了三年,伴随我走过一段艰难的岁月。我永远也忘不了《天网》给我的昭示和力量。也永远记着了作者的名字——张平。自此,寻着张平老师的作品一路读下去:《十面埋伏》、《凶犯》《抉择》、《国家干部》……

     很多年后我才知道,我只是张平老师众多读者中的普通一员。《天网》发表后被全国几十家报刊转载,数十家电台连续广播,被改编成电影、电视、连环画、话剧、地方戏等等几乎所有的文艺形式。

     也是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2002年,张平已经当选为民盟中央副主席。他和梁晓声都荣获了“茅盾文学奖”,都是我们盟员中最最伟大的作家。

     他们的成就和辉煌,因为他们的文学才华和辛勤写作,也因为改革开放后政通人和的新时期有着一个宽松的创作环境。


     我的文学梦是从拜读《天网》之后萌发的,这个梦在我的心里埋藏了好多年。真正走进文学,是我加入民盟之后,盟市委的网站成了我笔耕的园地。盟友们的认可和领导的鼓励点燃了我写作的欲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将空闲时光都用在了码字上并有所收获。当然, 我写得最多的还是我们的民盟:《别了 布票》获得南京民盟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一等奖,《携手放歌在五星红旗下》获得江苏民盟 “风雨同舟60年征文”二等奖,还有多篇征文被市委统战部评为优秀文章。在民盟江苏省委纪念中国民主同盟成立70周年文艺演出中,我创作的朗诵诗《七十年的风雨 七十年的辉煌》成为压轴节目。因为写作。我多次被省市两级民盟组织评为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连续当选南京市先进盟员。我的散文《当兵要当新四军》成为《人民政协报》“我家的抗战”栏目首篇刊登的文章……2016年6月,我为庆祝民盟江苏省委成立60周年创作的大型文学剧本《携手奋进60年》在紫金大剧院成功演出。

     置身在民盟这个大家庭中,感受了太多的幸福和快乐。江苏民盟的文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2017年12月,由民盟江苏省委、江苏省文联主办,民盟各市委会协办,民盟江苏省国风书画院、诗词楹联协会、摄影协会、江苏省现代美术馆承办的“‘诗书画影 同心同庆’庆祝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诗词楹联暨书画摄影作品展”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开幕。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作品的内容积极向上,活动的形式生动别致。省盟宣传处首先向江苏盟员中的诗词楹联爱好者征稿,然后将征得的作品发送给全省盟内所有的书画家,让他们选择自己喜爱的诗词楹联再行创作书画作品。我的《人月圆  彭雪枫将军》被苏州盟友、苏州市草书协会副会长赵廉熙先生写成书法作品送展。那天,我有幸与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瞿超、民盟江苏省委主委胡刚等领导在作品前合影。可惜书法家赵廉熙先生没有从苏州赶过来,不然,那是何等圆满的一张照片。

     改革开放40年,这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文学艺术也走进了百花齐放的新时代。

     2018年6月9日下午,由民盟江苏省委主办,江苏民盟艺术团、民盟南京艺术学院支部承办的“同心携手筑梦,共谱改革乐章——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演出暨江苏民盟艺术团成立揭牌仪式”在南京艺术学院实验剧场举行。演出分为大地回春、百花齐放、壮丽航程、高歌奋进等四个篇章,盟内外的艺术家们动情地抒发了对党和祖国的热爱,讴歌多党合作事业的光辉历程和深情厚谊,讴歌这百花齐放的新时代。



                            六合综合支部  方晓荷  



上一篇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下一篇 我骄傲,我们是走在行知路上的浦口民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