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离不开的是“家园”
[发布日期: 2018-07-23 ]  本文已被浏览过

      听说《宝岛一村》时隔六年,在今年盛夏又回到了南京保利大剧院再次演出。恰巧友人赠予了入场券,惊喜之余慨叹终于可以一睹真容了。

     这出源于嘉义眷村的时代大戏,取材自台湾最知名的制作人王伟忠的眷村成长故事,由“亚洲剧场导演之翘楚”赖声川执导。《宝岛一村》,诉说的是从1949年到60年代,因政治环境的动荡意外渡海而来的战后新移民,在原本只是暂时落脚的村子落地生根,发展出了“眷村”这种台湾所特有的居住区域、生活型态与族群文化。这部戏以“眷村”三代住民、四个家庭的故事,成功塑造了第一代思乡、盼回乡的“眷村人”和第二代在台湾出生、土地认同概念逐渐转变的“眷村子弟”,呈现出了一个庞大多元却又被归为同一族群的人们从离家到想家到认同这里就是家的一段历程。

     一出戏,三个多小时,在台上台下笑泪和掌声雷鸣交替中不知觉度过。引起共鸣的,我想,是一段海峡两岸谁都抹不去的记忆,是一种离不开的“家园情怀”,是一丝挥不去的浓浓乡愁。《宝岛一村》反映的不仅是对眷村回忆的尊重、更是对一个时代记忆的尊重。从中,我读出的既有“眷村子弟”对台湾的认同、融入,更有这些出生成长在“眷村”的子弟骨子里流淌的“家园情怀”,抹不去、挥不散。

随着出人头地的“眷村子弟”不断努力,近年来,台湾眷村越来越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为数众多关于眷村的文艺作品被人们所关注,如《再见,忠贞二村》、电视剧《光阴的故事》、《闪亮的日子》和舞台剧《宝岛一村》等。这些文艺作品在台湾掀起了重现眷村岁月荣耀热潮。

     其实,作为历史上外省人聚居的眷村,被视为反“台独”的坚强势力,随着岛内十余年的眷村改建,激发出外省移民保存集体回忆的意识,即与大陆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家园情怀”。在台湾,“眷村”代表着一种特殊的政治含义,等同于反“台独”。当年迁往那里的人,都是从大陆过去的国民党军人及家眷,他们服从于国民党,是国民党最忠实的拥护者。随着国民党失去执政权以及党内分裂,尽管眷村人的政治态度发生了变化,但反“台独”的理念一直不曾动摇过。自从民进党上台以来,时有抛出“台独”言论,几乎每次都会遭到眷村人的强烈抗议和反对。他们有着至死不渝的“祖国认同感”。在他们心中,台湾和大陆都是中国的土地。

     然而,从1949年至今,近70年过去了,随着外省第一代逐渐凋零和眷村改建不断推进,眷村人口老化与迁移现象冲击着两岸的“家园情怀”。例如,眷村第一代无论官阶,大家都在声声地呼唤着家乡的名字。春节放鞭炮,端午包粽子,中秋吃月饼,清明跪西土。他们倔强地秉承着从祖宗上面传下来的老例儿和规矩,还有那一口浓得化不开的乡音。无时不暗合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辛酸与无奈。眷村第二代指的是四、五十年代出生在台湾的眷村孩子们,除了外省的的血统之外,也有和本省的联姻,对于眷村第二代来说,“国家”的概念对于他们的意义不如第一代来的强烈,没有颠簸迁徙的离乡背井经验,对于大陆的“根”的意识诞生的“家园情怀”更是淡化很多。随着眷村改建和眷村人的迁移,第三代、第四代眷村人对大陆从“根”上的认同将不断消失。因此,必须尽快抢救台湾眷村历史,如果不能很好记录、保存,叠加“台独”势力早有算计,这一段回忆很容易就随风而去,稍纵即逝。

      于是,一边观剧一边我就沉入思考,事后很长一段时间,心情都难以平静,面对越来越甚嚣尘上的“台独”言行,我就在想:能不能呼吁两岸文史专家共同成立台湾眷村文化研究团队,掀起眷村文化历史研究热潮呢?能不能想方设法在台湾兴建台湾眷村博物馆,以大量史料延续历史和文化,承继两岸“家园情怀”,以史实补充台湾中小学教科书呢?能不能鼓励文化艺术界的眷村后代,如文化界重炮龙应台、张大春、朱天文,电影双雄杨德昌和侯孝贤,影视歌星林青霞、王祖贤、胡慧中、张艾嘉、任贤齐等发挥专业和社会影响力,为保存眷村历史和文化,弘扬“家园情怀”贡献才智和力量呢?如果,每逢清明、中秋、春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虽隔着浅浅的海峡,但是两岸同根兄弟一起欢庆祖先为我们创造的共同节日,那么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会远吗?

贺俊



上一篇 与小蚊虫的斗智斗勇
下一篇 草原行日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