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我和一份报纸的情缘
[发布日期: 2018-03-27 ]  本文已被浏览过

      1985年夏天,我刚刚读初二。那时候,学校没有阅览室,农村生活也比较清苦,可以接触到的书报寥寥无几,但是桂花家可以瞟上几眼书报,因为她爸爸是邮递员,所以我就喜欢在她家玩。一天我看到了一份《红岩少年报》,报纸上有一个暑期征文“假如……”,我于是写了一篇《假如祖国需要我》。

    那时我生活的石埝村离乡政府所在地的镇子有八里路,还是泥巴路,也没有通公交车,一般村子里需要寄信都是直接交给邮递员,那时候我的内心是忐忑的、羞怯的,根本不好意思让任何人知道我投稿的事情,在这之前,我通过搜罗到的报纸,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已经陆陆续续地投了两年的时间,投了《中国少年报》、《少年文艺》、《儿童文学》、《作文选读》等,一直都是石沉大海。每个周末,我都问母亲要一元钱,步行到镇子上去买书,一本书几角钱,其实更重要是我惦记着寄出我的作文稿,用一张八分钱的邮票,放飞我的梦想。每当我从窗口把怀里揣着的带着体温的信递给工作人员时,我都能感觉到那个小姐姐眼中的好奇。

    开学一个多月了吧,是在课间十分钟时间,我的语文老师周思找到了我,询问投稿一事,我以为稿子被退回来了,脸涨得通红,说话也结结巴巴的,结果后来老师从背后拿出了一张报纸,刊登着我的名字和文章的《红岩少年报》,天哪,那一刻的惊喜是我终生难忘的,仿佛觉得全世界的花儿都为我开放了!接着,我收到了两元钱的稿费,用现在的流行语说,幸福感爆棚啊。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在征文结束评奖时,我的这篇征文被评为一等奖,因为路途遥远多有不便,我无法去报社所在地——重庆领奖,编辑部特意致信委托当时的江宁县文教局并附上三十元奖金,委托他们来为我颁奖。于是当时我的母校——曹村初级中学为我举办了一个全校范围的轰轰烈烈的颁奖大会!在1996年,三十元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记得那时我父亲的退休金也就八十元的样子。更重要的是,我意识到坚持的意义,明白了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是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懂得并坚信“一份耕耘,自有一份收获”。

    后来,我从网上了解到,《红岩少年报》已经更名为《少年先锋报》。2018年春节期间,我去重庆旅游,感到好温暖,拥抱您,重庆,因为一份报纸,我爱上一座城!感谢重庆在我的少女时代,就曾经爱过我,照拂过我。

   这份报纸当时的编辑并不知道,因为他对一篇稿子的刊发,激发和培植了一个乡村女孩子的文学梦,这份文学梦,照亮和伴随了她的一生,让她有了勇气去直面自己的脆弱,帮助她迈过了生命里的崎岖和坎坷,也让她终于圆了成为一名作家的理想。


    江宁总支 李萍

上一篇 写在樊樊的十七岁
下一篇 磨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