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感悟先生
[发布日期: 2017-12-29 ]  本文已被浏览过

   陶行知先生一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身躬力行践行乡村教育,先生有许多话至今仍犹言在耳,“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等等。我有幸作为南京行知实验中学一名教师,南京民盟陶行知支部的一员,常常凝望先生,感悟先生。

    2017年岁末,层林尽染,冬阳如春,我参加“行知路上支部行”,再次来到位于浦口的“江苏省南京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旧貌新颜,似曾相识。近几年,我所任教的中学每年十月高二初二两个年级的学生都在这学农三四天,此前我作为任课教师来参观学习过。这次同行的支部诗人李萍老师,一路上向我介绍基地的发展创建,李亮和杨瑞清两位都毕业于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师范,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们俩志同道合,踌躇满志,放弃留城任教机会,立志发展乡村教育有所作为。历经多年的坚守与奋斗,把一所村小学变成闻名全国的新型农村学校。后来,李亮离开这儿成为江苏省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杨瑞清校长依然坚守,守望一份理想,一份信念,成为优秀的乡村教育家,荣誉如硕果压满枝头。

    走进熟悉的大门,首先见到的还是基地主任刘明祥校长热情洋溢的笑脸,说杨校长在接待来自印尼的58个参加中华文化浸濡活动的华裔学生,另外还有200名江苏第二师范的学生在此参观学习……操场,草地,教学楼,实验室,形同故人,不同的是校园中增加了陶行知先生高大的铜像,先生凝视远方,风吹动他的衣襟,仿佛在迎风前行!杨校长日程安排很满,但还是忙里抽空向我们介绍铜像来历,并引导我们参观了农具陈列室,通过《回眸百年探索重温知行合一 共赴行知教育实验新征程》一文,回顾了陶行知先生的人生历程和他的“学会赏识爱满天下”办学理念,以及他爱国爱教育并为之奋斗终身的事迹。   

    刘校长自我介绍他就是行知小学(当年的五里村小学)的毕业生,在这里求学起步,走出去,学成归来与杨校长一起耕耘播种,践行先生的教育理念。他说,基地受益于陶行知先生的声望和思想,当年从9名教师100个小学生默默无闻的村级小学,到今天300多教职员工,1600多在校学生,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在内的,年接待3万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700多名来访外国学生的行知教育集团!一路走来,经历磨难,艰辛自知。他们最大的成功就是,结合时代的发展解决了三大难题:农村教育怎么办?农村学生怎么教?农村教师怎么当?1994年,成功成为江苏省第一家挂牌的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青年学子来这里可以亲近自然,动手播种或收获,走访农户,了解农村了解社会,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知行合一。

    行知基地有很多新创造、新思想、新理念,其中一个做法就是把社会资源引进基地,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既节省了经费又让学生了解社会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渠道。比如,王荷波烈士纪念馆能让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手工军器展览馆古生物馆等满足不同爱好的学生的兴趣。基地还为浦口总支盟员、省书协会员张永根老师辟了一间工作室,张老师曾师从书法大师林散之,他花了一年功夫用小楷书写的《文心雕龙》,其精湛的书法艺术令大家赞不绝口,他就在这里教学生习书绘画,为孩子们打开一道通往艺术殿堂的门。 

    漫步校园,我们在操场上遇到一个五左右的小女孩哭泣着奔走,杨校长快步走过去,有盟员说:“看看杨校长怎么哄小孩,他一定有办法!”杨校长抱起小女孩,轻轻告诉她爸爸有事。原来是位教师的女儿,她爸爸正在接待江苏第二师范的学生。小姑娘很快安静下来,杨校长牵着她的小手去找爸爸了。那一刻,我好像看到了先生的背影,如果先生在,也会这么做吗?

    陶行知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句名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随着中共十九大召开,我们伟大祖国开启新时代,正因为有无数像先生这样爱国有远见的民族脊梁,前赴后继的付出,才使我们国家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未如此之近,当然,要现实这一伟大梦想、伟大工程、伟大创造需要我们在行知路上撸起袖子加油干。

    夕阳中回望基地回望行知实验小学杨校长刘校长他们不就是当代的先生吗他们就在先生热切期盼的目光下在新时代的春风中砥砺前行

 陶行知支部 吴淑芳

上一篇 难得一悟
下一篇 维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