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从绘画大师陈之佛身上所学到的人品和画品
[发布日期: 2015-11-20 ]  本文已被浏览过

   陈之佛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一位杰出的画家,其所开创的现代工笔花鸟画画法,与北京著名画家于非闇一起赢得了“南陈北于”的美誉。作为现代花鸟画爱好者,我从陈之佛身上不仅学到了“人品”,而且学到了“画品”。

    陈之佛1896年9月23日生于浙江余姚,原名陈绍本,从小喜爱绘画,1915年毕业于浙江省工业专门学校染织科机织专业,后留校教图案课 。少时受国民革命思想的影响曾写信向父亲提出剪辫子要求,遭到父母的严厉训斥,一气之下,出国留学。191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科,成为官费生。1923年学成回国,被上海东方艺术专门学校聘为教授兼图案科主任,同时更名为陈之佛。全国解放后,陈之佛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后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1952年8月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54年任民盟江苏省委委员,并当选为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任江苏省美协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

   陈之佛一生为人正直,淡薄名利,被中国画坛称为人品高、学养高、画品高的“三高”画家。人品被历代誉为做任何事的立足之本,尤其是在艺术上,古人云:人品高,画品自然就高。其实,人品的内涵非常丰富,各个时代对人品的要求各有不同,随着使得变迁,对人品的定义和要求也在不断地发展。人品及道德,社会主义的道德观有别于封建时期的“三纲五常”、“仁义礼智”,讲究和谐,提倡新道德。新中国成立后,陈之佛受到党的关怀和教育,思想得到迅速提高,同时对自己亦严格要求,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对教学和社会工作充满着热情。建国十周年时,他应邀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见到了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国家为表彰陈之佛在中国工笔花鸟画上所做出的特殊贡献,曾颁发奖金人民币40万元,其长子陈家墀等家属在“陈之佛艺术陈列馆”落成之前,举行会议商议决定将这笔奖金全数捐出,分别赠与南京艺术院奖学金及南京博物院“陈之佛艺术研究基金”各20万元。

   建国初期,为抢救、整理、发展南京云锦,成立了南京云锦研究机构,聘请陈之佛为顾问、艺术指导,对被称为色泽灿烂,鲜艳富丽犹如天上彩云的高级提花丝织云锦的传统发掘做出了出色贡献。他还对苏州刺绣研究所的创设,丝织艺术的提高,画稿的提供费了很多心血;刺绣女工赞扬道:“陈老的人真好,他的花鸟画作好绣。” 凡是接触过陈之佛的人都感到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虚怀若谷,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对人和蔼可亲,热情坦率,肝胆相照。当时有些人骄傲自满,夸夸其谈,相互吹捧,也有人搞派系,自立门户,打击别人,抬高自己;针对这些现象,陈之佛只是淡淡一笑。有一次有位来访的客人称他“大师”,他立即严肃地说:“我不是什么‘大师’,只是一名美术院校的老园丁,教了几十年书,甘心做一辈子孺子牛。从没有想过要当‘大师’,况且大师这个荣誉,不是由任何人可以封赐的,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和社会的承认。”他平生以谦让为本,宁可吃些眼前亏,也不与人争长短;他用学者态度,正确对待旧社会的陋习,既不盛气凌人,也不卑躬屈膝,保持清高的品格。

   在他的一生中,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对名利非常淡泊,把金钱和浮名看成身外之物,无足轻重。一生勤勤恳恳,洁身自爱,乐道安平。他提倡用美育来改变人们的思想品质,发表了《美育与道德》、《美育在教育上的价值》等文章,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家,不仅应有高尚的人品,而且应该用艺术来美化人生,陶冶人们的情操,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他曾在一次艺术集会上演讲,大声呼吁:“如果我们一切被称为是高贵的人,大家都迷惑于物质的享受,迷惑于浅狭的功利主义,被困于名疆利锁而不自拔,弄得情操驳杂,趣味卑劣,生活枯燥,无所寄托。那我们虽为人,实在已失去人性,人生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我们应该高喊:‘恢复人性’”他的呐喊,表现了一个艺术家的高度觉悟和勇敢的精神,得确实难能可贵的。他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和他丰富的学养分不开的。他从小就爱读书,博通古今中外文化,生平手不释卷,对艺术理论造诣尤深,著 述丰富,为艺林所推重。

   陈之佛对中国工笔花鸟画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在传统的工笔花鸟画的基础上融入工艺美术和民间绘画元素,具有较浓厚的装饰性,同时绘画作品与绘画思想相结合,赋予作品很高的内涵。例如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他创作了工笔花鸟画《和平之春》,这幅画体现了他在思想感情上的变化,解放前陈之佛是一个靠脑力劳动为生的艺术,是一个无党无派的爱国者;在旧社会是一位纯朴厚道,洁身自好,注意“修身养性”,希图“超然物外”的好好先生。原先,小学教师给他取名陈之伟,他嫌“伟”字太俗,以后便改“伟”为“佛”,成了后来人们常叫的陈之佛。解放前他的画用过“心即是佛”和“养真庐”的印章,表“心地坦荡”,“归真返朴”之意。解放后,他的艺术有了明显的转变,祖国的光辉成就,激起了他莫大的感奋。“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使他走上了社会主义艺术创作的正确道路。他认识到花鸟画艺术虽然不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缺乏以形象教育人的功用,但它能以一种艺术美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在愉快的、舒畅的、健康的美感享受中培养优美的情操。一幅优秀的花鸟画也必须充分表现优美的民族风格和特性,充分表现新时代的时代气息,来满足今天人民要求;因此,他用“和平之春”来寄寓祖国美好的未来,在画面上表现出清新、活泼、开朗、繁荣、健壮的面貌,给人以生气勃勃,欣欣向荣的感觉。

   在1935年的一次画展上,他那宁静清雅的画风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第一次在画上署名“雪翁”。之后“雪翁”的名字唱响大江南北,人们一提到“雪翁”便知道这就是陈之佛。陈之佛取别号“雪翁”是有来历的,他17 岁在杭州浙江省立工业学校求学时,有机会常欣赏西湖,有一天,他在西湖上游赏时,天气突然变化,下起雪来;这是他看着满湖雪景想起了前人的一个评价:“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认为雪湖最美,湖光山色成了一片玉簇银装的世界,特别是孤山的梅花,在西湖雪景中可说是美中之美,留着永久不忘的印象。后来他将晚号取名“雪翁”。在陈之佛大量的作品中雪景花鸟也是最多的,如白梅、白莲、白菊、白玉兰、白芙蓉以及白鹤、白鸽、白鹰、白鹭、白鹅、白鸡等等,他开拓了雪景花鸟的新技法,都用白粉层层重染,使这些花鸟神气十足,创造了一尘不染,清新幽净的艺术境界。

   我学中国工笔花鸟画就是从陈之佛的作品入手的,从学画中了解到他的为人和人品,再从他的人品中认识到了他的画品。我以为学好中国画,就是要掌握陈之佛提出来的观、写、摹、读“四字诀”。“观”,就是“师人”,师造化,深入生活,观察自然,不断观察研究自然界花木禽岛的生活规律及其特征特性,熟悉它、理解它、热爱它、才能够掌握它、创造它、任你驱使。“写”,是写生,练习技巧,掌握形象,搜集素材。“摹”,是临摹,研究古今名作的精神理法,吸取其优点作为自已创作的借鉴。“读”,是研读文学作品、技法理论和古人画论,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修养越广博,越深厚越好。

书画支部  邹凌

上一篇 遇见
下一篇 征文:我与民盟(杨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