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途径嘉峪关
[发布日期: 2014-10-09 ]  本文已被浏览过

    我明明知道自己是站在嘉峪关城楼上,“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等诗句却不由自主冒出来。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漠,落日在灰蒙蒙的雾霭中只剩一个光斑。

    此时我距阳关和玉门关400公里开外,那里现在是两个土堆。

    历史曾在眼前的这条线路上辉煌,西汉时设立的“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是丝绸之路上最热闹的去处,敦煌壁画中的许多场景可为证。沿着四郡的喧闹再往西就是玉门关和阳关,一个向北,一个往南,关外是无边的戈壁或无尽的山峦,去国怀乡自不待言,生死未卜恐怕是当时旅人最深切的感受,所以诗人们一唱三叹,久而久之,“关”成了我们民族的情结。

    丝绸之路自晚唐衰落,河西四郡也日渐冷清。宋朝对外族的侵扰一再退让,河西走廊上的驼铃几成绝响。明洪武初年,征虏大将军冯征在班师途中经过河西走廊中部的嘉峪塬,这里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控祁连咽喉,更关键的是这里有水源。《秦边纪略》载:“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明长城的西端由此确立,整个关城的修筑历时168年。

    我从关内向关外走,第一眼看到“天下雄关”的匾额时差点没笑出来。这叫什么门楼呀?低矮而平淡,充其量只是个大户人家的规模,与山海关“天下第一关”的门楼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进了门走了一大截,我才感觉出关城的广阔,越朝西走门楼越多,而且越来越高、越来越密。门与门都不相对,一道门过后必须拐弯才能见到下一道门,在狭窄的瓮城里你得仰视才能看到被城墙圈定的天空。我转得头晕脑胀,终于到了关外,回头再看吓了一跳,城墙高得吓人,而城墙上还矗立着一座门楼,悬挂于门楼第三层的“嘉峪关”匾额竟显得遥不可及。

    这城好怪,东边和西边竟有这么大的差异,走在其中感觉根本不是一座城!我忽然转过弯来了,这是故意为之的——行人若从东向西出关,每一步都在远离亲情,建筑风格的变化预示着前程的严峻;若从西向东入关,景物越来越随和,心态越走越平静。这才是有档次的设计,不仅设计了一道实用的关隘,还把往来旅人的感受都设计出来了!

    人口的管控是中国社会延续了数千年的主题,在古代主要是防止人口流失。嘉峪关的设计利用了千古传诵的诗句,顺理成章地把人向关内引导,这一点非常独到。

    我来到西边瓮城,檐台上有一块砖,围了很多人在看。关于这块砖还有一个传说:当年有一位叫易开占的工匠,精通算法,只要经他计算,用料精确无误。监事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发话:“如果多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嘉峪关竣工后剩了一块砖,监事闻讯大喜,想借此克扣工钱。易开占却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一听,不敢再闹,那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

    一项持续了168年的工程,即便使用计算机,仅剩一块砖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传说有鼻子有眼的,好像真有那么回事。

    走下城楼前我再次极目西望,雾霭中天和地在远处相交。我的下一站在更西的地方,敦煌。

社文支部  周伟

 

上一篇 印度纪行(下)
下一篇 盟·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