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杂忆端午
[发布日期: 2014-08-06 ]  本文已被浏览过

    现在过端午节与过去太不一样了。按规定放假一天,如果是靠近双休日,就是一个小长假了;超市里宣传最多的是粽子,大盒、小盒、礼品盒;口味又各有不同,肉的,豆沙的,或许又有新的名目,然后就是绿豆糕,什么中华老牌、清真素油等,咸鸭蛋除超市外,街头巷尾还可以看到不少个体的买者。也许你也会看到有些孩子们(大约三、四、五岁左右)胸前会挂一个咸鸭蛋,偶尔也会见到一个双眉之间加一个朱砂点的孩子。过节当然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了,看看这个节日,也真叫人羡慕。
    说羡慕,因为过去过得太简单了,有时又有似乎是节而又非节的感觉。过去小学时,过端午节最多是吃粽子,而且是自家动手包,有三种,一是白粽的,二是加赤豆的,三是加个红枣的。除此之外是吃麻叶(即一种油炸的折迭面片)或者点一点朱砂。内容虽少而是年年必有。但考交不多。后来上学到大学才从文学课上又知道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因此还有划龙舟,但北方并不如此。
    后来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广西工作,在那里的一个端午节,却让我大开眼界,对端午的认识,民风民俗好像又提高一些,而且让我至今难忘。是在一个星期天过的端午,在两位同志与前(夫、妻)告别后,请我们到他们家去吃粽子。那是一幢普通的民房,厨房烧的是大灶,他们从锅内取出一蒸笼,里面放的一个长约半尺,宽有三寸的长方形粽子(这在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打开一看,最外面一层是米,第二层是豆沙,最中间是两大块肉,肥肉透亮,瘦肉很烂,这是我第一次吃这么样的一个肉粽子。当时我们有五六个人,大家很感谢主人的招待。然后,就过河回去,这时,就看到了划龙舟,大约有两三支队伍,在河中竞赛。因为当时未注意,形成了记忆中的空缺。然对吃粽子,确实难忘。
    还有端午的香袋,这是其他任何一个节日都没有的。在端午前,药房准备了已制成的香袋,大小各一种,还有供自己保装的香草药。这几年我总在超市前看到有人托不少各种样式的香袋。人们不是图好看,而且祈求人的健康平安。这又使我想起在以前上小学时,做手工粽子,先用纸折叠成粽子形状,一层层裹起来,然后外面再用彩线缠绕起来,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如果从粽子的对角,一头用作穗子,再加上一个珠子,另一头穿出来,这样就可以挂在胸前,虽为手工,然亦是节日的工艺。想不到祈福与工艺结合起来了。
    以后,结婚成家,有孩子,别的事可以少些,过节不能亏待孩子,因此,年年是粽子,咸鸭蛋,后来又加上绿豆糕,或许有时说些有关过节的故事,什么纪念屈原呀,伍子胥呀,曹娥啊等等,似乎是过节了,只是没有放假。
    后来想想看,端午节和我们生活太密切了,但我也发现地区不同,而风俗也不一样,还有人提议要把端午申遗。因此我想,各地的学者们、民俗家们如何把端午的历史性、人文性、地区性能在各地的人民生活中成为凝聚力,促进和谐,促进发展,促进人民大团结,这才是过节的重要原因。这才会对申遗有意义。


三十九中 刘宏起

上一篇 节气的联想
下一篇 合唱班(四)——连帽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