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卷珠帘》赏析
[发布日期: 2014-03-17 ]  本文已被浏览过

    小小年纪的霍尊,一曲《卷珠帘》清新委婉,唱出了伊人为爱痴迷、为爱憔悴、无限感伤的情愫。唱哭了刘欢,感动了亿万有情人。作为听歌者,我也深深地被打动,也跟着吟唱,也跟着思量。       进而,在霍尊的优美旋律中感悟着深奥的词义,并寻找准确的解读。也许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果然对词义的领会各有出入。但吃惊地发现,结局却是雷同——凄苦悲凉。有的甚至是说,“女子带上琴,在山上烟云深处,弹完最后一曲就自杀了……。”这是完全不能苟同的,因为词的结尾明明是春天来了、唤醒枝芽、远方琴声……。多么令人憧憬、充满希望的画面啊!
    《卷珠帘》歌词原文: 
    镌刻好 每道眉间心上/ 画间透过思量/ 沾染了 墨色淌/ 千家文 都泛黄/ 夜静谧 窗纱微微亮
    拂袖起舞于梦中徘徊/ 相思蔓上心扉/ 她眷恋 梨花泪/ 静画红妆等谁归/ 空留伊人徐徐憔悴
    啊 胭脂香味/ 卷珠帘 是为谁/ 啊 不见高轩/ 夜月明 此时难为情
    细雨落入初春的清晨/ 悄悄唤醒枝芽/ 听微风 耳畔响/ 叹流水兮落花伤/ 谁在烟云处琴声长
 
    我的解读:   
    月夜,更深人静,伊人的纱窗还透着微弱的亮光。屋内灯下,伊人望着画好的情郎画像细细端详,往事涌上心头历历在目。提笔蘸墨,任思绪在纸上流淌,写下的动情诗文,让多少情诗都黯然失色。  
    伊人在梦中起舞徘徊,心中满是对情郎的相思。因思念之深,泪流满面,再不能入眠。于是起身坐在镜前静静地整理自己的妆容等待,然而情郎渺无音讯,空留伊人慢慢憔悴。 
    似乎听到了什么,伊人飞快地移步门前,散发着浓浓的胭脂香味。卷起珠帘,并没有情郎的座驾。明月下暗自羞涩,真是难为了伊人的一番情意。  
    天亮了。初春的细雨滋润着万物,唤醒了枝芽。微风在耳畔咝咝作响,正当伊人叹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悲痛欲绝之时,传来远方烟云之处悠扬的琴声,那么地熟悉,那是谁?……不言而喻。

  《卷珠帘》的词虽然简短,却是层层扣进、结构严谨。更妙的是,最后写到绝处却是透出希望。让人在热泪中、在压抑中豁然透亮,有苦尽甘来、绝处逢生的惊喜。这样动情的诗文,也真的是要让多少情诗黯然失色了。
  对于诗歌的理解各有不同是可以理解的。遗憾的是,《卷珠帘》被刘欢选中以后,他的改编让人不敢恭维。且不说“原先的《卷珠帘》是半文言半白话的形式,改编后的歌词通篇都是文言文,更凸显古意。”这个说法是否确切;也不论他改的“梦中妩媚”“高轩雾褪”等等词语是否达意,是否合乎逻辑。他的结尾,却是给悲凉的结局完全地下了定论,毫无悬念,把人们带进了死胡同。不管原作者是无名小辈还是新新人类,这样的改编是否违背了原作的词义,是否恰当呢?

    注:除了结局,有些句子的理解也待商榷。比如第一段,并不是以画为主,而是伊人凝望画像以写为主;“千家文都泛黄”是指以往的多少情诗都诗黯然失色;再是“夜静谧 窗纱微微亮”这里是倒装句,是一个很有意境的场景,纱窗透出微弱的亮光,描写伊人因思念深夜无法入睡。而不是“月光或曙光透过窗纱照进绣房”,这与下文也不合逻辑。凡此种种不再赘叙。

  
扬子支部 岳益春

上一篇 颇有创意的三八节活动
下一篇 烹小鲜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