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秋之白华:瞿秋白与杨之华违背封建礼教的结合
[发布日期: 2011-09-14 ]  本文已被浏览过

    今年的9月10日是第27个教师节,盟市委组织盟员同志们在大行宫礼堂观看电影《秋之白华》,正是一部仰慕的好片子。秋之白华,来源于瞿秋白的一段话,秋白之华、白华之秋,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

    影片没有以常规手法刻画革命者的光辉事迹,而是以唯美影像加上绵密的爱情,娓娓道来瞿秋白和杨之华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从而带出他们的革命情操和光辉精神。

    影片没有细诉瞿秋白的生平和革命经历,模模糊糊中瞿秋白肯定经历了风波,但具体怎么回事就是没有细说,不点透,他的几起几落也相当的语焉不详,不熟悉这段党史的话只能让大家从细微之处去猜测,再去补一节历史课。

    史料表明: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出生在常州城一个破落的士绅之家。1916年底,瞿秋白到北京考进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学习, 1920年3月,他参加了李大钊倡导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翌年初,到达莫斯科。1921年,他经赴俄的张太雷介绍加入俄共(布)党组织,翌年转为中共党员,此间曾经两次荣幸地觐见革命导师列宁。1922年11月,瞿秋白作为陈独秀的翻译出席了在彼得格勒举行的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数月后回国,起草了中共“三大”的纲领草案,并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1927年秋大革命失败时,瞿秋白成为中央临时政治局的主持人,在陈独秀离职、党内处于危急之际确定了展开武装斗争的方针和策略。1930年夏,党内出现意见纷争,将他排挤出中央领导层。此后他在上海从事文艺工作,与鲁迅先生关系密切。

    1935年初,中央苏区陷落前夕,分局书记项英派便衣队护送瞿秋白、何叔衡等不便打游击的人向闽西突围,想从那里再化装去上海。途中遇保安团截击,瞿秋白因有严重肺病无力奔跑被俘。起初,他自称只是医生,并在监房内寄信给上海的鲁迅,望能设法保释。正当办理有眉目时,同行被俘者中出现叛徒,供出他的真实身份。

    国民党中央随后派人来,声称可不必发表反共声明和自首书,只要答应到南京政府下属机构去担任翻译即可。对这种貌似保全面子、实则要他放弃政治原则的条件,瞿秋白断然拒绝。蒋介石见劝降不成,下令处决。瞿秋白在荷枪实弹的士兵押送下,神情安详,从容而行,一直走到中山公园。走向距中山公园约两里路的罗汉岭下,看见绿茵茵的草坪,青山环抱,景色宜人,秋白笑道:“此地甚好。”于是盘腿而坐,面对枪口,微笑饮弹。临刑前唱起了自己翻译的《国际歌》。

    窦饶扮演的瞿秋白斯文帅气,在扮相上颇具青年秋白的韵味和风采,但表演略显惨白,缺乏铁骨,还留有山楂树的影子。

    杨之华是位知识女性。先在家乡小学任教。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读书,在这里认识了丁玲,王剑虹等,也认识了当时在这里担任社会学系系主任并任教的瞿秋白。

    瞿秋白和杨之华在结婚前,各有一段婚史。

    瞿秋白的第一位妻子王剑虹,是丁玲的大学挚友。瞿秋白1923年8月与她相识、相爱,1924年1月就结婚了。可惜王剑虹身体不好,当年七月就因肺病去逝了。

    杨之华的第一位丈夫沈剑龙。他是萧山近代名人沈定一之子。杨在上海求学期间,他在家乡沾花惹草,杨之华对他的感情逐渐转移到瞿的身上,于是这个外表看似柔弱的江南女子,为了自己所爱的人,竟然敢于向丈夫提出离婚,这在当时的女性中是非常罕见的。最后三人进行了谈判。谈判结果是,1924年11月x日,在邵力子主办的上海《民国日报》上同时刊登三条启事:一是瞿秋白与杨之华结婚启事;二是沈剑龙与杨之华离婚启事;三是瞿秋白与沈剑龙结为好友启事。这三则引人注目的启事一面世,立刻成了当时极为轰动的新闻。

    董洁扮演的杨之华,温婉可人,外柔内刚,将一个时代女性的坚韧刻画得十分鲜明。与窦饶虽实际年龄有差距,但在影像上看是非常登对的组合。

    片子的最后并没有交代杨之华的结局,实际杨之华最后也或多或少的被牵连,搞得出得了国民党的狱,出不了自己的狱。1973年10月20日是在“文革”中惨遭迫害致死。

南化支部 陈雪梅

 

上一篇 爱情与信仰
下一篇 教师之歌歌词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