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上班的第一天总是很热闹的。 不只是热闹,也很隆重。因为,我们单位有一个升旗的仪式。 升旗,是农历新年后的第一项仪式。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我们排成整齐的队伍等待着:奏乐,武警战士从我们中间走过,走向升旗台,站在中间的那个熟练地将手一挥,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地向上升起。 
大楼前一片庄严肃穆。我们总是很用心地看着我们的国旗升起来,没有一丝走神。 升旗仪式,已经成为我们新年的一道独特风景,年复一年。
大院里每年都有民俗表演,最精彩的是舞龙灯。舞龙的不是汉子,汉子舞龙就不稀奇了,我们这儿舞龙的都是姑娘们。姑娘舞龙别处也有,稀奇的是我们这里的姑娘们是踩着高跷舞龙的。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们老家也有一支高跷队,高跷上站着一群建筑工人。逢着表演的日子,小孩子就跟在高跷的后面跑。高跷队是很受崇拜的,我们院子里的小男孩一心想学踩高跷,就在木棍的下端绑上一根横木练,那辰光我也够厌的,可是高跷我不敢上,就搬了张小板凳坐在堂屋门口看他摔跟头。结果是木棍摔散了,他也没学会。听老人说,踩高跷,不是件容易的事。 舞龙灯呢?舞龙灯也不是件太容易的事。前几年单位自己组织舞龙,小伙子们练了好多天,腊月里就看见他们在小楼那边翻来滚去的。到了正式表演的时候,龙头的动作幅度大了些,龙尾就有些扫不过来。表演完了总结经验教训,结论是:到底都是些坐办公室的,舞龙这样的事。怎么舞也舞不过劳动人民。 于是,我们就请外援。 这是虎年的女子高跷龙灯: 
今年的龙灯是从竹镇泉水那边请来的,又是一番风采。 
领导手执红绸被面,等着给龙头披红带花,当然,红包是少不了的。

我们的本土节目也很精彩,请听“虎年大鼓”: 
街道的十多个社区居委会轮流给我们出节目。今年有荡湖船,方州社区的。 
如花似玉的姑娘躲在彩船里,两个小胡子一个划桨一个使篙,听说他们是兄弟两。划累了,就停下来说段子,满口的六合土话。六合土话其实也蛮中听的,据南京电视台十八频道的老吴考证,最正宗的老南京话就是六合话。如今,正宗的南京话在城里头听不到了,只有在六合才能听到。 段子很精彩,虽说词句粗糙些,缺少文气,但是很上口,也顺应时事。 方州一面旗 发展有前提 科学发展观 为民谋福利 盖起商住楼 百姓心欢喜 民生保稳定 重点抓经济 以此为契机 下好合作棋 为民办实事 为民解难题 百姓身边事 常常挂心里 人心齐 泰山移 干群手牵手 永不闹分歧 团结在一起 紧跟总书记 看台上,站满了人。我在哪里?我在忙着拍照片,所以,你们看不见我。
六合综合 方晓荷 该文是贺俊老师的一句话引出来的,他说还是在乡下看过龙灯,接着群里又有秦淮区的盟友说他们那里也没有龙灯,于是我就写了这篇文章,还配了这些这照片,意在介绍民俗风情,大家一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