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由一张稿酬通知单想起的
[发布日期: 2010-04-14 ]  本文已被浏览过

 

    最近在整理书籍杂物时,突然一张泛黄的“新华日报稿酬通知单”映入眼帘。看了这张通知单,我有一种亲切感。对比之下,现在我也常收到稿酬单,但它只是一张邮局汇款单,去过稿酬后,便什么也没有了,好像写稿人只是为了钱似地。

    现在我非常感谢新华日报社,因为她不仅给了我稿酬(2元,在当时也算很好的了),更重要的是她给了我永久珍藏的史料。

    稿酬通知单是在48年前,新华日报刊登了我撰写的文章《想起了<延安第一课>》这篇文章,才邮寄给我通知领取稿酬的。虽然这篇文章不是什么大作,却也有着特殊的意义,从中可以看出时代的一个画面。

    我当时大学毕业不久,在南京一中做初一(3)班的班主任,并兼语文老师。当时课本上有篇文章叫《延安第一课》,讲抗日战争时期的进步青年纷纷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他们学习的第一课,不是书本而是劳动。他们组织起来向荒地开展,用镢头开垦坚硬的土地,把堆积起来的杂草、荆棘点火燃烧,一堆堆大火形成壮观的场面,给人鼓舞,令人难忘。
而我60年代初在一中时,国家也处于困难时期,学校分配我们初一(3)班的少先队员开垦学校食堂附近的一块荒地。这块地位于白衣庵这个巷子里的朴园里面。这里原有一个祠堂,后来倒塌了,除了几间平房做了一中的简易食堂外,余下都是荒草丛生的瓦砾场。

    同学们来到划定的地块后,说干就干。有的刨地,有的拔草,有的捡拾砖石瓦片。他们利用杠杆原理搬走较大的石块,也把堆积起来的杂草枯枝烧掉,既省了搬运,又作为肥料,一举两得。经过他们的劳动,原来的“百草园”改变了面貌。我就联系语文课本上的《延安第一课》,整理写成了《想起了<延安第一课>》,投给了新华日报。不几日居然登出来了。欣喜之余,我又及时地在语文课上向同学们宣读,既配合了语文课的学习,又作为鼓舞学生的教育材料。由于文中不仅提到了班级的名称,还提到了几个同学的名字,大家十分兴奋。因此,在写作和思想上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少先队员开垦的这块地位于当时一中后门西边的白衣庵,中间隔着一条天青街(老百姓习惯叫马巷),到河边为止。因河上无桥,所以不能直通新街口。当时从一中后门要穿过弯曲的石块小路到白衣庵朴园,后来有了中山南路桥和南延的中山南路,一中后门变为现在的漂亮大门,原来的朴园现在是有着漂亮教学大楼的一中初中部!原来的天青街等小巷随着城市的发展消失了。一中初中部却和高中部成了门对门!

    城市在发展,学校越来越美了。我有时到以前学生开垦过的地方留连,这里已是平坦美观的运动场地。抚今追昔,个人的变化、学校的发展、时代的巨变,可谓翻天覆地。今天,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和社会发展的参与者,我们既幸运也幸福,我们该感谢那些苦难的时代,铸造了我们的精神,更该感谢这个崭新的时代,赋予每个人公平发展的机会!稿酬通知单,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一面镜子,折射新时代的七彩阳光!


五中支部 绍泽成

上一篇 今年的春天还未正式到来
下一篇 九寨黄龙水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