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缤纷天地 -> 散文
字号:
奥运火炬传递是否该换一种形式
[发布日期: 2008-05-29 ]  本文已被浏览过

        藏独分子勾结海外反华势力,在火炬海外传递中制造事端,伤害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情感,所以当火炬传递进入大陆,各地群众高昂的热情就很好理解了——这是民族自信心的体现、是齐心协力办好奥运的精神保证。

        五月十二日我在厦门,正逢火炬传递。滨海大道被挤得水泄不通,不得不改由汽车载着火炬驶过那一段。当晚得知四川发生地震,其后几天,消息越来越具体,灾情之严重令人震惊。

        火炬传递到了南京,据媒体报道光是鼓楼广场上聚集的人就超过了30万,加上沿途观看群众,南京市出动人口应不少于100万。据说这次活动的预算是一千万元。

        一千万元!这还不算上百万人上街所产生的交通费,以及对工作的影响、能源的消耗!在已知地震受灾群众达到1400万以上、帐篷、食品仍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时,这个花费似乎显得太奢侈了。

        抗震救灾也是凝聚民族精神的途径,而且是更有效、更人道的途径,在如此巨大的灾难面前,奥运火炬传递活动应该换一种形式,使之更符合“人文奥运”的宗旨。

民盟文化一支部  周伟

上一篇 其实“忠”、“孝”是可以两全的
下一篇 提防另一种次生灾害——道德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