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7日,民盟秦淮综合支部在1865晨光科技园进行了一次组织活动,民盟市委组织处黄处长和秦淮区统战部郁宝友处长及周科长参加了秦淮综合支部的活动。该活动由本支部的沈红卫盟员发起。 近年来,秦淮综合支部为响应市盟的号召,加强对社会经济民生的关注,组织了多次关于经济方面的组织活动,此次活动考察地点为秦淮区1865晨光科技园,1865科技园是一个规模很大,也设计非常精美的园区。盟员们在沈红卫盟员带领下首先观看园区介绍的宣传片,其后参观园区模型及实地参观了园区。该园区占地21万平米,为南京晨光集团与秦淮区政府合作项目,以1865年金陵制造局的成立为传承,以科技为主,餐饮娱乐为辅,进行招商引资。参观结束后支部的盟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统战部郁处长首先对秦淮区经济发展的现状,秦淮区的经济发展的优势及不足进行了介绍。秦淮的支部成员结合该园区的发展现状对秦淮区的经济发展进行了建言献策。由于盟员中有多位经济领域的人士,故提出的意见较为深入合理。目前南京市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建立了多个经济园区,如1912,创意东八区,通济都市创业园等等。这一系列园区的成功与否,首先决定于体制是否合理。一个成功的园区,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组织管理架构,如果由多方合作,不能协调,各持已见,则不能有很好的发展。其次,对一个园区,应当有成功的定位,专一的思想,如1965科技园,以金陵制造局为自己的特色,就可能起名为1865金陵制造科技局,以科技为自己的主题。 由科技园区的的建设,盟员们也谈到了对于南京经济发展的构想。南京在数十年前,经济发展有着很雄厚的基础,但近年来在全国的经济发展中已经落后,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至今还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没有发现自身的特长。从三山街等多处老街区的拆除,以及夫子庙这样人流量巨大的区域却没有产生良好的效益,这些现象都让人感到惋惜。经济要发展,最重要的就是科技,一味引进化工等高污染企业来发展经济是没有前途的发展。不符合中央的可持续发展的精神。象1865科技园一样,传承南京200年来的科技和学术人才优势,将科学技术当做第一生产力,这才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此外,思想上进步也是经济腾飞的必要条件,深圳的经验就充分证明了思想上与时俱进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目前南京尽管有良好的工业及科技基础,但思想上在全国范围内仍处于中等水平,不用说比广州,上海,北京尚有相当的差距,就是江苏省内的苏锡常地区,在经济发展思想上,也有很多值得南京学习的内容,比如1965科技园的领导层就曾多次去苏州工业园学习其先进经验。 民盟秦淮综合支部 朱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