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研究 -> 重要文件
字号:
民盟中央关于学习贯彻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精神的决定
[发布日期: 2006-03-20 ]  本文已被浏览过

  (2006年3月10日民盟九届十五次中常会通过)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是在“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重要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对于全盟同志把握形势、明确任务,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发挥优势、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盟中央赞同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赞同吴邦国委员长所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贾庆林主席所作的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拥护“两会”通过的各项决定、决议。

        民盟中央认为,“十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深刻变化的国内环境,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开拓进取,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国家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民盟中央认为,《纲要》贯穿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突出了“五个统筹”,突出了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和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注意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描绘了一个崭新蓝图。民盟中央要求,全盟各级组织和广大盟员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纲要》的重要意义,根据《纲要》确定的目标、方针和任务,结合本地实际,做好各项工作。要进一步做好维护安定团结、反映社情民意的工作,为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民盟中央认为,在“两会”前夕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系统总结了50多年来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深刻阐明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作用、职能、主题、任务和工作原则,科学规范了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民主党派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的颁布,为民主党派进一步在人民政协中发挥参政党作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制度保障。全盟同志要认真学习贯彻《意见》精神,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政协中的作用,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

        “两会”期间,胡锦涛同志在民盟、民进政协联组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实现“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充分发挥出来;强调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强调要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立意深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民盟是以文教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民主党派,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责无旁贷。全盟同志一定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为推进先进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发挥积极作用。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当前工作,对于《纲要》的顺利实施关系重大。全盟同志要认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围绕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一些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不断提高参政能力。要继续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推进实施“人才强盟”战略,为参政议政、履行职能提供人才保障,努力建设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参政党。要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交流与合作,多做凝聚人心的工作,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为实现祖国统一贡献力量。

        民盟中央要求,全盟各级组织和全体盟员要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同心同德,群策群力,锐意进取,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 民盟中央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精神的通知
下一篇 1946,游艇上诞生的民盟南京地方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