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研究 -> 理论研究
字号:
浅谈政治交接中的继承和发展
[发布日期: 2007-12-04 ]  本文已被浏览过

民盟南京市委  魏淑玲

        换届意味着人事调整。一个政党的政治活动,由于人事的变动就有可能发生诸多变化。所以,换届过后,要保证党派的性质不变、政治信念不变,保证党派的优良传统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就是政治交接。

        “政治交接”是一个政党政治纲领和优良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它既表现为新一代对老一代留下的传统的继承,又表现为新一代对所继承的传统的实施和发扬。这种实施和发扬,就是民主党派政治理念、政治纲领、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一、继承优良传统是“政治交接”的核心
        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世代相传、具有特色的社会因素。传统是一种对逝去历史的保留和尊重。回顾民主党派的历史,纵观民主党派的老前辈所走过的道路,其优良传统可以概括为: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与中共团结协作、风雨同舟的政治信念;追求真理、矢志报国、关注民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有专长、博才多识而又谦虚和蔼、勤俭朴素的高尚品德,等等。

        中国的民主党派大多是在抗日战争民族危机时刻和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先后建立起来的,民主党派成员大多是旧中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建立之初的民主党派并不是自觉自愿地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他们有自己的政治主张、政治抱负:“反帝爱国、要求民主”、“贯彻抗日主张,实践民主精神”、“反对独裁,要求民主,反对内战,要求和平”等等,只是这些政治主张,与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即“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基本一致,志同而道合,这就决定了民主党派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作为共产党的同盟者和合作者出现于中国的政治舞台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协作,抗战救亡,与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和分裂作斗争,为和平和民主而奋斗。经历过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岁月,经历了腥风血雨的洗礼,经历了痛苦的磨难,在实践中,民主党派的先驱者深深地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1948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著名的“五一号召”,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抛弃了“不右倾、不左袒”的中间路线,正确地选择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民主党派都确定以《共同纲领》和宪法、人民政协章程总纲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民主党派的老一辈领导以卓越的胆识把握历史,在关键时刻,坚持政党利益无条件地服从于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无条件地服从于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可以说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长期合作、共同奋斗过程中作出的历史选择。

        翻开民盟的历史,闻一多、陶行知、李公朴、杜斌丞、沈钧儒、张澜……这一连串的名字,组成的是一幅追求真理、矢志报国,永远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争取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而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爱国者的群雕。他们有的在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中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杀害,有的被捕入狱受到非人的折磨仍表现出浩然之气,他们的爱国爱民之心,一片赤诚,为了拯救祖国,拯救人民,苦苦寻觅,一经接受了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便坚定不移地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他们用鲜血灌铸了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体制的基石。

    民盟的老前辈张澜被毛泽东誉为“德好”,他所拥有的优良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以说是老一辈民主党派成员的写照。他学识渊博,利用自己的特长报效祖国;他品德高尚,奉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生准则;他身居高职,夫人照旧当农民,住茅屋;他为公益事业捐赠了大量资金,他的布衣长衫从家乡穿到繁华的上海,穿到就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始终拒绝接受特别津贴,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让后来者加深了解和认识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在长期的革命中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是中国政党制度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这就是1997年各民主党派在老一代领导人基本退出中央领导岗位时,提出政治交接的原因。

        二、传统是在继承中发展的,政治交接的内涵也就不断丰富
        历史本身是一个不断继承、不断发展的连续动态的过程,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政治交接中要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建立。50多年来,这项制度经受了各种风浪的考验,但总体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时期多党合作的重要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1989年12月,中央中央颁布《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确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92年中共十四大把完善这项制度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成为国家意志;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高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高度,列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继往开来,将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政策。

        各民主党派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成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成为中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维护国家安定团结、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的一支重要力量。各民主党派履行的职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与执政党一样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的参政党,在现实政治社会中全面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的政治职能。

        新时期,各民主党派在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从工作和实践中不断赋予传统新的时代内涵。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参与经济建设和其他方面重大问题的协商和讨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自觉地将促进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积极就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广泛开展考察调研,提出建议,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发挥人才荟萃、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面向社会的服务活动。发挥位置超脱,渠道畅通的优势,广泛联系社会各界人士,及时掌握社会舆情,如实反映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协助党和政府做好社会稳定和谐工作。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的国内环境,各民主党派清醒地认识到:在当代中国,没有任何一种政治力量能够像中国共产党一样担负起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各民主党派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政治纲领、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从1997年到2007年的十年,政治交接的内涵在与时俱进,其核心从“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发展到“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三、政治交接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
        政治交接是一个政党不断延续生命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其政治优势、继承优良传统的必然需要。它是一个过程,继承,发展,再继承,再发展,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连续不断地发展下去,才能把过去、现在、未来很好地衔接起来,才不至于产生断层现象,才能少走一些弯路,才能在深厚的历史背景下往更高层次发展。对民主党派来说,政治交接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政治任务。

        新时期,开放性、多样性的社会环境,西方政治意识形态的渗透,改革开放和体制交替过程中伴生的各种社会矛盾的增加,市场经济的建立,等等原因,使得民主党派成员有了诸多变化,呈现出注重自我,讲求实效,价值取向多元,行为灵活务实,思维活跃,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独立思考意识强等等特点。由于没有老一辈党派成员那样与中共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经历,加之西方政党制度的影响,有一部分人对中国共产党在今日中国的现实地位认识不清,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论从感性认识还是实际接受程度上都比不上老一辈那样深刻与彻底。而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上原有的智力优势,也因为中共领导干部的知识化、年轻化,受到极大挑战。

        民主党派通过政治交接这一政治教育活动,加强自身建设,做好老一辈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高尚风范的传承者、实践者,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更加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必然性;才能正确认识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作用,更好地发挥参政党作用。

        当前,我国已进入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政治交接的任务更加艰巨,意义更加重大,我们要牢牢把握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个主题,把民主党派建设成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组织上巩固、机制上健全和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参政党。向老一辈领导学习,以振兴民族为已任,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自觉贯彻中国共产党的路线纲领,自觉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自觉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分忧解难。加强思想品德的修养,全力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市场经济大潮和喧嚣的社会环境中,保持高尚的情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促进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更大力量。

 

上一篇 弘扬前辈精神 共创美好明天
下一篇 承接民盟传统核心价值,承担和谐社会建设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