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博活动主题为“保护革命文物 传承红色基因”。6月9日还是第12个国际档案日,今年的主题是“新中国的记忆”。下午14:30分,由民盟南京市委、民盟江苏省文化工作委员会主办、南京古都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民盟南京市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民盟南京市文博支部承办了一场题为《茶文化的传播与呈现》的讲座。南京雨花茶就是1958年省市政府明确提出“创制名特茶,纪念革命先烈,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目标下,创制成功的松针形茶干,寓意革命先烈万古长青,表达了为国家复兴而牺牲的先烈们的深切缅怀。 在南京老门东凯提香活动现场,观众们济济一堂, 放下琐碎与忧扰,停下匆匆与繁忙,关掉手机与A派,以茶为媒,共起聆听茶文化的传播并欣赏茶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而有意义的下午。  首先民盟南京市委组织副处长刘敏女士代表主办方做了致词,这次讲座是“行知讲堂”的系列讲座之一,主讲人是民盟南京市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万宝宁,她充分发挥在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的经验和优势,讲述的课程说古论今、通俗易懂,融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多元的讲座形式使各位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个人修养,同时也丰富了广大市民和盟员的组织生活。 接着万主任用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开始讲述茶文化在中国、一带一路国家、南京的传播历史和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并通过“点茶三要”、“煎茶四要”等形式进行茶艺呈现的同时演奏古琴曲与作画。 在互动环节中,国家高级茶艺师、国家高级评茶员曹歆语老师的茶艺把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进行相互统一,将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作为一种礼节现象进行了呈现。 现场所泡茗茶让受众品鉴,与茶叶、茶具、服装、用具亲密接触让受众领略茶文化的魅力,唇齿留香、回味无穷间更有文化交流交融的丰硕成果。  中国书法教育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总统府书画院副院长、南京灵谷寺书画院副院长董国俊老师为现场观众在纸扇上泼墨挥毫,免费赠送书法绘画作品,受到现场观众的追捧,让他们领略到中国书法和绘画的魅力。 |